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9)
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研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密度最高区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川黔渝交界地区及闽南地区的分布密度也较高。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旅游资源、市场、人口、交通、地形地貌。  相似文献   

2.
厕所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首都的北京,其公共厕所问题既是门面问题,又是民生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却常常被忽略,对于其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本文主要从北京市二环内厕所的需求出发,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及街道等数据,运用核密度、空间句法、反距离插值法等方法,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入手,研究探讨了二环内厕所密度与质量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合理性,以期为政府对厕所的空间布局质量提升规划及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和实地调研,在探讨桂林市中心城区的生态绿地、山体和水体三种影响要素对城市居住区空间分布所起的引导与限制作用的基础上,分析桂林市中心城区中现有的817个城市居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桂林城市居住区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分布特征为集聚性和不均衡性,呈“三核两带”的空间分布模式。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桂林城市居住区空间均衡发展的策略,实现人居环境的品质提升,推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4.
旅游小镇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洛伦茨曲线等分析方法,对安徽省旅游小镇空间分布特征展开研究,发现安徽省旅游小镇空间分布较为集中;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皖南最为密集,皖北最少;从四大板块分析,也可以得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居首位,皖北文化生态旅游区最低;通过洛伦茨曲线分析,旅游小镇主要集中在黄山、六安、安庆、宣城、池州5市。尝试从宏观政策、全域旅游推进、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产业基础、自然地理因素、历史文化因素等方面对其分布影响因素进行解析,进而提出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为定量探究区域滑坡空间分布结构,揭示不同规模类型区域滑坡分布模式异同,分析其异同原因,拓深对区域滑坡空间分布规律的认知,在建立黄土滑坡详细编录数据库的基础上,借鉴粒度分析理论,引入滑坡径级概念。采用关联维数、核密度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地分析不同径级上区域黄土滑坡空间分布结构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1) 径级50~75 m黄土滑坡所占比例最大,占到滑坡总数的28.87%;径级>100 m黄土滑坡所占比例较小,占到滑坡总数的15.12%;(2) 各径级区域滑坡空间结构具有多分形特征,在30 km尺度上存在明显的拐点;在小于30 km尺度上区域滑坡各径级的关联维数随着径级规模增大而增加,分布模式由聚集分布逐渐过渡到分散分布,在大于30 km尺度上区域滑坡都呈现聚集分布状态;(3) 成因分析表明,黄土滑坡在发育过程中,更多是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在遴选的3个分布模式主要影响因素中,距河流距离对区域黄土滑坡分布模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地形起伏度,小规模滑坡在距河流距离近(地形起伏度小)的地方所占比例较高,而大规模滑坡在距河流距离远(地形起伏度大)的地方所占比例较高。坡度虽然是影响滑坡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子,但对于分布模式的影响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6.
《规划师》2015,(Z2)
文章基于深圳市出租车GPS移动轨迹数据,利用空间定量分析与可视化分析方法,对城市出租车空载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深圳市原特区内核心区和特区外高速路穿行区的空载率较低,其他区域的空载率较高;出行供需的集中区固定以及司机偏好于在载客距离长、空载时间短的区域拉客是影响空载率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出行供需数量及其匹配程度的动态变化则分别是影响特区内和特区外空载率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据此,文章提出解决空载率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街道时城市空间重要的组成,受龙瀛和沈尧提出的街道城市主义的启发,本文试图以街道尺度作为出发点,重新理解北京市二环以内餐饮业的分布特征及空间关联。通过可视分析探讨餐饮业空间分布规律,比较分析与其他城市要素的关联;同时,构建街道的餐饮活力指标,如餐饮密度,餐饮多样性等,通过回归及决策树等数据模型探讨影响街道餐饮活力的城市因素。研究表明,北京市二环内的餐饮空间具有如下规律,街道活力和餐饮活力有着一定的正相关性;街道长度是影响其餐饮多样性指标的重要因素;街道餐饮密度呈现明显的去中心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街道空间夜间临时摊群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勘察和访谈的方法,对西安市二环范围内的88个夜间临时摊群点从空间分布特征、经营活动特征、空间布局形态特征3个方面进行分析,探寻夜间临时摊群点分布的特征规律。研究发现摊群点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受到人流的影响,但空间布局形态特征与经营活动特征还受到所在街道的宽度、用地、业态、管制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亚茹  刘晶 《城市建筑》2021,(12):76-78
近年来乡村旅游迅速崛起,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经历了从狂热到理性的发展阶段.目前,在乡村民宿的营造过程中,在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塑造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文章通过对川西地区乡村民宿与乡村民居的调查研究,总结该区域乡村民居的风貌特征,并结合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上的表达,提出乡村民宿建筑地域性风貌营造的方法,为乡村...  相似文献   

10.
民宿作为当下时代最受欢迎的住宿形式,有着其自身独特的设计内涵,也是我国建筑类型中比较独特的一类,它区别于普通的酒店旅馆,带给游客独特的居住体验。以北京东城区故宫、地坛、雍和宫片区为例,不少北京民宿分布在胡同四合院内,由历史建筑和特色民居改建而成。为满足民宿在主题风格、特殊功能等方面的设计要求,文章将以设计者的视角研究并探讨旧城合院式民宿的适应性改造策略,试图让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在合院型民宿中兼容并蓄。  相似文献   

11.
宁海地区闲置三合院民居在乡村旅游背景下亟待转型成民宿建筑。通过系统研究宁海地区三合院民居的功能空间、院落布局与结构立面特征,分析其民宿化转化机制,提出三合院民居改造型民宿的设计原则,并从内部功能组织、内部空间划分、庭院空间布局与外部形象更新四方面论述该地区三合院民居改造型民宿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2.
江南古镇具有重要的景观文化价值与旅游开发价值。研究古镇空间活力有利于揭示人群的聚集规律,从而合理配置古镇功能业态,调控人流时空分布,优化居民与游客在古镇中的体验。文章以同里古镇为例,基于百度热力图工具所提供的动态大数据,经Arc GIS软件可视化处理后,对古镇工作日与周末典型时段的空间活力特征展开研究,发现古镇活力空间呈现出“东西双核成带、南北纵向延伸、周末西核三中心组团”的分布特征;同时,以滨水空间分布与旅游业态分布作为主要指标,探究影响古镇空间活力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发展下古镇景观动态保护、科学管理的优化策略,为江南古镇的景观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高质量的居住水平成为人们的追求。本研究使用大数据,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解析北京老城区(二环内)的居住区经济活力分布情况和影响因子。发现北京老城区的小区经济活力水平具有明显的集聚特点,主要沿二环分布。影响经济活力的主要因子为区位、可达性和居住环境(绿化水平);而老城区的设施配套均衡,导致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对经济活力影响不明显;相对而言公交服务水平对房价的影响较大,地铁可达性对租金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124个城市为例,结合空间自相关和区域差异测度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和2016年为研究时间节点,对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时空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旅游景区分布的热点区和冷点区具有明显的时空继承性,且热点、冷点区空间集聚现象显著,地理邻近效应突出;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在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呈现不同结构模式,分别为极核式、点轴式、网络式;旅游景区的整体时空分布均衡程度不断增加,但区域内部差异显著:中游地区的旅游景区时空分布趋于均衡,下游和上游地区则呈现集中态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时空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稟赋、品牌塑造、创新意识等内在驱动力以及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交通建设等外在驱动力。最后,提出了景区空间布局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杭州市中小学在空间分布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市中小学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正相关性,存在空间集聚的特征。通过分析中小学的空间分布模式。找出中小学分布比较分散和可达性差的地区。建议未来规划予以重视与优先改善。  相似文献   

16.
《规划师》2015,(Z2)
文章以街道为基本单元,分析了北京户籍贫困人口和流动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城市贫困空间分布呈现由内城向近郊区,进一步向远郊区县发展的趋势。一方面,随着土地、住房的价格导向,许多存在于二环、三环以内以本地贫困人口为主的聚居空间已经逐渐走向消亡;另一方面,以流动人口为主的城区边缘贫困空间也开始从原来的三环、四环逐步走向五环、六环及以外的区域。城市贫困空间的形成和存在具有必然性,纯粹的以消灭贫困空间为目的的城市政策,将导致城市优质空间的"绅士化"和贫困空间的"外迁"。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小城镇旅游发展模式与战略一临潼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域分异规律是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基石之一,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现象,资源之间又发生着大量的相互作用关系。地理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包括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空间合作等,这种现象必然造成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吴必虎、马晓龙等分别采用计量地理学的方法对中国世界遗产地和中国4A级旅游区(点)在空间分布上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这些高级吸引物空间上都属于凝聚型分布的特征[1][2][3]。这种宏观特征对于解释空间分布的内因和动力有一定指导意义,但缺乏特定旅游地的实证研究,本文以西安市临潼区为实…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的江西省内五批343个中国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使用ArcGIS和Excel分析江西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研究发现,江西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为集聚型,同时在坡度、海拔高度等条件的差异下,江西省传统村落的分布在地理上具有凝聚性,从地级市层面上分布不均衡,具有首位性质;在分布密度上,形成多个大规模的高密度区等特征,为传统村落现状保存和未来保护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9.
结合跨城手机信令和人口数据,区分高频与低频城际出行,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比较不同频率关联网络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上海市的空间分布异质性,通过基于重力模型的泊松回归估算解析分布模式和形成机制,并分析不同频度、不同空间层面的关联网络嵌套对邻沪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高、低频关联网络嵌套重叠部分的边界效应和低频关联的蔓延加飞地特征,城际与市域关联网络叠合形成多层嵌套式空间结构;城际关联符合泊松分布模式;高、低频重叠区块具备一体化发展物质空间条件,上海市新城具有衔接作用,以期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胡江南  王芳  赵烨 《城市建筑》2023,(1):111-114
餐饮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对于西安作为旅游城市的空间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20年西安中心城区餐饮行业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数据,利用核密度分析、局域GetisOrd G*i指数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西安市中心城区餐饮业的空间分布格局、餐饮活动热点区域及其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安餐饮业空间分布不均衡,形成“一核多点,连片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各类型餐饮设施分布特征与总体分布特征类似,但设施间略显差异;“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餐饮中心差异明显;餐饮设施的空间分布受交通、人口、经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最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