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收集整理高纬高寒地区某铜矿区以往监测资料和开展的动态监测研究的基础上,对近12年来研究区表层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Mo、Ni、Pb和Zn的时空变异趋势进行对比分析,且定量计算了土壤重金属的累积速率。分析结果表明,堆浸场的Cd、Cu含量在尚未开始堆浸时就已超过国家土壤II级标准限值,年均增长速率又较快,因而此处土壤恶化的可能性较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尾矿库和排土场处,除了Ni具有较高的超标风险外,其他元素的环境容量相对较大。堆浸场下游的表层土壤中Cr、Zn、Ni、Pb、Cr6+、Cd和Cu元素的横向迁移距离相对较短,而As、Hg和Mo元素横向迁移距离略长,更容易随堆浸液排放向下游运移。剖面土壤样品中Cu、Zn、Cr、Cd的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土中重金属含量高于深层土壤样品,呈现出在冻土层的冻结锋面上富集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矿山水土环境重金属污染问题是矿山环境污染防治的热点问题,以黑龙江省某铜矿区废石堆、尾矿库和堆浸场周边的环境介质(水、土、植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为研究对象,讨论矿区重金属的环境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低品位硫化矿石堆浸场淋滤产生的酸性废水是造成泥鳅河上游河水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靠近堆浸场的河水pH值介于3~4之间,Cu、Ni、Cd和Zn元素超标倍数分别是国家Ⅲ级地表水质标准的83.4、62.0、31.3和10.0倍;河水中下游水体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虽有下降,但依然为劣五类水。以国标Ⅱ级土壤限值、毗邻区土壤平均值为评价依据,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对表层土壤的综合累积污染指数PN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与国标Ⅱ级土壤环境质量限值相比,93.28%的土壤为清洁土壤(PN < 0.7);与毗邻区土壤平均值相比,警戒限及以上的样品(PN>0.7)上升至23.12%,表明工作区土壤已经受到矿业活动的影响,重金属开始产生累积,但由于矿山开发年限较短,累积污染并不严重。矿区小麦、芸豆和黄豆样品中重金属元素普遍高于背景区农作物中元素含量,Ni和Zn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研究结果为矿山水土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矿区表层土壤地质环境,模拟多种化学元素浓度数据,采用MATLAB绘图程序做了5种重金属元素在该矿区的空间分布图和平面区域图,绘制了不同功能区重金属污染程度的统计图,并结合这三组图像得到有关矿区开采时对环境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鞍山某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铁矿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测定了鞍山某典型铁矿区土壤Cd、Pb、Cu、Zn和Ni的含量,运用单项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索污染来源。结果表明:与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相比,土壤中Cd和Ni均有超标,Pb、Cu和Zn未超限,但在土壤中也有累积;研究区域土壤基本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单项污染指数依次为Cd > Ni > Zn > Cu > Pb,Cd处于轻度污染,Ni为尚清洁,其他元素无污染;Cd的地累积指数为2.85,为中度污染;研究区具有极强潜在生态风险,生态危害指数为381.74,Cd是主要贡献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均与矿业活动有关,其中Cd受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5.
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是监控土壤环境质量和预防土壤污染的前提。本工作对南京某铁矿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采用Hak 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铁矿区土壤8种重金属(Cd、Cr、Cu、As、Hg、Ni、Pb和V)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单一重金属评价结果表明,Hg是矿区土壤中潜在生态危害最为严重的元素,其次是Pb和Cd。Hg、Pb和Cd对土壤污染的贡献率之和高达92.72%,Cr、Cu、As、Ni和V的危害程度为轻微。多种重金属潜在危害很强、极强的土壤样品占样品总数的54.76%,影响面积达56.63%,主要分布于采矿厂、废石场、选矿厂排水口等区域,与矿区的采选布局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是监控土壤环境质量和预防土壤污染的前提与基础.该工作对位于内蒙古草原的某新建大型铜钼矿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铜钼矿区土壤8种重金属(Cd、Cr、Cu、As、Hg、Ni、Pb和Mo)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一重金属元素和多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平均值均为轻.多种重金属潜在危害中等的土壤占样品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所占面积是总面积的21.41%,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程度中等的区域主要是厂区及周边2 ~4 km范围,与矿业活动布局一致.  相似文献   

7.
淮南某废弃矿区污染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鉴于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和经济社会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采用潜在因子法,利用危害系数Eit和风险指数RI等定量诊断工具对淮南某重金属污染典型矿区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评价结果表明:4个区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顺序依次为钙镁化工厂区(C)>建筑垃圾和化工废料混合区(A)>矸石堆放区(B)>矸石与建筑垃圾混合堆放区(D).  相似文献   

8.
某矿区煤矸石堆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矿区所属两煤矿的矸石堆及周围土壤Cr,Cu,Pb,Zn元素总量进行测定及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两煤矿矸石中4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当地背景值(除煤矿B的Cu元素外),煤矸石堆放使周围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未受到Cu污染;煤矿A因采矿历史较长,比煤矿B土壤各重金属污染严重;两煤矿下风向区域(西北)重金属污染比上风向区域严重。表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受到多种因素(尤其是风向)的影响,在东南与西北方向均随着距矸石堆距离的增大而呈现减小的趋势;在剖面上(0~50cm),重金属元素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呈现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修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刘敬勇 《中国矿业》2006,15(12):66-69
矿山固体废物和酸性废水导致矿区土壤中富集大量的重金属。重金属污染使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退化,农作物减产,有时候还威胁到人体的健康。研究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及迁移转化规律以及采用不同的污染评价方法,可以正确评估土壤的污染等级和危害程度,为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和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煤炭技术》2017,(7):301-303
利用多种方法(内梅罗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灰色聚类法)对芦岭矿区土壤中主要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污染评价;运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土壤开展了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伊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4个矿区中Cd、Ni、Pb、Cr、Cu和Zn等6种土壤重金属含量,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伊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有差异,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评价依据,4个矿区(13、14、17、87区)土壤重金属总体含量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相接近。运用地累积指数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87区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最高的是Cu,4个矿区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最高的是Cu。  相似文献   

12.
超累积植物修复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重点介绍了植物修复概念和超累积植物。对国内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研究中发现的本土超累积植物进行了较为详细介绍,梳理出部分适合推广应用的修复植物。对于发现的现有的超累积植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金昌是我国重要的镍铜生产基地,然而矿山的开发活动对矿区及周围地区造成可很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本文以金川矿区为主要调查区,测定了矿山及周边土壤的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指数、改进内梅罗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4中评价方法对调查区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内二矿区及周边的铁路和工业厂区受到一定的污染,其他地区并未受到污染,矿山的开采和矿石的运输是造成调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安定明 《矿冶工程》2020,40(4):110-113
通过对矿山周边不同层次土壤采样提取,分析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形态,结果表明,在上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扩散情况较为严重,且多以残渣态为主;根据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形态,对矿山尾砂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防范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史帅航  白甲林  余洋 《金属矿山》2022,51(2):194-200
为科学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依托传统野外调查工作手段与技术优势,结合室内综合测试与系统分析,开 展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内矿产资源开发引起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相关研究。 以西南地区某矿产集采区为例,探索区 内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随流域迁移规律,分析区内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 研究表明:该矿产集采区铅锌矿区、磷 矿区土壤样品重金属含量超标存在差异;源于矿产资源开采方式、洗选方式、矿区固体废弃物分布、地表径流强度等 诸多因素影响,区内土壤样品重金属含量从上游到下游的迁移规律呈多种类型。 相关结果既可作为生产矿山生态环 境监测的工作依据,亦可作为闭坑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武强  孙录科 《有色金属》2008,60(1):125-129
综述矿区土壤重金属植物修复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青海某金矿矿集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采集了土壤样品442件,分析了重金属元素(As、Cd、Hg、Pb、Cn、Zn、Cr、Ni)含量,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污染轻微,仅As元素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其中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出有69.43%的样品受到As污染,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出59.24%的样品受砷污染,两种评价结果较为接近。矿集区金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选矿试验发现样品中As含量达到0.38%,超过了伴生组分的评价标准,在后续矿业开发中,加强As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是减少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可拓关联度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玉伟  姜云 《金属矿山》2008,38(11):122-125
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具有不确定性,因而要求评估模型能够反映这种性质。依据可拓理论中的物元理论、可拓集合论及关联函数,建立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估的关联度及物元模型,并对6组重金属污染土壤,采用可拓物元模型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可拓评估是依据可拓关联度来判断污染属于某集合的程度,解决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划分的不确定性问题。而且用简单关联函数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能够基于数据特征挖掘相关信息,避免了主观性,因而基于可拓理论的评估是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估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物元可拓法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典型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为准确地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利用物元理论、可拓理论和关联函数建立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估的物元可拓模型。在此基础上,选择Cd、Pb、Cr、Hg、Cu和Zn 6个污染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对某金矿区46个采样点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46个采样点中,清洁级样点有23个,占总采样点的50%,尚清洁级样点11个,占总采样点的23.9%,轻污染级样点11个,占总采样点的23.9%,中污染采样点1个,占总采样点的2.2%。通过与4种传统的经典污染评价方法比较可知,物元可拓法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是可行的,运用Matlab2010b进行评价结果计算,操作简便快捷,另外,物元可拓法在评价过程中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对参评因子的量化处理,是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