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金课"建设的要求,针对目前土木工程专业路桥方向《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该门课程的"金课"建设提出若干教学改革思考,目的是切实提高该门课课堂教学质量,建设成"金课"。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12)
在高校进行应用型改革的契机下,应用型课程改革是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动力与支持。作为紧密结合工程实践的电气类专业的必修课,"供电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该文根据"供电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师须围绕七个维度进行课程建设,以打造适合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供电技术""金课"课程。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2)
中国本科教育亟待消灭"水课",打造"金课"。按照教育部提出的金课建设要求,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我校日语教学团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步骤,同时调查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后,合理修正细节,并完善考试评价环节,努力将《日本文学》打造成一门"金课"。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5)
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是"双一流"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成效,因而提高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要落实在课程建设上。我校作为"双一流"高校为追求卓越在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迈进时,本科课程建设应以"金课"为标准和方向。本文针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方面开展了探索性的教学改革与尝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5)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MPAcc教育面临着新技术背景下的改革,通过打造"金课"提高技术融合性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不断地重塑和演化,其课程满意度的分析是评价"金课"质量的关键要素。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互联网+会计"MPAcc特色课程《云会计与智能财务共享》课程为例,以学生课程总结与反思文本作为数据样本,用Python作为文本分析语言,对隐含在文本中课程满意度进行挖掘与分析,以期有效优化和完善课程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对课程建设和"金课"打造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4)
把"水课"变成"金课",是当前推进教学改革、加快一流本科建设的发力点。当前,部分民办高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师理论功底、生源基础、课堂教学评价等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设计类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难度、授课深度和学生学习挑战度偏低。该文通过"金课"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与实施,为打造"金课"提供范例并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1)
为了更好地响应教育部在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消灭水课,打造金课"的号召,课题组针对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就课程教学内容和资源、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使之更适合学生的专业素质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将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建设成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的"金课"。  相似文献   

8.
“金课”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保证,是教育全过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当务之急应从教育理念、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金课”全方位建设。通识类课程是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道德情操、社会责任等综合素质。根据不同学科类别的通识课程特点,结合“金课”建设,提高工程专业通识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由单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以建设“双一流”大学和“金课”建设为契机,专注于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及学生关注的热点,充分利用工程类专业实体模型、工程实践、移动网络、社交平台、网络视频、传统优秀教学方法等教学方式和手段,积极探索工程类通识课程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课堂的教学模式。以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通识课程桥梁美学为例,探索工程类专业通识“金课”的教学方法,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8)
慕课的出现颠覆了传统教育的运作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孕育下蓬勃发展,同时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学生主观能动性、持续性的激发,教育界对MOOC实施方式必须深刻反思。文章以"信号与系统"微课教学实践为例,在结合课程特点、学生适应性和课程建设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一导二简三提"的微课教学实践模式,探索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应用型本科MOOC建设途径,并对"以课程质量为核心"的教学实践改革措施及效果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3)
基础力学课程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分析独立学院基础力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考虑独立学院生源实际情况,对基础力学课程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1,(3)
该文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了"金课""水课"的概念,认为"水课"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顶层设计不够科学、课程时间设置不合理、通识课开设要求低下以及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落后等。为了打造"金课",要做到合理规划课程,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7)
当前,应用型本科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可以依据"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理念,结合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中发挥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为主线,开展公共基础课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28)
为推动"互联网+会计"MPAcc教育综合改革,打造能够体现课程难度、深度的"金课",需着手科学合理地建设和优化基于云会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会计深度融合的技术型课程。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云会计与智能财务共享》MPAcc课程为例,获取教学课件以及学生心得总结等相关文本作为研究数据,从知识获取、知识抽取、知识融合与验证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教学内容知识图谱的构建,并且通过构建共现矩阵引入学生反馈完善教学内容知识图谱。通过知识图谱构建,展现课程知识点的关联,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金课"课程建设和MPAcc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国家首批一流本科线下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梁板结构、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多高层建筑结构。在专业教育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工匠精神、法治精神、担当精神、人文素养,以更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课程教学团队充分依托"名师、名课、名专业"三方面优势,提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双核心"课程建设理念,重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等工作,初步形成"三阶段"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体系、"四要素"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五形态"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和"六模块"课程思政案例库,构建立体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0,(1)
近年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新型在线课程和学习平台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拓展了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学吸引引力,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开启了e时代的教与学,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促使高校的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发生深刻变革。东北大学为创建一流本科教育而制定实施"慕课资源建设与共享平台跃升计划",并将其列入《东北大学本科卓越教育行动计划》、"双一流"建设和东北大学"十三五规划"中,调动校内各院系教育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快推进适合东北大学实情的慕课课程建设,促进课程应用及探索混合教学模式。东北大学在基于慕课的混合教学模式具体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风格,得到广大学生、同行教师和专家的好评和认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为高等教育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提供了有益范例。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24)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是对新时代本科教育的教学质量及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的新要求,其中教师的教学激情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学激情源于教师真诚的情感魅力和教学素养,源于崇高的职业内涵和创造热情。从"水课"到"金课",这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通过树立崇高的职业情感、善于思考、珍惜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等途径,保持教师的教学激情,从而实现打造"金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0,(3)
<正>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1月8日,"铸金炼课——中国美术学院本科金课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南苑展厅开展。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展览体现了中国美术学院课程建设的传承积累深度、课程内涵的厚度和前沿实验的锐度。展览将进一步推进教育部一流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7)
"去水增金"是对国家新一轮高校课程教学改革计划的形象化概括,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退出机制创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课程生成模式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课程评价体系创新。对"水课"之"水"与"金课"之"金"的揭示,是对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观的本质认识与系统阐发。它既是衡量课程教学质量的标准,也是课程建设所应遵循的指导原则。地方高校开展"去水增金"工作,面临着比传统强校更为复杂的问题与挑战。要充分解放教育思想,为"去水增金"积累最大的共识;抓好顶层规划,实现学校常规教改工作与国家总体部署的接轨;突出办学特色,努力抢占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9.
岩体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和地质工程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是本科阶段重要的专业课程。文章总结出岩体力学课程本科教学的三个重要理念:突出岩体介质的复杂性、强调岩体力学理论的实践性、阐明岩体力学发展的前瞻性。实际证明,将这三大理念在课堂教学融会贯通,能够让学生更加完整地学习岩体力学知识体系的精髓。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5)
慕课在中国的历史并不长,发展却十分迅速。上海民办高校的慕课建设目前仍处于起步或筹建阶段,慕课课程体系尚不完备,课程质量有待提高,慕课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面对慕课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上海民办高校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梳理教育资源,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制定慕课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资源,提升课程质量,制定和健全慕课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