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门窗》2017,(10)
当前,各地区地铁项目快速发展,机电安装是地铁施工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地铁工程的使用性能有着直接影响,BIM技术是一种新型信息化模型系统,其在地铁机电安装施工中的运用,能够实现可视化机电设计,对机电安装施工中各种信息进行共享,通过数字信息仿真促进不同施工团队之间的反馈和互动,全面提高地铁机电安装施工质量。本文分析了BIM技术特点,阐述了BIM技术在地铁机电安装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业主方对BIM技术越来越深入地应用,BIM在设计、造价、施工等阶段发挥的价值也越来越大;本文重点介绍业主方在合肥天珑广场项目中的BIM应用,结合业主方自身要求确定BIM应用目标,制定BIM应用方案,明确BIM技术应用点;通过BIM实践为该项目在设计、造价、施工阶段进行管控,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获得了一定的价值效果;最终通过项目总结,形成了符合业主方自身要求的BIM应用标准。  相似文献   

3.
正一、施工阶段项目BIM应用要点1.提高项目工作团队的专业性在应用过程中,项目的模型需求很重,创建一支专业化的BIM团队是BIM工作开展的重点。为此不仅确定了由专业BIM工程师组成的工作团队,还将项目从事生产技术的人员纳入BIM团队中进行BIM工作,保证BIM工作不脱离现场。在人员培养方面,项目以梯次配置为依托,进行项目人员的梯次培养。保证项目团队不仅有人员能进行基础模型创建,还有人能进行模型深度技术探索,让项目团队处在一个良性态势。  相似文献   

4.
大中型施工企业BIM技术的应用和BIM团队建设是施工行业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以超高层项目实施BIM技术策划展开探讨,涉及到企业BIM应用优势、团队成立、实施BIM技术着手点等,并给大中型施工项目实施BIM技术策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建筑信息模型作为一项先进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通过分析BIM技术在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的具体应用,得出以下结论,BIM技术可以提高项目团队的协作效率,优化设计方案,改善施工流程,并为建筑设施的可持续性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随着BIM技术在国内的深度应用,如何应用BIM技术进行正向设计及利用BIM模型的三维直观特点辅助设计人员达成设计愿景是实现其价值落地的主要目标。作为深圳前海的标杆项目,民生互联网大厦项目利用多种软件,完成了精细化、标准化的建筑BIM设计。不同于传统的二维图纸和文档的设计沟通方式,基于BIM的三维模型可以更加直观地完成多专业沟通和协调,提高设计效率。BIM技术在本项目的主要应用点在Revit出图标准制定、BIM正向设计、BIM辅助设计、4D施工模拟,VRAR等技术应用。通过深度应用BIM技术提高了设计质量,辅助设计人员减少设计错误及帮助业主实现管控目标。  相似文献   

7.
由于青岛美术学校新建工程一期项目——体育馆项目结构造型复杂、安装系统多变,将BIM技术运用到项目施工管理中,分别研究了BIM技术在各专业建模、深化设计、施工场地布置、施工进度动态模拟、施工质量安全目标控制、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资料及合同等管理中的应用.BIM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大跨度预应力结构、钢结构屋架的受力复杂、施工技术含量高及项目施工管理困难等施工难题.这也更充分地体现了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将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和信息技术交叉起来,研究BIM技术在施工项目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首先,阐述施工项目供应链管理的信息传递方式及BIM技术的特点;然后,基于对信息传递的认识,提出将BIM技术应用于施工项目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路径;最后,设计基于BIM技术的施工项目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BIM技术在绿心公园地下停车库及配套商业用房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为例,分析BIM技术在项目设计建模、施工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应用及应用效果。针对绿心公园建筑的特点对建筑工程进行信息化参数化设计、碰撞检查、管综调整、布局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等BIM技术的应用,使项目过程可视化,提前发现并解决图纸设计、总体布局等问题,改进方案,最后以BIM平台为核心,将施工过程中的有用信息载入各专业模型,利用BIM模型的三维可视、可计算分析的特点,为项目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使管理人员更有效的进行决策以及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EPC总承包项目通常具有体量大、工期长等特点,而装配式建筑又对设计的精细化、项目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提出了挑战。BIM技术作为建筑信息数字化的载体,具有设计表达数字化、数据信息协调化、信息传递连续化、数据功能多样化、信息调用便捷化可控化等特点。本文以重庆市腾讯大型双创社区为例,探索BIM技术在大型EPC装配式项目前期方案确定、设计阶段中的应用。结合EPC项目管理需要,将"前策划,后评估"的管理理念贯彻到项目中,并通过BIM技术的应用提升设计质量和实现造价控制,并探索了BIM与新技术的结合应用。为本项目后期施工和运维阶段打下了坚实基础,为BIM技术应用于EPC项目设计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两处住宅用房安装中央空调的事例,现场查勘、验算与鉴定,证实了在住宅用房的混凝土梁上钻孔洞安装中央空调管线的做法,影响了房屋结构的安全,同时给出了加固处理意见,提出了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郑怀平 《安徽建筑》2013,(5):189-190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已启动新一轮测量标志普查工作。与过去不同,此次普查在资料汇集、调查人员组织、调查资料归档与调用等方面做了较大变革,文章简明阐述了变革后的测量标志普查资料汇集技术处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Conclusions 1. The effect of relative penetration on the change in magnitude of settlement is substantial. With the same specific pressure on the base the settlement of the model decreases as the relative penetration increases.2. Published data on values of unit friction forces along lateral surfaces of deep foundations were confirmed. The maximum value of resistance along the side surface was 2 tons/m2.3. It was established that the realtionship between the settlement of the model and its diameter is nonlinear. Thi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working out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foundations of deep footings from deformations especially if one considers that in this case the foundation carries substantial pressures and deforms under conditions of strongly developed shear regions.Translated from Osnovaniya, Fundamenty i Mekhanika Gruntov, No. 6, pp. 11–12, November–December, 1971.  相似文献   

14.
对自动扶梯突然反转而导致逆行故障的类别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逆行速度及症状,分析了逆行概率及风险,并针对逆行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金鹏 《新建筑》2002,(6):51-53
从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通过对大连水产学院图书馆的介绍,向人们展示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引起环境共鸣的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混凝土碳化是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预测混凝土碳化深度,本文建议采用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已知的混凝土碳化序列,较精确地预测未来时刻的碳化深度。文章最后以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住宅的多样性——日本集合住宅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目前住宅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为例 ,说明我国目前住宅需求的多样化和设计手法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论述了与我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在解决不同住宅需求时采用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集合住宅的理念 .试图以此借鉴 ,使我国建筑设计界了解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过程 ,吸取他们的经验 ,为我们在住宅多样化研究和设计时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