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绿色市政支撑体系,以老挝万象赛色塔园区中挝合作项目为例进行园区规划的相关研究.分析老挝万象赛色塔园区的规划原则、绿色市政支撑体系的方向与内容,从合理规划园区产业、加大园区"软环境"建设2个方面实现对园区的有序规划,确保老挝万象赛色塔园区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南水网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率较高并呈现加速趋势,快速而不健康的城市化现状亟须改变传统的规划建设方式,构建一种环境友好、绿色生态的"城市海绵"系统。绿色海绵园区的开发模式强调自然系统与人工建设的有机匹配,是对传统园区建设的优化升级;其本质是依托城市生态本底和各类城市河流、湖泊与滨水区等所构成的生态体系,结合城市绿地系统、水体景观、生态廊道、绿色建筑等系统的建设,优化地上地下水系统的平衡,致力于健康舒适与绿色生态人居环境的塑造,实现城市化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健康发展。结合江苏省绿色建筑博览园(国内首个以"绿色海绵""绿色建筑"和"绿色建造"为特色的主题公园)全过程精细化的规划建设情况,阐述了江南水网密布地区绿色海绵园区开发的重要性、建设原则与目标、规划方法与决策路线,以及低影响开发的技术策略,以期为类似园区的绿色开发与运营维护提供理论与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3.
《建筑》2018,(18)
正在有着"中国建筑之乡""中国建筑劳务输出基地"美誉的江西上饶,宏盛建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上饶市政府正倾力打造一座以"华东首个、中国一流、面向全球的建筑业硅谷"为目标的产业园区—中国(上饶)建筑科技产业园。产业园力推绿色建造、智慧施工,确保省优工程,力创鲁班奖和全国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着力成为"标志性、示范性、引领性"的绿色智能园区。产业园以促进产  相似文献   

4.
在推进"城市双修""多规合一"的进程中,我国城镇化面临"绿色"转型的新挑战。本文以"生态耦合"为切入点,从景观生态学、城市功能结构理论出发,以生态空间体系构建为手法,以GIA体系为实施路径,探索生态体系、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关联研究,以及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优化,为系统、开放、共生、高效、多元的城市生态系统构建提出指导思想,并指出生态体系在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等方面所起到的优化引导作用,挖掘整合都市山水人文游憩现有资源,增进城市与生态空间的耦合,引导城市有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目标。  相似文献   

5.
基于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研究城市触媒理论在产业园区特色"微小镇"的规划设计中的运用。遵循"触媒植入—触媒反应引导—触媒再调整"的逻辑思路,对马龙左所产业园区进行深入分析,确定触媒元素、塑造触媒媒介、控制和调整触媒,运用城市触媒这一具体措施对产业园区的核心区进行规划设计,以推动产业园区"瘦身强体"、高质量发展为总体目标,综合产业空间、交通组织、生态环境、商业氛围、全域旅游、文化基底维度,明确研究对象潜力分布格局。植入点触媒、线触媒、面触媒及软触媒,多种触媒元素循序渐进地激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促进园区绿色发展、集聚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打造园区的特色"微小镇"。  相似文献   

6.
何泉 《安徽建筑》2009,16(5):28-30,33
产业园区是目前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主导力量之一,其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山市既是风景优美的山水型城市,也是生态脆弱的敏感区,因此其产业园区的发展路径注定有很多与其他城市不同的地方。文章分析了黄山市产业园区与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过程,指出了演进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业园区如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了4点建议:建立产业园区科学选址方法;强化产业空间聚集,规划建设产业新城;建立城市环状组团结构的快速交通体系;打造山水文化,传承徽派文化。  相似文献   

7.
王磊 《规划师》2013,29(7):40-44
全球环境问题与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低碳、节能、绿色、生态"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新主题。北戴河新区是秦皇岛市"旅游立市,建设宜游、宜业、宜居国际旅游城市"战略中重要的旅游业发展空间,其总体规划融入低碳、生态的理念,从生态敏感性分析出发,制定新区发展目标、战略和指标体系;将生态承载力作为新区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合理预测新区发展规模;从生态本底的用地适应性评价出发,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下的空间结构与布局;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产业发展目标为导向,引导生态产业发展;采用与新区发展相适宜的生态建设技术,建设绿色交通、绿色市政的新区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8.
“生态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强调与自然生态融合的"生态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是目前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生态"为基本线索,将国内外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历史划分为"生态自发"、"生态失落"、"生态回归"、"生态革命"四个阶段,并回顾了各个阶段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的经典理论与方法。旨在理清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的"生态脉络",从而为把握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一些线索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核心。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德生态园)作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示范意义的生态园区,始终秉承"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进行建设,为确保其发展目标能够全面落实,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成为其当前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系统梳理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绿色发展现状,并对其建设情况进行总结评价,从规划、建设、产业、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在探索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汪辉  任静  赵康兵 《中国园林》2020,36(2):48-52
随着十九大会议的召开,绿色发展理念趋于成熟。在这种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也引入了绿色发展的理念,绿地建设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发展模式必然要从高速化的发展转向高质量化发展。融合绿色发展理念提出了"绿色绿地"的概念,即在绿地建设与维护的全寿命周期中,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节约型为出发点,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态及低碳要求为基本原则,以提升动态适应性及韧性为发展愿景,在绿色管控的方式下保护、营造、修复环境,减少污染,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使用空间,打造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绿地。从人、生态系统、生境、地域、城市韧性5个维度阐述了"绿色绿地"的内涵,通过"绿色绿地"与"生态绿地""低碳绿地""节约型绿地"等相关绿地概念的辨析,总结了"绿色绿地"的生态性、节约性、适应性、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初步提出了"绿色绿地"评估体系的构想,以期推动"绿色绿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生态文明及我国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和生态化建设是转变生产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以多伦为例,将生态与产业、景观和用地融合,通过情景模拟预测园区规模、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构建生态产业链、基于景观安全格局建立生态廊道、耦合产业链布局总体空间、建设绿色低碳的基础设施,对生态型电力产业园区的规划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产业新城作为新型城镇化探索性模式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针对现阶段产业新城产城不协调的问题,从绿色增长理念出发,以西安高新区集贤园为例,从综合维度、生态维度、经济维度、交通维度、社会维度五个方面构建空间整合模式,以要素为支点探讨基于绿色增长的产业新城空间整合路径,从而实现城镇空间的良性循环,以期能对我国西北地区产业新城的建设与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深圳市科技生态园项目绿色实践,探索大型城市园区类项目在绿色设计方法、技术体系和设计管理方面的突破和创新。项目以系统观的"平衡规划"为理论基础,以"垂直城市,立体分层"为核心规划思想,以"生态诊断+专项规划+本体技术"新的绿色园区设计流程指导,并创新集成协同的管理方法在绿色园区的设计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内燃机产业园区绿色设计的概念,创新了内燃机产业园区的设计,对园区生产的内燃机产品、园区的选址、绿化、工艺、设备选型、建筑及公用动力设施等诸多方面的绿色设计进行了阐述,旨在倡导设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的生态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15.
《建材发展导向》2016,(24):91-92
正绿工厂、绿园区、绿监管、绿产业,近年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成都市摒弃"三高"发展模式,努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加快产业绿色改造升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速,助推产业转型。在四川成都各产业园区,加强国际节能环保产  相似文献   

16.
温州智创小镇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师》2016,(7)
特色小镇是浙江省正在探索和实践的新的产业平台形式,其提出的"特而强""聚而合""精而美""活而新"的定位目标,对于促进传统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文章以温州智创小镇为例,通过对传统产业园区转型背景的剖析和特色小镇目标内涵的解读,进而从产业重构、功能植入、空间重塑、环境修复、文化再生和保障措施6个方面对特色小镇引领下的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路径进行探索,以期为同类园区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绿色创新发展为背景,研究既有园区的生态发展提升策略,提出以全方位多维度的生态诊断、一套满足国家和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标准要求的指标体系、基于绿色创新指导下的多项专项规划提升、立足于三个目标阶段的行动发展计划、引领发展的四大生态创新运营模式为框架思路,又通过中关村丰台园与生命科学园的案例,深入探索创新语境下既有园区的绿色创新之路,为同类型园区项目的生态发展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模板。  相似文献   

18.
王永强 《山西建材》2012,(7):35-37,42
根据绿色转型的内涵和太原市推进城市绿色转型的总体策略,分析了太原市当前城市空间结构与绿色转型之间的问题与矛盾。在此基础上,以绿色转型为导向,探讨了太原市推进绿色转型的产业空间布局和生态安全格局,以期为太原市继续深入推进绿色转型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技创新企业不断涌现的大背景下,各类产业园相继建设。在过去的30多年里,我国产业园建设由于开发速度过快,过分追求时效性,单纯从园区产业功能出发,往往忽视了园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效能的发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人们对环境品质要求的提高,作为新时期的产业园更应该遵循"以人为本"与"生态优先"的建设理念,通过景观设计使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区域环境生态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北戴河新区健康城生物产业孵化器项目为例,研究了华北沿海地区产业园的景观设计方法与路径,实现了园区景观空间的高效能、慢行网络的完善化和办公环境的生态化,以期为今后的产业园区景观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为类似园区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广泛运用,导致传统的制造产业园难以应对现阶段的发展诉求问题。与传统产业园相比,智能制造产业园有着功能复合化、使用人群多样化、空间组织丰富化、园区建设人性化、系统智能化、发展社区化的特征,但由于建设处于初期状态,存在产业空间与结构单一、生活空间吸引力不足、重建设轻生态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从园区功能、服务配套、生态环境方面提出了智能制造产业园规划的相应策略,并以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为例,在三生融合的视角下,尝试实现智能制造产业园的生产、生态、生活一体化,协调发展。从景观生态、空间结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及绿色建筑等方面对智能制造产业园区的规划与设计展开探讨,以期实现三生并重、三生融合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