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轨交站域已经成为带动土地利用效率的典型城市区域,区域内建设容量的合理强度值需满足城市系统配合效率,研究轨交站域的建设容量可以为未来城市区域集约化建设提供参照。文章以深圳密度一区内轨交站域为样本,对站域建成容量进行调研统计,并与相关规划标准进行比对,分析二者的匹配性及差异性,提出相关修正建议,以期为未来城市高密度区合理建设容量探索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低运量轨交系统日渐受到世界上特大城市的青睐,成为轨交系统和地面公交系统的有力补充.中低运量轨交除保留大运量轨交的准时、安全、舒适等优点外,在环保、造价、景观等方面也有一定优势.目前上海城市公交体系呈现以低运量的地面公交和大运量的轨交为主的模式,该模式较为单一,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缺失现象.根据上海公交出行总量快速增长、层次多样性、环境受约束等状况,使中低运量轨交在上海新城、滨江地区及重点旅游景区等发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耦合发展有利于城市空间的高效利用并激发城市活力。文章将传统的轨交、空间的二元耦合关系拓展为轨交、形态、业态三者之间的多重耦合,并以上海核心城区为例,借助大数据手段,测算出区域的轨交站点密度、容积率、POI密度来指代轨交、形态、业态三类指标,利用GIS在空间上两两叠加,筛选出存在耦合缺陷的地区并提出改进措施,为指导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有借鉴意义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相关研究,提出一种定量化测度轨道交通(以下简称"轨交")线网与城市中心体系匹配程度的方法。以功能联系为基础,使用多源大数据量化分析轨交线网与上海城市中心体系匹配程度。从轨交刷卡数据中依据乘客使用轨交出行时空规律,获取轨交通勤出行、轨交游憩出行的功能联系,用于表征轨交功能联系下的就业中心体系、公共活动中心体系。从手机信令数据中获取用户的通勤出行、游憩出行的功能联系,用于表征全方式出行功能联系下的就业中心体系、公共活动中心体系。随后分别使用规模等级一致性、来源范围一致性指标,量化分析轨交线网与就业中心体系、公共活动中心体系的匹配程度。研究结论认为除了轨交线网与中心体系的空间关系之外,就业中心的产业特征、公共活动中心的职能也影响了轨交线网与城市中心体系的匹配程度。  相似文献   

5.
至2012年底,全国12个城市的轨交已投入运营,总运营线路近1 600 km,在建城市轨交线路约1 400 km,轨交已成为社会公众日常生活和城市运行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有效地加强轨交运营安全管理,成了社会各界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从安全经济学出发,分析轨交运营事件*经济损失及其有关问题,以指导轨交运营的安全投入决策管理。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静安寺站"和"中山公园站"为例,进行了轨交站域的人流和行为的现场调研。通过数据分析,从人流分布的角度对站域的商业和城市设计进行了探讨,揭示出轨交站域的空间组织、商业业态和面积规模对人流的影响,并提出了轨交站域城市设计的策略,提出了核空间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上海市郊区空间规划与轨道交通规划的协调关系从空间规划入手,构建"建设用地交通发生量法",测算由规划建设用地产生的轨交需求,分析轨交需求和规划轨交线路承载能力的协调关系,又从轨交规划入手,构建"轨交支撑范围法",通过分析轨交线路对沿线规划建设用地的支撑能力,评价规划建设用地和轨交线路在空间布局上的协调关系表明:通过对空间规划建设用地产生的轨交需求进行测算,发现郊区轨交规划基本能够满足郊区规划建设用地产生的轨交需求,但部分线路仍存在规划建设用地产生的轨交发生量与轨交承载能力不匹配的现象;而通过分析轨交规划对规划建设用地的支撑能力,发现轨交规划与空间规划之间的空间布局协调性良好,郊区规划建设用地中50%以上处于轨交沿线3km的范围内,但局部地区仍然存在轨交线路与规划建设用地布局不相匹配的问题。此外,两种方法适用于快速粗略地估算空间规划所产生的交通量,以评价城市轨交规划是否能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轨交与地下快速通道一体化的集约布置模式以及关键技术,将轨交空间与机动车交通空间集约布局,同步实施,大大节约了城市地下空间,减少了投资,降低了后期工程的风险。随着城市轨交、地下快速路网络的发展,一体化的建设模式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以上海市东西通道项目的建设为依托,就地下快速路与轨交线路一体化总体设计技术进行研究,填补国内的空白,并对今后的一体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德荣 《世界建筑》2022,(z1):10-11
1 形势和意义 当前,我国铁路与轨道交通已经从主要解决交通运能问题转变为站城融合与综合开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有的铁路与轨交设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新形势下催生的"站城融合与综合开发"正成为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无论是国家铁路局、还是各级政府和轨道公司,都将它作为推动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解决铁路轨交可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近些年国内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机动车成为交通主导带来的城市问题以及目前国内轨交综合体(TOD)的不足之处,提出将自行车体系与TOD模式进行融合,形成新的"B+TOD"模式。指出这一新的模式,是一次在生活方式、出行方式、城市空间等多方面的模式创新,是对"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益补充,对轨交系统的完善,也是对共享、多义、混合的城市公共空间的一次探讨。  相似文献   

11.
出发于立体发展的高密度地区导控公共空间以同步兼顾增密、提质的需求,提出新的基面公共空间供应指标补足原有的密度与容积率为主的指标,来导控轨交上盖地块的立体公共空间的适度发展。根据文献总结、讨论了立体步行系统、综合体串联而成的轨交上盖地块基面公共空间供应规模及其相关密度指标之间互相组合计算方式及其相应优化值域理论。据此,公共空间模型对指标进行活力验证之后,进一步曲线估计以观察曲线峰值定义的优化值域范围。经检验,诸如地块面积、基面公共空间的密度与系数等指标都比传统建筑密度、开发强度有效且存在优化值域,故整理成优化值域指标以补足现有密度和容积率指标,供实践参考。发现规模及密度导控至适度与优化的范围,可以带来轨交站域地块对活力与流量的城市效益转化以及规避大而不当的负面开发。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交及其沿线周边地区作为城市活跃度较高的区域,它的规划和建设促成了整个沿线地区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结合《宝山区区域地下空间总体规划(2002--2020)》,重点介绍了宝山区轨交及其站点周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方案,充分体现轨交对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并探索轨交站点及其周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名城广场位于轨交隧道上方,隧道顶部离名城广场地下室底板最近处仅2 m。因上海静安嘉里中心项目建设需要,需拆除名城广场地上建筑物及其部分地下室。根据《地铁保护条例》对轨交隧道变形控制的要求,采用了"逐层拆除,拆一填一,平衡压重"的办法,以控制轨交隧道因上方荷载变化造成的变形。施工前采用相关软件对每一工况进行复核计算,得出轨交隧道的理论变形值;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方案实施,相关变形量远小于轨交的控制标准,确保了轨交的安全。该项目已顺利竣工投入运营,其成功的变形控制经验,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公共交通运载量日益增长的上海,轨道交通已然成为了公共交通的中坚力量,轨交站空间自然也成为了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满足轨交站自身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好轨交站与城市要素的协调与衔接,提升衔接空间的品质,并以此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状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是现代大都市的重要任务。该文通过对上海市具有代表性的轨道交通枢纽站进行实地调研,从衔接空间围合界面的顶面、侧面、地面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近边主要的城市要素对其的影响,以期对上海乃至全国在建或筹建的轨交站设计和建造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15.
轨交车站是极为重要的市政工程,关乎城市居民的民生问题和城市运营问题。做好轨交车站基坑的变形控制和监测是提高轨交车站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基坑变形的影响因素很复杂,尤其是大型深基坑变形因素更为复杂。以上海某轨交车站为工程背景,分析了混凝土等级和混凝土早期强度对基坑变形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业内     
住建部向在建城市轨交工程质量安全亮剑 5月开始,住建部组织开展在建城市轨交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检查对象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25个城市的在建工程。  相似文献   

17.
娄晓玲 《建筑施工》2011,33(6):444-445
随着城市发展与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紧邻轨交甚至与轨交车站相连的大型基坑工程也越来越多.结合上海市月星环球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在紧邻在建地铁车站的超大、超深基坑工程中,对基坑的施工方案、支护技术、对在建地铁基坑的保护措施等多方面进行的研究和应用,为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大型复杂地下空间已成为城市开发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以南京玉兰路隧道为例,其与轨交3号线隧道在平面上交叉,竖向上隧道位于轨交之上。由于距离较小,两者须共同设计,即结构上为一整体。经安全性、经济性和进度等各方面论证,各参建单位统一意见先进行玉兰路隧道施工,待其通车后再对轨交3号线隧道进行施工。施工方案为玉兰路下方轨交利用既有工作井作为出料口进行盖挖法施工,其余节段采用明挖法施工。详述该复杂异型基坑的施工步序。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有约27个城市正在筹备建设城市轨交。城市轨交工程一般建设工期紧、工程量大、参建单位多、地层和周边构筑物复杂、施工工序多、要求高等。这些特点决定了轨交工程存在很大的风险,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发生人员伤亡事故。针对目前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应对基坑开挖风险的对策及合理有效开挖和信息化施工等方面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的“站城 一体开发”形成集约化发展的城市区域中 心,逐渐成为国内高速发展城市的重要结 构特征。本文通过其站点整合周边公共资 源促发城市活力的能力即站点整合力来考 量地区集约化发展效果,主要通过与轨交 站点直接连通的核心轨交综合体进行考 察。文章提出“空间效能”的核心概念,并 集中从“空间效率”及“空间品质”等方面 进行实证研究。研究采用案例分析和实地 调研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现场实验收集 的数据比较,归纳出站点整合效果的表现 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更多城市及地区站城 一体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和开发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