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对海绵城市的相关概念和部分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设计原理进行了简要阐述,并以合肥市滨湖新区锦绣大道项目为例,从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等方面具体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从而为海绵城市道路建设提供有益的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
海绵城市设施通过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的作用,可减少雨水外排量,缓解城市内涝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城市次干道利用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等海绵措施进行了阐述,经复核证明该措施可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住宅面积快速增加。为了缓解城镇住宅建设中因开发条件受限、技术支撑落后而产生的城市内涝严重、自然水资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本文将低影响开发技术应用于白山市城镇住宅建设项目中,并通过相关计算验证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设计可行性,有效预防住宅项目内涝严重问题,以期为地区类似城镇住宅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为响应《临沂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要求,在临沂国际商贸城临西十二路的建设过程中,融入了低影响开发理念。工程中对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采用透水铺装,绿化带采用下凹式,使雨水径流进入生物滞留设施后缓慢下渗至碎石结构层,再经底部盲管收集,汇流至市政雨水管道,从而达到收集雨水、渗透、净化、错峰、缓排的效果。经计算,道路范围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年经流污染控制率达到60%,满足了地区海绵城市规划控制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旧城区道路升级改造中应用了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技术,通过该技术从根源上解决内涝问题和缓解热岛效应,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节能减排功能,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低影响开发(LID)雨水综合利用是一种水环境效益明显、碳减排潜力巨大、经济效益显著的新型雨水系统。本文就 LID 在某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及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8.
吕念南 《山西建筑》2014,(33):122-123
对低影响开发综合管理实践体系中各项措施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重庆市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确定了重庆市实施低影响开发的主要技术类型为生物滞留塘、渗透性铺装以及雨水调蓄设施等,并对制约低影响开发技术实施的因素作了分析,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光明新区低影响开发市政道路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道路雨洪综合管理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深圳市在低影响开发雨洪综合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其应用已初见端倪。对比了低影响开发市政道路与传统市政道路在排水系统设计方面的差异,详细剖析了深圳市光明新区已建低影响开发市政道路示范工程,并对其径流量控制与污染物控制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道路在暴雨设计重现期为2年一遇的情况下,年降雨量的66%可入渗消纳,转化为地下水资源;道路雨量综合径流系数可降低至0.36。污染物控制方面,该道路径流污染物控制量达392立方米,雨水经绿化带植生滞留槽入渗后,其中的TSS、TN、TP、重金属等污染物可得到不同程度的削减。  相似文献   

10.
本工程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地势、气候、本土植物与城市建设状况等,提供了3种海绵城市LID设施,并经各参建方严格落实,在当地产生较好的效果,为将来该地区类似海绵城市道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低影响开发(LID)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之一,常用的LID设施又称典型海绵设施。为了对典型海绵设施的降雨、入渗、径流、蒸发过程进行长期监测分析,丰富典型海绵设施水文过程与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研究内容,加深对海绵设施的水量、水质转化全过程的了解,在北京市西郊雨洪调蓄工程园区建立了一个典型海绵设施水文过程综合监测实验场。该实验场的研究对象包括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和绿色屋顶。主要介绍该实验场典型海绵设施的结构设计、水循环过程以及污染物削减过程监测系统构建等,可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裴古中 《市政技术》2014,(5):110-112
近年来,低冲击开发模式在国外的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被引入,我国部分城市也相继建设了一些示范性工程。在深圳市大鹏新区下沙片区规划开发建设过程中,经过综合分析,提出了合理的低冲击开发建设目标,并针对建设片区的特点,比选出更适用于建设片区的低冲击开发技术措施,为类似的低冲击开发建设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睿 《四川建材》2020,(4):171-172,175
为解决老旧院落排水能力不足、易漏易涝,同时又耗用自来水冲洗、浇灌,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成都市青白江区在院落改造过程中应用海绵城市技术措施,通过收集、调蓄、外排三个环节实现院落自身“渗、蓄、净、用、排”功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厦门市实验小学翔安校区项目,依照海绵城市理念,根据《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采用透水铺装、下凹绿地、植草沟、雨水花园等技术措施,满足规划设计条件中的指标要求,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0%。基此,文章主要从路面铺装、绿化、屋面、雨水少数民族接等方面进行设计分析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叶阳  裘鸿菲 《华中建筑》2020,38(3):6-10
城市道路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应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功能.通过对各类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功能和结构的分析,对适用于城市道路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比选,并对单项设施在城市道路上布局的适宜性进行了解析.结合城市道路结构和排水特点,探讨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绿地、停车场绿地和路面等各城市道路部分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设计...  相似文献   

16.
对于校园来说,由于绿地的使用非常频繁所以极易出现积水等问题,因此低影响开发理念下校园绿地雨水景观设计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相关的案例调查,对校园绿地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以期通过改造和实践为校园绿地景观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透水铺装系统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重要手段.文章对现行透水材料做以介绍,并阐述了透水铺装材料对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意义,最后为透水铺装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18.
王伟 《建筑知识》2014,(4):171-171,173
随着城市建筑密集度增加,其不透水面积不断扩大,在相同降雨量的基础上,其径流量不断增加,为城市排水与河道行洪带来了很多困难,且带来了热岛效应,降低了水分蒸发量。如何进行雨水资源的利用,是城市发展中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水资源的有限性及不可替代性,已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赵宇 《规划师》2013,29(Z1)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许多城市均出现了暴雨情况下的内涝问题.国外多年的经验证明,有效的雨洪管理措施不仅可以实现生态效益,还能够产生经济和美学价值.研究介绍了当前世界上应用广泛的低影响开发(LID)雨洪管理体系,具体阐述了其理念、技术手段、应用情况和规划方法,并以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规划为例,介绍了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技术在各层次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范畴与方法,希望能为我国城市雨水资源的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设海绵城市,加大雨水利用率,在探究市政道路设计方案时,采用LID技术开发雨水收集滞留带.通过布设透水盲管、防渗装置、沉沙井、溢流雨水口,设计管网防水方案,形成滞留带附属结构.同时,设计纵向结构和竖向结构,形成完整的滞留带.检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市政道路设计方案满足雨水收集处理需求,有助于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