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工基础》2017,(3):335-340
我国西部中高山地区地质灾害频发,选取贵州省印江县为研究区,从地质灾害发育的地质致灾因子和环境致灾因子出发,选取坡度、坡向、高程、岩组类型、构造断裂密度五个地质致灾因子和年均降雨量、道路工程二个环境致灾因子建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以ArcGis软件为分析工具,运用信息量法对印江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印江县地质灾害危险性高和极高的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27.33%和5.40%,主要分布在印江县西北部和西南局部地区,其中极高区主要分布在峨岭镇、板溪镇南部、杉树乡和中坝村局部地区。  相似文献   

2.
《土工基础》2017,(3):299-303
以江西省崇义县为研究区,以崇义县1∶5万地质灾害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信息量法,采用Arcgis软件研究地质灾害易发性。首先分析各类地质环境因子与地质灾害相关性,选取高程、坡度、水系、工程地质岩类、构造、居民区及公路七个影响因子。以地质灾害点为基础数据,将灾点与七个因子图层分别进行栅格运算,得出各个因子分段的灾点分布概率,计算出各个因子的信息量值,将各因子的信息量进行叠加,得出研究区内的信息量分布图。根据灾点在各信息量区间的概率,将研究区分为高、中、低、极低四个地质灾害易发级别。易发性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吻合度高的结论,表明信息量法适合于崇义县地质灾害易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针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时,传统的随机选取非滑坡单元存在准确性不高的缺点,提出信息量与神经网络结合的易发性评价模型。以江西省上犹县为研究区,首先,基于上犹县滑坡编录与实际调查,选取坡度、高程、坡向、平面曲率、剖面曲率,植被指数(NDVI)、湿度指数(TWI)、距水系距离、距道路距离、土地利用等10个环境因子,其次利用信息量模型对上犹县进行易发性分区,得到上犹县易发性分区图。然后,从信息量模型得出的易发性分区中的低易发区选取非滑坡单元,与滑坡编录中的历史滑坡点组成测试集与训练集,输入神经网络中训练模型,再将上犹县所有栅格输入,预测上犹县栅格的滑坡概率。最后利用自然断点法在上犹县栅格滑坡概率进行分类,得到基于信息量与人工神经网络结合的上犹县易发性分区图。由易发性结果表明:单独的信息量模型的成功率曲线下面积AUC=0.7364,历史灾害点位于高易发区与较高易发区的灾害数占总灾害数的55.6%;基于信息量与神经网络模型的AUC=0.7874;历史灾害点位于高易发区与较高易发区的灾害数占总灾害数的85.8%。信息量–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比单独的信息量模型的评价精度提高了5.1%;高易发区与较高易发区所涵盖的灾害数占比高30.2%。信息量–神经网络模型有更好的评价精度,并且证明了在信息量模型中的极低易发区选取非滑坡点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万州区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滑坡灾害易发性研究在滑坡灾害风险管理与城市规划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往的研究中,鲜有对指标因子状态划分作有关深入分析和讨论的。鉴于此,以滑坡灾害频发的三峡库区万州区为研究对象:首先,选取影响滑坡发生的7个致灾因子(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系分布、坡度、坡向、坡体结构及土地利用)作为滑坡易发性的评价指标,依据各指标条件下滑坡累计发生频率曲线斜率的变化,并结合滑坡面积比和分级面积比曲线对指标因子的状态进行分级;其次,根据全区655个历史滑坡数据,分别运用信息量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建立各自的滑坡易发性评价体系;再则,采用快速聚类法(K-means cluster)对以上2种方法所得到的易发性结果进行分级,并基于GIS平台,得到全区滑坡易发性区划图;最后,从模型结果、精度、适用条件等方面对2个模型进行讨论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信息量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分别为73.0%和54.9%,前者预测能力要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根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利用绍兴市闪电定位数据、地理信息数据、人口及经济数据等,对雷电灾害风险区划进行研究,建立评价指标与风险评估的定量关系.结合GIS技术,分析绍兴市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区域承灾体暴露度的分布特点,基于风险区划评估模型,绘制了绍兴市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 表明:极高风险区主要位于新昌县的东南部、诸暨市的中部及北部、嵊州市与诸暨市的接壤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新昌县的南部、嵊州市的西部、上虞市的东部沿线;其余大部分地区为一般风险等级.开展地区雷电灾害风险区划,能够有效规避风险,为项目规划及防雷等级判定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阴志宏  罗国文 《矿产勘查》2015,6(2):203-208
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已成为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快速调查和危险性评价的关键技术。文章以新疆西昆仑山脉西段马尔洋地区为研究区,在充分收集、研究前人资料和有效利用其他信息源的基础上,基于ETM+遥感影像和DEM数据,通过地形起伏度、沟谷密度、沟谷线和坡度等地形特征和植被覆盖度的计算,判读了研究区的泥石流灾害点信息。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合适的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对研究区泥石流危险性做了评价。评价的结果为一般危险性占23.20%,中度危险性占29.82%,而高度及极度危险性占47.98%,表明该地区为泥石流高度危险性易发育区。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致灾因子和承灾体性质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火灾风险防控的影响,应用灾害链和复杂网络理论,评估基于复杂网络构建的灾害链网络中边的风险度,并确定DEMATEL法能够使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更准确。对国内外老年人照料设施火灾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老年人照料设施火灾事故中的致灾因子,利用归纳分析法和灾变链式传递理论构建复杂系统灾害链模型,对所构建的灾害网络的边进行风险度评价,最后使用DEMATEL法修正不同地区、时间等因素导致的灾害网络风险度评估所产生的误差,提高灾害网络风险度评估结果的精度。得到老年人照料设施火灾灾害网络中边的风险度,为老年人照料设施火灾防控提供依据的同时,提供对复杂网络分析结果修正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洪水灾害的频发,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危害。为防治洪水灾害的危险,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两者结合,并根据延边州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等数据,选取降水、高程、坡度、土地利用、河流等五个影响因子,然后利用GIS对影响因子进行栅格数据分析,得到延边州洪水灾害危险性划分图。将该研究结论作为延边州防灾减灾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9.
毛华松  张立立  罗评 《风景园林》2019,26(7):96-100
研究表明,山地城市雨洪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密切相关,而提升雨洪灾害的适灾能力建设已成为应对山地城市次生灾害频发的迫切诉求。以灾害链相关理论为支撑,围绕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3个灾害链关键要素,分析、归纳山地雨洪的灾害链及其链式的灾害演化关系和灾变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灾害链断链”和“城市空间减灾”2个层面的雨洪减灾规划策略,从而达到降低雨洪灾害链频次,减少灾情放大,增大城市安全性的目的;进而以巫山早阳组团城市设计为例,探讨雨洪减灾规划策略的实践应用,以期为山地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近年来主要发生的泥石流灾害造成的房屋结构破坏形式进行归类,分析总结了泥石流灾害对于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房屋结构破坏的形式和特点。根据泥石流的破坏方式、特点和建筑物类别,初步提出了泥石流灾后,对灾区房屋安全鉴定的几点认识,最后对泥石流易发区房屋建筑修建的几点建议,以供泥石流易发的山区城镇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