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当代城市设计职能与城市空间超 负荷使用现状切入,以“行为—时空—安全” 视角为例,提出了精细化城市设计的涵义与 特征,并建立了方法路线,结合精细化城市设 计案例实践,对方法路线进行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新时期适应性转型,城市建设对建成环境品质,尤其是公共空间、景观环境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团队基于"精细化"理念,相继于广州琶洲西区、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白鹅潭中心商务区核心区开展城市设计实施工作,简述相关城市设计优化、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管控工作及精细化实施效益.  相似文献   

3.
翁阳 《城市规划》2020,(3):102-114,138
规划领域中时空行为研究的兴起和数字化技术的成熟,使冠以人本主义之名的空间设计不再流于对笼统、泛化的行为需求做出模式化的回应,而是能够尝试深入到关系复杂的细颗粒层面去重新解读需求以及实现需求,这为探索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精细耦合提供了契机。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以怀柔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为例,开展基于使用主体时空行为适应性的方案评价分析:通过建立时空行为适应性评价标准、搭建数字化分析工具、构建评价分析的框架流程,对总体城市设计成果中与研究目的相关的要素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方案适应了使用主体部分行为需求,在午间出行和夜间出行方面未能较好地满足,应对方案中相关设施的布局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赵薇 《建筑与文化》2021,(2):176-177
在存量提质的城市更新背景下,轨道站点作为地区复兴的触媒,愈加强调以精细化设计为基础的一体化开发.文章以南京地铁5号线朝天宫站为例,从功能提升、用地开发、空间优化、交通组织、文脉延续等方面,探讨精细化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5.
从城市设计与其若干基础支撑的相互关系切入,通过对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概念的创立及关键特性分析,基于社会力模型和路径选择模型,借助行人微观仿真技术,建立了站点影响范围界定的"点-线-面-域/模糊化"(PLAR/f)新思路,并应用于重庆典型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空间关联性研究中,为新形势下城市设计技术方法的进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冯顺  赵伯伦 《城市建筑》2021,(11):28-30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迅猛,轨道交通站点成为城市重要节点,其与城市公共空间相互作用影响,共同引导城市发展.本文依托站城一体化发展趋势,以济南市为例分析总结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公共空间关系,从交通融合、空间贯通、文化协同等方面提出两者的衔接策略,尝试对其进行规划设计引导,优化城市秩序,激发城市活力,建构美好的城市公共生活...  相似文献   

7.
要存量优化背景下,轨道交通促进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从而拓展公共空间容量是实现城市中心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探明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的内涵,剖析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特征,明确轨道交通对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影响的基础上,总结轨道交通促进下的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的通用策略;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为例,通过分析南京新街口中心区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地下公共空间开发的侧重点,结合轨道交通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策略,并使用空间句法验证策略的合理性。为类似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引和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敏稚 《华中建筑》2015,(2):103-108
我国山地资源丰富且分布很广,建立于山地之上的城市众多,人口及其活动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然而山地城市得天独厚的景观风貌和生态格局优势,却由于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技术手段和法规的局限性难以发挥出来,反而因土地开发过度而不断引起生态、资源和安全问题。此外由于规划和建设缺乏针对性也导致山地城市的个性特色在逐渐褪化。该文从空间和景观角度对山地城市设计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理性审视,以系统化、尊重自然、创造适宜场所为目标,提出基于"空间关联"与"景观分层"理念的城市设计方法,以期对山地城市发展中容易出现的空间割裂和景观混乱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划》2020,(5):111-117
中国正处于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期,从城市空间发展视角需要关注平衡问题。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失衡,主要反映在空间错位、时间异速和功能失配上,亟需揭示二者协同规律。本文通过影响模型、模拟模型与反馈模型构建协同分析框架,以北京为例,探究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在不同尺度上的时空响应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在大都市圈尺度,城市形态中的职住空间关系会影响到轨道交通客流量,就业中心和居住中心都可能对轨道站点产生强客流压力。在城市尺度,轨道交通可达性较高的站点,会产生集聚效应而吸引更多的就业,增加周边就业岗位的密度。在站点尺度,轨道交通线路开通会带动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转变。研究表明,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协同发展核心是空间上匹配、时间上同步和功能上整合,研究旨在对中国城市应对轨道交通快速集中建设时期的挑战起到理论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紧凑型发展的重要组成,其空间活力成为了衡量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重要参考。借助空间句法的理论指导以及对实地建成现场的调研,综合量化数据与相关性分析,以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的地下空间为例,探讨影响地下空间活力的空间可达性与活动人流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地下空间的整合度指标与活动人流、轨道交通站点以及垂直交通布局等相关变量因素,共同影响地下空间活力;并以此提出建议与讨论,对未来进行有效活力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超  潘海啸 《城市规划》2019,43(3):96-103
市郊轨道交通建设推动了上海郊区的快速城市化发展,人口在外围大量集聚,也促进了郊区商业的发展。通常情况下,市郊居民每月去市中心购买大件物品而在周边超市购买日常用品。然而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和私家车保有量不断提高,购物出行特征变得更加复杂化。通过对上海市郊两个地铁站点的居民进行出行调查,研究发现:郊区居民对市中心购物的依赖性较强,轨道交通成为去市中心购物的主要交通方式;居民根据就近原则来选择大型超市,提供免费的超市班车可以增加超市的消费群体;改善地铁站点周边的出行环境,同时优化外围的公交服务水平,增加到地铁站的公交线路,可以引导小汽车出行转向轨道交通出行。  相似文献   

12.
接口费在各轨道城市是一个普便的存在,但在具体操作和收取数额上却往往说不清、道不明,常常出现轨道公司认为收少了,而接入方却认为价高了的现象,毋庸置疑的是,物业与轨道连通后,其价值确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接口费可以理解为轨道公司回收轨道正外部效应的一个途径,但因定价的不透明性,收取的费用往往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因此如何计算轨道给接入物业带来的溢价,如何量化接口费成为一个有趣的课题,关于接口费的量化研究,其意义于在为轨道站点区域的规划建设、营运管理提供客观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作用的发挥必须重视轨道交通接驳体系尤其是常规公交接驳建设。与轨道交通站点接驳的公交场站是接驳设施的重要内容,是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线网顺畅衔接的重要环节。本文以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接驳公交场站为倒,对轨道交通站点衔接公交场站在选址规划、功能定位和方案设计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扈龑喆 《住宅科技》2020,(6):6-9+18
文章聚焦城市综合体和轨道交通站点的接驳空间,归纳了接驳空间的优化设计方法,继而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通过对上海市五角场站点物质空间层面的考察,并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评价其优点和不足,从可达性、功能性和可识别性三个方面对衔接空间进行设计评价。同时,归纳总结了一套完整的衔接空间优化设计策略,并提出对于接驳空间的研究是实现城市集约化、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希望研究成果能够对实践中的运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深入,小城镇的特色形象展示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城市议题。为了凸显自身的特色形象,从传统的城市设计理念出发外,还有必要通过人的感知以及人的行为方式,进而确定人的行为路径来展示小城镇的核心区域,以体现小城镇自身的细腻与特色。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与商业空间的耦合已经成为新时期轨道交通建筑设计的重要问题和研究热点。阐述轨道交通与商业空间的相互关系,总结目前轨道交通与商业空间的常用连接模式。在上海市轨道交通L16工程临港新城站的设计实践中,充分考虑临港新城的未来发展定位和轨道交通建设与地区其他规划的关系,确立轨道交通与商业空间耦合的设计理念,以期达到在城市空间衔接上的完整、和谐、生态和舒适的多功能性。  相似文献   

17.
孙娴 《住宅科技》2020,(12):10-16
文章以轨道交通商业空间结构与使用者行为的内在互动关系为研究主题,聚焦可视性、可达性对高品质商业洄游空间内使用者行为活动的影响。围绕可视性、可达性的内涵与意义,深入剖析两者与使用者滞留行为对商业空间绩效的紧密联系。选取上海三个典型的轨道交通站点商业空间作为分析对象,运用理论研究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阐述空间可视性、可达性以及滞留行为与洄游空间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最后,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通过对轨道交通商业洄游空间结构与滞留行为的研究,为优化商业空间流线、功能组织,提升商业空间绩效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随着绿色TOD模式研究的不断推进,学者们对轨道交通是否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展开了广泛探讨。该类研究主要以城市或区域等宏观尺度为对象,而忽略了轨道交通对沿线及站点等微观地区的影响。文章以武汉市6条轨道交通线路的站点为例,评估轨道交通对站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探讨TOD模式指标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TOD模式优化策略。结果发现,轨道交通对多数站点空气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但不同站点间的影响差异较大。站点地区的工业用地占比、绿地与水域占比、土地混合度、容积率等因素与空气质量具有相关性。高水平的土地混合,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空气质量;开发集聚度越高,城市越紧凑,空气污染改善越明显;合理的交通接驳方式,减少了机动车尾气排放,可改善空气质量。因此,应通过高水平的土地混合、紧凑的空间形态、完善交通接驳等措施,优化轨道交通TOD建设,提升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部分老年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已成为地理学、社会学关注的热点之一。文章基于问卷调查获取合肥市“老漂族”社交行为特征及城市融入状况的数据,同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他们的城市融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合肥市“老漂族”以省内流入为主,来源地呈现地理空间上的邻近性且受迁出地人口数的影响。(2)“老漂族”依旧以原有的社交网络为主,新的社交网络并未完全建立,但社交总体情况满意。从不同类型来看,城城型较乡城型的城市融入状况更好,乡城型群体对原住地的依恋情感更为强烈,且在融入感知方面乡城型比城城型更多地感受到本地人对外地人不够友善。(3)综合“老漂族”融入意愿水平发现“,愿意和本地人做朋友”比“愿意融入本地,成为本地的一员”的意愿高;“老漂族”对本地人是否持友好态度的感知总体表现较好;不过在融入现状中,相比于认同“自己已成为本地人”“老漂族”更认同“自己还是老家人”。(4)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职业、个人月收入、是否愿意与本地人做朋友、在合肥的交友目的对“老漂族”的城市融入各方面(融入意愿、融入感知、融入现状)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其中乡城...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长周期性使其沿线巨大的外部增值收益具有明显的时间阶段性和空间差异性,尝试基于时空双维度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其沿线房产增值的相互作用及规律进行分析。并应用HPM模型对二者的作用关系进行模型构建,选取天津地铁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轨道交通的不同建设时期(即规划期、建设期及运营期)对其沿线房产增值的作用范围与程度,在此基础上从城轨交通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提出基于一体化规划开发策略的城轨交通与土地资源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