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空气搅拌式种分槽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空气搅拌式种分槽内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结果与生产实践吻合较好,由于流体速度较小,种分槽锥形部分顶端与底部容易产生结疤,料浆进口处使用了挡板,较好地控制了“短路”现象,仿真结果可以为空气搅拌式种分槽的技术改造和操作参数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FLUENT对棒销式搅拌磨机磨腔内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流场速度、湍流强度和剪切率参数,研究了磨腔内流场的运动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搅拌器转速的增加,流场内的能量传递充分性降低,能量利用下降。通过对其数值模拟的研究,更加直观的了解搅拌磨矿机磨矿作业的工作原理,为机械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相流欧拉理论对某企业大型矿浆搅拌槽内流场进行了三维模拟,深入研究了不同转速下矿浆体积分数沿径向和轴向的分布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搅拌槽内形成2个垂直环流及周向环流,对矿浆体积分数分布起到主要影响的是垂直环流。搅拌槽内矿浆流速在桨叶区出现最大值,槽体中上部流速较小;同一转速下,搅拌槽内矿浆体积分数随着垂直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搅拌槽中部矿浆体积分数基本相等,搅拌槽上部体积分数随高度的增加呈线性降低;随着转速增加,各垂直高度上的矿浆体积分数减小。  相似文献   

4.
圆柱旋流器液固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国  周慎杰 《煤矿机械》2006,27(2):224-226
采用混合模型建立了圆柱旋流器内液固多相流动的数学描述,并用雷诺应力模型描述湍流,对圆柱旋流器的多相流流场和随时间变化的分离机理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旋流器内不同截面上的速度分布和不同时间的体积分布状况。数值计算结果为前人的试验和理论总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对旋流器的进一步研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CK系列高效矿浆搅拌槽CK-HIGH EFFICIENCY AGITATING TANKSCK系列高效矿浆搅拌槽(药剂搅拌槽)、XTK系列矿浆提升搅拌槽是长沙矿冶研究院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浆体搅拌设备,居国际先进技术水平,被授予国家发明奖和发明专利,并列为国家级新产品,广泛应用于金属、非金属选矿及黄金浸出等行业领域。技术特点·搅拌强烈均匀,固相不离析、不沉槽,矿化效果好;·能耗低、油药弥散均匀、用量少,能耗及油药用量较常规·搅拌槽分别减少20~40%和20%左右;  相似文献   

6.
采用CFX对搅拌浸出槽进行了模拟研究和分析.用DM建立模型,用非结构化网格进行网格划分,用欧拉多相流方程及k-ε模型模拟内部流场.其所选模型能较准确的反应搅拌浸出过程中内部的流场,对研究改进搅拌浸出槽的设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临界悬浮转速和搅拌功率是评价搅拌设备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采用多重参考系法(multiple reference frame,MRF)和欧拉多相流模型,对不同的物料在六平直叶圆盘涡轮式桨叶搅拌槽的临界悬浮转速以及搅拌功率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搅拌槽内的宏观流场、临界悬浮转速以及搅拌功率等,采用试验值与文献值对数值模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4挡板的六平直叶圆盘涡轮式桨叶搅拌槽其内部主要由四个循环流构成;增大矿浆浓度会导致局部液相速度降低;并且物料的直径、密度以及含固率的增大将导致搅拌槽的临界悬浮转速以及搅拌功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搅拌桨叶距槽底距离对导流筒稀土搅拌槽的搅拌特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获取桨叶底距对导流筒稀土搅拌槽搅拌特性影响的规律,以江西赣南某稀土企业容积为10m3导流筒搅拌槽数据为模型,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导流筒搅拌槽及搅拌桨三维模型,运用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了数据处理,并选取了四组桨叶距槽底距离(450、500、550、600mm)试验数据,以甘油水溶液为载体对导流筒稀土搅拌槽料液混合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然后以时均速度分布、速度、力矩和搅拌功率数值等参数作为评价依据,对导流筒搅拌槽该参数下的搅拌特性进行了分析评价,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桨叶距槽底距离为550mm时,该导流筒搅拌槽内料液轴向循环能力最强,搅拌槽整体流场分布也最好。随后又在现场进行了不同搅拌桨叶距槽底距离下的搅拌特性试验,将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验证了现场实验结果与模拟分析结论的高度一致性。现场测定了搅拌桨叶距槽底距离为550mm时搅拌力矩为6.56N·m,搅拌功率为8 239W。研究结果将为导流筒搅拌槽的内部结构设计、安装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FLUENT为工具,采用RNGκ-ε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对偏心搅拌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偏心搅拌对搅拌槽流场及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偏心搅拌较中心搅拌能较好地改善固液悬浮效果;偏心率能显著影响槽内流场特征,在偏心率e=0.2时,固液悬浮效果最好。当偏心率e=0.2时,桨叶转速为100 r/min和中心搅拌转速为125 r/min时所达到的搅拌效果相同,并且消耗的功率仅为中心搅拌时的75.59%。  相似文献   

10.
喷腾式分解炉多相流数值模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宁  查文炜  许玥 《煤炭技术》2013,(7):138-140
以喷腾式分解炉的气固两相流为研究对象,对气相和气固相分别采用双模型和颗粒群轨道模型,建立了分解炉内部流场的数学模型,用FLUENT软件并对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从改变三次风速、改变生料入射角度方面对炉型进行对比分析,并依据仿真结果提出了结构优化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导流筒是调浆搅拌槽的重要部件之一,首先分析了几种常见调浆搅拌槽的导流筒结构特点,运用CFD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常见导流筒调浆搅拌槽的流场。针对目前调浆搅拌槽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分别对适用于大流量工况的裙式导流筒和BK型导流筒的调浆搅拌槽结构以及流场特点进行了分析,为调浆搅拌槽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直径为300 mm的平底圆筒搅拌槽内,对固相体积分数为0.05%的固液两相体系轴向流动特性进行研究。采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对ZHX搅拌器进行流场测试,详细分析了挡板前和挡板中部的流场速度以及滑移速度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3.
我国年产城市生活垃圾总量已经达到1.4亿t,并且垃圾产量仍以年增长率3.5%左右的速度递增。垃圾是时间和空间上“放错位置”的资源,其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实现垃圾的资源化,而垃圾的分选是垃圾资源化的关键。水平气流风选机是垃圾风力分选的主要设备之一,其内部流动非常复杂,气相流场和垃圾颗粒特性的测量也很困难,设计者只能依靠经验数据,分选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4.
用Fluent软件对喷嘴的各个结构参数对射流流场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发现:在圆锥段收缩角为13°左右、喷嘴出口圆柱段的长径比为3左右时,射流核心段上的速度最大。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5.
矿用空气幕是一种较好的风流控制技术。但由于现阶段研究还不深入,空气幕的结构设计、参数确定还仅依靠具体的实验分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矿用空气幕内的空气流动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流体的速度、压力的分布图,为矿用空气幕选择更合理的结构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fluent的采空区流场分布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孔介质渗流理论,设定采空区渗透率为分段均匀分布,利用fluent模拟软件,模拟采空区漏风流场,划分自燃氧化"三带"范围,并结合现场实测,对采空区自然发火等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矿井内因火灾的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采空区渗流特性分析及其流场数值模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高瓦斯煤层采空区自然发火和瓦斯涌出量过大造成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问题,结合O形圈理论,对采空区的渗流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引进Ergun单相流半经验非线性渗流公式,结合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瓦斯动力弥散方程,建立了采空区流场的渗流模型;利用Fluent软件,结合具体实例,模拟预测并分析了采空区的风流速度场及瓦斯浓度场。模拟结果表明:根据O形圈理论以及渗流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的结果符合实际情况,通过制定相应措施,提前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张杉  秦跃平  刘伟  高鹏 《煤炭工程》2019,51(7):104-108
采空区自然发火是多场耦合作用的复杂过程,研究流场及氧浓度场模型是进行采空区高温预测预报的前提。首先建立了动坐标下流场及氧浓度场的数学模型,然后研究了模型的无因次形式,并定义了无因次压力、无因次速度、无因次氧扩散系数、无因次耗氧速度系数等无因次准则。通过分析可得,遗煤厚度是采空区氧浓度场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不同遗煤厚度下氧浓度场的分布图,进而得出随着遗煤厚度减小氧气在采空区的分布更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FLUENT的前处理GAMBIT建模、计算网格划分和给定边界条件,运用RSM湍流模式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对动量方程采用二阶迎风差分格式离散,采用SIMPLE方法对速度和压力进行耦合求解,得到旋流器内的径向、轴向和切向速度分场、速度流线图以及压力场。结果表明:中心轴线附近静压较低,而动压梯度变化比较大;切向速度总体变化趋势是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而且切向速度方向的一致性证明内外螺旋方向的一致性;由轴向速度得出零速度包络面的存在,为旋流器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