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园城市"提出3年来,成都系统谋划,探索新理念,推动新实践,营建新场景,开创新生活,公园城市特征初显。公园城市的成都实践受到广泛关注,在成都公园城市实践总体评述的基础上,从风景园林视角,阐释与评析重点探索实践,包括公园城市机构创新与支撑体系构建、全域生态保护修复、全域公园体系构建、天府绿道体系建设、公园城市示范片区和公园社区建设、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场景营建等。并从中探讨风景园林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角色转变,以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刘玮  李雄 《工业建筑》2018,(1):7-11
"山水城市"是钱学森先生针对当代中国城市景观危机提出的概念。对"山水城市"营建理论体系进行梳理,包括"山水城市"的概念、发展过程。阐述中国传统宇宙观及山水诗画对人居环境营建的影响。从城市选址、空间格局营造、审美意境的表达三个方面总结山水城市人居营建策略。以杭州和苏州为例,阐述两种典型的"山水城市"人居环境营建的策略。山水城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的营建需要将生态、文化、美学意境融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在不断总结创新中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李佳  邓雅文 《门窗》2013,(1):130-131
"碳足迹"是一种科学计量碳排放的工具,本文通过将"碳足迹"与城市规划设计实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追踪"碳足迹"、计算"碳足迹"和减少"碳足迹"对城市规划活动以及营建低碳生态城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常城市规划设计更多地基于功能目标,通过规划功能布局决定城市的空间形态,在此基础上,经由人为干预重新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园林城市与生态园林城市便是基于城市总体规划,通过整合自然与人为的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即"先空间而后生态""园在城中";而公园城市则主张"先生态而后空间""城在园中",从"园林城市"到"公园城市"其核心转变在于由"重形态"到"重生态",公园城市设计突出尊重自然本底,基于城市生态系统的优化与重组,生成城市空间形态,实现城市生态与形态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生态公园缺乏特色、建设和维护成本过高的现状,以打造独一无二的低成本的生态公园为目标,运用实地调研法和文献分析法,以台中市秋红谷生态公园为研究对象,从因地制宜的生态布局、水环境的生态营造、乡土植物的生态配置、低成本材料的生态利用等方面来探讨其生态设计策略,以期为其他低成本的城市生态公园的营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陈江涛  苑贝 《中州建设》2014,(19):73-73
城市湿地公园是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湿地认识的不断加深,对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活动的不断开展,建立城市湿地公园成为湿地开发利用的重要形式。植物景观营造是城市湿地公园营建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公园城市是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城市发展新理念。针对目前其规划方法研究和实践主要围绕大城市至特大城市展开的现状,文章提出公园小城新区概念,围绕小城市特征,探讨公园城市理念下小城市新区的规划方法与技术路线,提出在营造生态和谐、绿色复合、宜居宜业、多元文化的场景下,小城市更强调"整体性""本土化"和"重运营"三大特征及对应的规划策略,并以禄丰县城东片区规划方案为例进行研究,提出"山水固格局""绿心聚活力""文脉显魅力""合作促发展"的规划方法,为其他小城市新区的公园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金莹莹  裘鸿菲 《华中建筑》2013,(12):110-114
该文以武汉市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现状调查,结合湿地公园景观营建相关资料,分析了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与武汉市及东湖风景区的关系,阐述了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中景观构成要素的营建方式。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城市湖泊型湿地公园的特性,并分别从植被、湖岸带、水环境及人工设施等方面分析探讨城市湖泊型湿地公园景观营建方法。通过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景观营建分析及城市湖泊型湿地公园景观营建方法的探索,为完善东湖湿地公园建设及城市湖泊型湿地公园景观营建提供指导策略及参考。  相似文献   

9.
湿地是位于水域和陆地之间的生态交错区,可以控制水域对陆地的侵蚀,对化学物质具有高效的处理与净化能力,还能够提供滨海咸水、河口或淡水栖息地。湿地是一道天然屏障,也是多种生物的避风港。城市湿地是指位于城市规划区内符合《湿地公约》定义的各类湿地,它是人工湿地、半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的复合体。城市湿地公园的营建,便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和恢复城市湿地资源,将城市湿地保护与景观建设相结合,为广大市民提供亲近自然的场所,有助于丰富城市园林系统  相似文献   

10.
公园城市为当前城市营建和人居环境建设指明了方向,城市绿色空间作为公园城市的主要空间载体和意象构成,是构建"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城市绿色空间起源,本文总结了城市绿色空间的概念和内涵,探究城市绿色空间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机制,并提出优化城市绿色空间分析规划建设管理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优化城市人居生态环境,促进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李浩  关丹 《规划师》2008,24(2):89-92
受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大量的文化名人投入到城市建设实践中,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史上特有的一种历史现象(龙彬,2001)."学而优则仕"的选官制度使古代城市的营建活动往往非常重视对文化内涵的表达,重视对意境与情趣的创造.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历来就不乏对城市规划、建筑、园林等营建思想的阐述,如<红楼梦>中关于"大观园"的描写,就生动地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城市营建的造园思想.发掘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城市营建智慧,对于促进当前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活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古代山水文化的形态,总结自古以来渗透进中国城市规划中的山水文化精神,引出当代山水文化复兴背景下的“山水城市”概念,通过对国内外与“山水城市”相关概念的辨析,为“山水城市”营建研究作铺垫。基于山水人民城市的最终目标,从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城市环境与公共空间相融合、物质空间与文化特征相结合的主旨出发,构建山水生态城市、山水公园城市、山水人文城市,形成山水文化视域下的“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13.
杨建军 《江西建材》2014,(3):38+41-38,41
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是当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环境破坏严重的今天,城市规划应以生态保护为核心,建设生态城市。本文通过对生态城市下的城市规划理念分析,并从该城市规划结构、城市规划功能、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来进行城市规划要点分析,总结当前生态城市联系啊的城市规划经验。  相似文献   

14.
公园城市是针对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城市建设新理念,本文旨在剖析公园城市的价值目标,明确公园城市的建设目的,借鉴景观生态理论构建"斑块—廊道—基质—中心城区"的景观结构模式,建立广西公园城市的建设架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广西在绿色斑块、绿色廊道、生态基质和中心城区方面建设公园城市的实施策略,为今后广西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城市的舒适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个地区纷纷提出建设森林城市、城市公园的纪念,于是,在城市规划中,人们渐渐引进了生态的理念。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充分体现出生态城市的理念成为建筑设计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论述生态城市的定义和内涵,以及城市规划引进"生态城市"理念的重要意义,最后对如何在城市规划中体现"生态城市"理念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办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规划生态城市 发展城市建筑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邵雅静 《山西建筑》2006,32(2):58-59
依据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了生态建筑、生态城市和城市规划的关系,提出了城市建筑要发展,生态城市规划必须先行。  相似文献   

17.
管仲是春秋初期杰出的政治家相思家,他的思想论述汇集而成一部不朽巨著《管子》。本文从《管子》一书入手,就城市功能、分级、密度、选址、型制、布局和防洪等方面探讨管仲的城市营建思想。通过这一研究,昭示世人:管仲在历史上最早以科学、系统的观点论述了城市营建问题,形成了较先进的城市营建思想体系,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管仲堪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与生态的和谐发展,旨在推进湿地资源融入城市发展,打造城市居民生态休闲之地的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愈来受到重视,为了不破坏原有湿地生态环境,城市湿地生态公园营建材料及技术方法需要有所突破和创新,针对江阳畈生态湿地公园地基特点提出一种新型PE管应力补偿基础的设计方法,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立体城市:未来中国"展览在北京举行,展览以空前的规模,集合国内外城市规划与研究专家、学者、国际顶尖建筑师、艺术家、企业家的力量,探讨如何在地球土地、能源等各类生存资源愈加稀缺的背景下,营建理想的人居环境和未来城市生态。它不但是一个具有深刻启示意义的城市建筑规划艺术项目,亦将融入一场令人振奋的旨在改变人类命运的城市与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20.
城市中心是城市发展的增长极,培育城市中心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手段。宁波市镇海新城中央生态公园通过创新公园功能、铆合新城空间等规划手段,力求将其打造成新城第三中心,实现由隔离到增长极的质的转变,追求经济剩余最大值。同时启发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