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商业消费空间与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融合形成城市新型的商业消费空间已成为当代城市旧城历史街区更新的重要途径。分析德阳市文庙新天地商业消费空间的由来及运营现状,在肯定此类空间对带动城市历史文化区域发展、增加历史街区活力等方面优势的同时,对文庙新天地商业消费空间的实质从文化符号表面化、商业业态单一化、公众参与度低三方面进行了反思,力求倡导在今后的城市商业消费空间的规划建设中,对该方面的问题有所回答、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北京牛街的商业业态种类、数量与空间布局进行现状调研,将所得结果汇总分析,运用城市微更新理论,制定出街区商业业态保护恢复框架,探索适用于历史街区商业业态规划布局的策略方法,力图在保护原有社会风俗与历史街区风貌的基础上,提升场所品质,增加交往空间舒适度,维持保护商业业态积极运行,保护牛街历史文化特色,实现特色文化街区牛街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步入新时期,历史街区业态组织和提升成为历史传承与发展以及街区活力提升的关键。本文利用POI数据,以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类商业密度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结合网络分析方法和业态对应的消费群体,对业态模式进行整合归纳;通过量化街区活力指标识别街区空间特征,进而探讨业态模式与街区活力特征的相关性。从街区层面探索各类商业布局模式及集聚特征,为历史街区更新商业组织、空间布局及商业动态管理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申静 《建筑与文化》2020,(9):136-137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化发展的精华。文章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贵州省黎平县翘街的历史沿革及文化背景,为避免历史街区旅游业态千街一面的同质化发展,通过分析翘街现状业态存在的问题,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角度出发探析翘街旅游业态发展,寻求街区最佳业态开发模式,为历史街区的旅游业态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一直处于长期博弈的状态,而传统业态的保护有助于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的控制。文章以亳州北关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在保护与利用的前提下,对街区传统业态进行优化研究,从街区历史、街区业态现状、街区传统业态挖掘、街区业态优化等方面入手,通过现场调研,挖掘街区传统业态,分析传统业态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寻求业态优化模式,力求在业态良性循环发展下实现历史街区文化与商业价值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6.
城市旅游商业开发作为现今较为普遍的城镇老街活化更新方法,是结合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和现代体验式商业街设计方法的开发方式,利用原有建筑街区空间,植入各种业态、功能、活动,以达到保护文物古迹、完善基础建设、活化区域经济等更新目标。以往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业态研究受制于田野调查的局限性,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的普及和商业运营模式的改变使借助计算机数据采集工具获取网络信息数据成为研究方式的一种新尝试。本文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尝试借助网络信息采集工具爬取相关LBS数据,结合实地调研,分析其现状商业业态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并根据网络点评数据获得使用者行为特点,以期为未来三坊七巷优化活化和其他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业态的布局和管理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城市记忆,反映了城市发展的有机更新,同时体现了该城市街区的传统文化特色。以对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的反思为切入点,论述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必要性,分析了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初期存在的诸如单纯静态保护、过度商业开发、"仿真更新"假文化蔓延等问题,并基此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梳理、总结了其保护与更新经验,提出了当前解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徐阔  潘华  曹伟 《中外建筑》2014,(11):69-72
本文关注了青岛中山路作为具有传统历史价值的商业街,其商业环境与业态空间的形成及发展模式。内容包括,中山路业态空间的发展演变及现状特征,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等方面。研究涉及了商业形态与街道空间的关系,历史街道空间如何应对快速变化的业态空间,历史街区保护与新商业环境等问题。从业态空间的角度,思考对历史街道商业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绍兴因鲁迅故里而名扬中外.2002年开始,绍兴市委市政府决策实施<鲁迅故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以鲁迅文化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城市保护建设和修缮.位于鲁迅中路上的鲁迅故里,包括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寿家台门、土谷祠等,江南风情浓郁,文化氛围深厚,是人们原汁原味地品读历史,咀嚼文化,领略故事的真实场所.  相似文献   

10.
依托历史古迹开发文化街区是商业街创意经济新的发展方式。历史古迹赋予地域性的文化记忆,而文化商业街区又给历史古迹注入新的文化血脉。而本土原生文化在逐渐消失,使得如今千篇一律、鱼龙混杂的仿古商业街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本文以成都铁像寺水街为例,通过对其商业建筑形和态的剖析以及业态布局的特点,对依托历史古迹的文化街区新的开发趋势作一些探讨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