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宋园林的造园手法及风格与明清园林差别巨大,目前对于唐宋园林理水手法的研究仍有欠缺。文章选择唐宋园记作为研究材料,运用文本分析法,指出唐宋园林理水具有自然灵动、野趣盎然的特征,强调水在唐宋园林中的主体地位。并以履道里宅园为例,探寻早期园林水景审美意趣和园林造境的奥妙,以期为传统造园精髓对现代景观实践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贾珺 《中国园林》2007,23(3):57-59
北京相对缺水,但元明清以来也出现了很多以水景见长的私家园林,一些水源丰富的大型园林拥有大面积的水面,而一些无法引取活水的宅园则通过打井和收集雨水的方法来获得水源。其理水手法十分丰富,能够形成池塘、湖泊、河流、泉水、瀑布等各种摹拟自然的水体形态,既受到江南园林的影响,也能够因地制宜,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结合大量文献描述和实例调研,对北京私家园林的理水手法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莫伯治院士主持设计的广州三座酒家园林为例,从空间、理水、置石三方面的营造,论述了现代酒家园林中对岭南传统庭院造园手法的传承,并进一步探讨了现代酒家园林由于与传统宅园在功能、使用对象、时代三方面的不同,进一步发展并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毛祎月 《中国园林》2015,(3):120-124
明代晚期,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些变革带来了江南园林在审美思想和造园手法上的深刻变化。以建于明崇祯年间的归园田居为例,结合历史文献和图片资料,从水的源流、类型、布局、空间形态、与其他造园要素的配合等角度全面考察其理水特征,并将这一时期的园林与前后相邻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江南园林作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晚明江南宅园理水的变迁,并试图探讨这些变迁的成因和相关的时代思潮。  相似文献   

5.
江浙明清宅园—文人山水园宋南渡后直到明清,地主士大夫卜居江浙诸大城市如湖州、杭州、扬州、无锡、苏州、太仓、常熟等,好营城市山林即山水园式宅园。明清江浙宅园,是在唐宋写意山水园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即更加强调和重视主观的意兴、心绪,更加重视掇山叠石或理水上技巧的趣味,更加突出了经由人们长期提炼概括创造出来的山水之美。增添了新的一页,即更加增进了文学趣味和运用对联以点情景以助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6.
更正     
<正>《中国园林》2015年第3期P120-124刊有毛祎月《从王心一归园田居看晚明江南宅园理水的变迁》一文,由于作者疏忽,将标题及文中的园名写错,正确的园名应为"归田园居"。由此给读者带来的不便,作者和编者深表歉意!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岭南士人的群体性格探索明清岭南士人园林的理景 艺术特征。从设计营造层面对岭南传统士人宅园的布局、掇山、置石、 理水、借景、装饰等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岭南士人园林"空间融透、 庭庭印和”、"掇山置石、余情丘壑”、"规则水形、内隐自然”、 "园景因借、情景合一”和"纳福世俗,中西合璧”的理景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8.
耦园是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中一座宅园合一的私家宅园典范。通过全面梳理可以发现,耦园理景从整体规划、山水布局、植物配置及意象设计到建筑设计、装饰设计、诗文品题等多维层面,都浸透了夫妻人伦之美。研究其设计手法不仅对耦园本身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也可借此探索解读苏州古典园林的方法,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理水作为古典园林营造的重要内容,在历时性造园活动中随着形态变迁和需求变化理水手法因时而异。以历史文献资料中的福州西湖为例,借鉴《园冶》中的理水理论,从空间形态、环境行为和政治经济学三个方面,剖析其历代造园所采取的疏源察水、随曲合方、清淤造岛、卜筑从水和巧与因借等理水手法及其历史成因。通过福州西湖在演变沿革中的理水手法研究,以期为园林如何顺应时代环境变化,以及现代水景地域性营造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曲水园是明中期徽州丰南吴氏的私家园林,以曲水胜闻,是徽州私家园林理水造境的典范。探究曲水园理水造境方式,先通过释读《曲水园记》和《曲水园杂咏》,考证复原曲水园面貌;再从造园源流出发分析选址特点,探究理水造景的具体实施路径,阐明曲水园的造园思想。研究发现,曲水园通过借引活水、山水相依的构景以及随曲合方、以景悟道的造境手法营造园林山水环境,以其独特的理水方式构成了因地制宜、以水见长的造园风格。这对于了解徽州园林理水手法和造园思想,传承古典园林艺术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贾珺 《中国园林》2002,18(4):71-74
那家花园是清末民初时北京的一座著名的私家宅园,它打破了北京私家园林最常见的一正两厢格局和中轴对称观念,布局非常灵活,建筑造型丰富,装饰华丽;其叠山和理水方法富有情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园中的局部造景手法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同时花园中还培植了不少名贵花卉。本文通过有关文献资料查询和现场调研,试图对现已遭到破坏的那家花园进行复原,并分析其造园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受到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影响,无锡近代园林在继承中国传统园林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园林和建筑风格,体现"以中为体,以西为用"的特点。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对现存实例的调研,从园林与山水环境的关系、空间布局、理景手法,以及造园风格等方面,分别对无锡近代太湖别苑、惠山祠园、城邑宅园这3类典型园林的艺术特征做出梳理。在此基础上,从美学、意境、遗产价值等角度,对无锡近代园林的艺术价值做出总结,以期对中国近代园林的保护与更新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早 《中国园林》2004,20(12):33-36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构思手法,它所塑造的如诗如画的水环境,让世人叹为观止.从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历史入手,分析其理水手法、文化意境的塑造,并结合创作实践,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继承和发展问题,以期探索既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观念,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水环境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水的形态、特质简要阐述了水在山水园林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系统地整理分析,对中西方园林理水艺术进行了比较,对两者各自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进行了论述,探讨了东西方在园林理水艺术手法上融合创新的可能,以及园林理水艺术在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左燕平 《城市建筑》2014,(27):200-200
本文从水的形态、特质简要阐述了水在山水园林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系统地整理分析,对中西方园林理水艺术进行了比较,对两者各自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进行了论述,探讨了东西方在园林理水艺术手法上融合创新的可能,以及园林理水艺术在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青州偶园.始于明代王府花园,康熙二十一年左右建假山.兴盛于康雍乾三朝,乾嘉之际部分成为公共园林.冯溥家族世守近三百年.流传沿革明确,是明末清初中国北方传统文人园的珍贵遗存。通过历史文献和现场调研究,偶园宅园格局风貌可基本复原。偶园假山“一邱一壑”,具有独特的北方山水空间意象.其掇山、叠石、理水、植树的具体手法具有明清之际“山子张”家族叠山技艺的典型特征,为我国园林假山珍品。冯溥与张然在北京营园活动的关系,使偶园成为中国造园史的重要例证。  相似文献   

17.
李文霞 《城市建筑》2014,(26):135-135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营造手法巧夺天工,而且具有丰富深邃的内涵,有着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本文从模仿自然水景,借用天象和气候、写意手法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营造手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营造手法巧夺天工,而且具有丰富深邃的内涵,有着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本文从模仿自然水景,借用天象和气候、写意手法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营造手法。  相似文献   

19.
理水叠山,造园手法之精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理水、叠山两部分。园林理水手法,着重在水面形式及水岸做法,从意境出发是理水之关键。园林叠山手法,着重在山的造型、石质和层次,叠山之至要也在意境。  相似文献   

20.
理水,是中国园林中的一个主题,有时又称做水体。它是一门集技术与艺术于一身的中国古典园林造景元素。造园匠师通过利用这一元素有效地将园林中各种景观元素连接起来,使得园林生机盎然,景象万千。所以素有"无水不园,园因水活"之说。同时,理水具有很强的美学特征和艺术表现力,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产生动态的美、静态的美。本文从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历史发展、理水手法入手,并以苏州拙政园为例,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水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