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城市快速发展,水文问题日益突出,制约着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由于城市道路设计中路面标高较低,道路绿地建设雨水管理功能较弱,造成道路更容易汇聚城市雨水径流和污染物质,道路绿地雨洪管理功能无法发挥。文章分析了城市道路绿地在雨洪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成因,论述了道路绿地作为绿色基础设施能够缓解城市雨洪问题的可能性,并提出了道路绿地改造方法及雨洪管理功能提升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新型雨洪控制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探讨了新型雨洪管理措施在发达国家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我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我国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为解决城市雨洪问题提供了政策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宏观格局规划与实施协调统一,其中宏观格局的规划在整个雨洪景观安全格局中扮演着战略指导角色。文章根据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对雨洪景观安全格局构建的方法及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提出了城市景观安全格局构建的框架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中国城市迅速向地下发展,形成了大面积的城市负荷表面。在城市负荷表面构建景观并进行雨洪管理设计是当今城市建设的重要议题。从负荷表面景观的特殊性出发,结合其水文过程,总结了城市负荷表面雨洪管理的核心思路、管理对象和管理流程;并以西咸天福和园A区景观雨洪管理设计为例,着重探讨了城市负荷表面与自然下垫面景观组合式的雨洪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5.
北川新城水系景观与雨洪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水系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系景观在城市雨洪调蓄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工程建设之初,就应将雨洪管理的概念融入城市设计、市政工程、防洪规划、水系工程、道路交通和绿地景观等各个方面。在河道景观设计中,应将雨水收集、雨洪调蓄、排洪功能、水体净化等与实际工程结合,提出具体落实方案,保证城市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可实施性。通过对北川新县城河道规划及建设的分析,从宏观至微观,从总体到细节阐述了河道景观在城市雨洪管理以及雨水处理中的作用,提出基于生态理念下河道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海绵城市是新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其具有独特的优点,可以对城市气候进行调节、补充地下水、减少径流污染等,要比传统快排模式更好。道路系统是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道路海绵化是海绵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分析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分析城市道路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道路作为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道路介于城市景观中,起着协调、平衡的作用。在道路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保护、改造旧景观,协调、开发、营造新的景观,打造良好的景观形象与视觉效果。城市如若拥有良好的道路景观则有利于各种资源、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针对道路景观的重要地位,本文首先讨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要素、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原则,进而提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内容与方法,以期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提供相关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廖敏惠 《建筑安全》2021,36(5):69-71
海绵城市是基于现代居住环境要求下提出的新理念,通过城市内部水的调节,完善对城市水的优化和高效控制,从而提高城市雨洪管理效率,其中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占有重要地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不仅是城市排水系统的关键组成,同时也关系到对城市道路本身的保护.文章分析了海绵城市下道路排水系统的建设要求,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施工,并指出施工中的要点.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是城市生活的外部空间,是组成城市的框架;城市道路的景观反映了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城市文化氛围的营造。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建设的窗口。主要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对目前市政道路景观绿化的养护管理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城市内涝、污染等问题频发,雨洪管理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居住区是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载体之一。文章选取杭州市内的27个居住区为研究对象,从渗透收集、净化输送、雨洪调蓄及相关要素等四个方面调查了杭州市居住区雨洪设施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提升更新雨洪处理方式、加强雨洪管理系统建设、优化雨洪设施景观化设计、增加公众认识度等四项优化策略,为城市住区雨洪设施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正面临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缺乏的严峻挑战,城市雨洪管理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在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基础上,研究将景观安全格局的构建与城市雨洪管理结合的方法,为城市雨洪控制及利用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比冀南地区传统乡村道路建设的排水处理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雨洪资源化利用措施,结合正在进行的绿色村镇建设,提出将新的雨洪管理模式及相关技术引入乡村道路建设。介绍了将海绵城市理念与乡村振兴建设结合,优化冀南地区乡村道路排水设计的同时改进景观设计的方法。结合实例分析具体可实施技术方式及理论验证。呼吁全社会更加关注乡村道路及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同时应用"海绵城市"及其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洪涝等自然灾害,使城市面临诸多挑战,为解决城市的水文灾害等问题,改变传统蓄滞洪区防洪建设思路,将韧性城市理念引入蓄滞洪区景观设计,是蓄滞洪区景观建设在城市防洪方面的一种创新性探索。以韧性城市蓄滞洪区为研究对象,简单介绍了韧性城市概念与理念和蓄滞洪区概念与现有问题,并将韧性城市理念与蓄滞洪区景观设计结合进行关联分析,提炼出基于韧性城市理念下的蓄滞洪区景观设计原则与景观生态韧性设计策略和景观雨洪韧性设计策略,促进城市蓄滞洪区景观生态和雨洪的韧性建设,以期为今后的蓄滞洪区建设在提升生态韧性和雨洪韧性方向上提供新的思路和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湖泊资源退化消失,城市内涝日益严重。湖泊公园是湖泊水系和绿地系统对城市雨洪调蓄协同作用的重要载体。首先利用遥感影像提取武汉中心城区湖泊信息,结果显示2000—2015年湖泊面积减少了34km2,湖泊景观破碎度变大,形状指数变小;其次计算了湖泊的雨水调蓄潜力。通过城市降雨汇水路径与城市渍水点、城市绿地系统、城市雨洪管网的耦合分析,探究了影响湖泊雨洪调蓄潜力发挥的因素。最后探索了湖泊公园的布局调控策略。宏观层面建立湖泊水系与绿地系统共融的城市雨洪安全格局,中观层面完善湖泊公园与周边用地的雨水对接,微观层面实现湖泊景观与雨水基础设施的协同设计。以期缓解城市雨洪问题,并为湖泊资源的保护与景观营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年来城市洪涝现象的频繁发生,城市雨洪问题愈发受到人们关注,分析我国城市雨洪控制现状,建立三级生态化雨洪控制体系。将城市雨洪控制范围自源头覆盖至最后的收纳水体,集成了调蓄雨洪、消减峰流量、消减径流体积、延长汇流时间、控制污染物等多种功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型雨洪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创造富有功能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林 《四川建筑》2010,30(3):11-12,14
道路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体现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针对目前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道路景观"千篇一律"的问题,文章试图从道路功能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城市道路景观如何体现道路的功能特色,从而创造出富有功能特色,可识别性强的城市道路景观。  相似文献   

17.
城市蓝绿景观格局对雨洪调蓄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频发,引发了社会强烈关注。现有研究多从灾害成因角度聚焦于景观格局变化对洪涝产生的影响,蓝绿景观格局与雨洪调蓄功能的响应关系尚待进一步探讨分析。以武汉市江夏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比连续晴天及雨后情景下的遥感影像结果,建立了淹没转移变化矩阵表征调蓄状况,结合以往研究与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析的结果,选取了面积周长比、形状指数、分形维数、近圆指数、边缘对比度5个景观指数,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了景观格局对雨洪调蓄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分维指数对雨洪调蓄能力的发挥有直观的作用,城市存量布局优化中需要着重注意对蓝绿空间自然形态的保护;2)雨洪调蓄功能与蓝绿空间聚集度指标之间没有显著关联,蓝绿空间的复合程度对雨洪调蓄能力的影响有待更精细化的研究。研究结果为蓝绿空间景观格局的调蓄效能理论提供了量化支持,可为今后城市洪涝治理和景观格局优化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重庆城市道路景观建设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还存在不足:重庆没有一条代表重庆城市形象、体现重庆城市个性的城市道路;城市道路绿化缺少以路域生态学的理论支持;城市道路绿化缺少文化内涵,因此,重庆城市建设需要一条以代表重庆城市文化和城市性格的道路:在城市经典道路的建设中应把红岩精神融入道路景观之中;道路绿化应注重人文绿化和生态绿化;城市道路需要提高管理水平。论文同时提出了宜居重庆城市建设中道路景观与生态品质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提高道路景观质量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和有利手段。文章首先在了解长沙城市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城市道路的景观理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讨论了长沙市15条主次干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总结了目前长沙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的特点,对道路景观设计提出建议,并结合植物的生态习性对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植物种类选择提出建议。为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介绍美国现代城市雨洪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及核心目标。可持续雨洪管理作为SITES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BMPs、LID等先进雨洪管理理念的标准化与系统化。作为最早获得SITES认证的可持续景观项目之一,乔治华盛顿大学Square 80广场以可持续雨洪管理为核心,实现了在小尺度城市开放空间中100%收集处理场地降水并回收利用。对我国"海绵城市"概念在景观设计及城市规划领域的推广实践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