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村落的水适应性是其传承至今代代村民积累保留下来的宝贵生态智慧,文章通过分析村落选址、布局形式、空间秩序等空间布局中的防洪防灾手段,研究其水环境管理理念,以求为传统村落的水系系统保护及村落改造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传统村落的类型划分和保护内容分析入手,提出传统村落保护红线的概念及其划定的基本步骤。本文以广西大芦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进行分析与定量评价,确定其需要保护的核心资源为古建筑群、传世楹联、古人工水系和古树名木。根据核心资源的空间分布,划定各种资源的保护红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定符合生态学发展规律的村落保护红线;并提出大芦村保护发展的相应对策,以促进其产业调整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议题,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是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前提。因此,文章通过Arc GIS空间分析平台,运用最邻近距离、地理集中指数、洛伦兹曲线、核密度等方法,分析了重庆市110个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重庆传统村落在地理分布上具有集聚性。(2)重庆传统村落在区县层面上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渝东南酉阳、秀山、石柱、彭水四县。在四大区域层面上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于渝东南和渝西。(3)在分布密度上,重庆传统村落形成多个显著密集地区。(4)相对独立的环境、复杂的地形、丰富的水系、低便利性的交通及较弱的社会经济等因素为传统村落的形成和保护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影响重庆传统村落分布的重要因素。以期对重庆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伴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逐步提高,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传统村落价值评价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亟待深入探索的基础性研究内容。文章系统地梳理国内传统村落价值评价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已有研究的评价目的偏向评选和利用,评价主体以专家为主导,评价客体侧重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评价方法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可量化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思路趋同等问题。认为传统村落价值评价将会进入以保护为目的的研究阶段,需要从多元主体、整体性、地域性等方面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河北省太行山的197个国家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借助Excel、ArcGIS等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河北省太行山传统村落的数量统计发现:位于河北省的国家传统村落有96.12%都分布在太行山山脉范围内。从核密度分析可知,河北省太行山传统村落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聚集性分布特征明显;从高程分析来看,传统村落大多分布在海拔1 200m以下的低山或丘陵地区;从水网分布来看,传统村落对水域依赖度较高,村落聚集的核心大多沿水系或在水系附近;从水系缓冲分析看,水系周围2 000m以内传统村落数量较少,2 000~10 000m范围内传统村落数量最多,该水系缓冲范围更适宜村庄聚集、发展;从与县区中心距离来说,距县区中心20~30km圈层范围内更适合传统村庄的聚集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规划师》2016,(Z2)
文章以南宁市市域传统村落为主体,通过研究其发展状况,构建南宁市传统村落风貌评价体系,实施分类保护措施,提出传统村落风貌保护策略,以期保护南宁市传统村落文化遗存,为多元民族文化交融地区的传统村落评价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于荟  张沛  李稷  张中华 《南方建筑》2021,(4):105-111
基于传统村落面临衰退、消失、转型等现实问题,以"分类保护与发展"为主要线索,针对不同类型村落提出相适应的保护与发展策略。聚焦于传统村落生态、文态、业态、形态四类要素的内涵及其动态协同关系研究,提出"五态"融合理念,系统性地对传统村落进行解构,总结出多元化、适应性、复杂化的传统村落演化机制。以陕南地区2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构建传统村落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五态"中各要素不同状态的组合方式及现实基础,划分出原生滞缓型、初变发展型、转型重构型、消解收缩型4类传统村落。从动态、多维研究视角出发,探索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发展路径,以期实现传统村落的精准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4):103-104
在2016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论坛上,与会学者围绕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两大主题,探讨了农耕文明与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的实质、传统村落的基本属性、传统村落的价值、传统村落的现代性、传统村落保护的对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出路、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旅游语境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等问题。会议反映了学者们有关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最新思考与研究,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需以客观科学的评价结果为依据。笔者对179篇传统村落评价文献按评价目标和评价特征进行分类述评,研究成果呈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客体综合化、评价技术多样化的特征。同时,结合保护工作新阶段的需求,提出传统村落评价研究应加强评价信息的多维综合、评价区域的宏观调控及评价内容的系统协调的建议,以期为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秀  冯维波 《室内设计》2015,(4):103-109
在 研究《中国传统村落评价认定 指标体系》和实地调研西南山地村落的基 础上,针对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的模糊 性,对现行评价体系进行调整和补充,建立 了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指标因子集,利 用具有严密逻辑性的数学方法合理确定评 价指标权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效结 合,确保了评价指标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 观性,最终确立了山地传统村落保护评价指 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