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当前农村水利工作面临的问题及主要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农村水利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根据当前农村水利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提出了主要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水利工作的认识,建立税费改革后新的投入机制,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一、充分认识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逐步深入,水利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整体推进,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实行税费改革后,加快农村水利发展将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 二是水资源供求状况的变化,迫切需要加大节水灌溉推广力度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迫切要求提高城镇的防洪保安和  相似文献   

3.
盐城农村水利工作对策和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省盐城市是农业大市,农村的发展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关键。新的形势和新的目标对农村水利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农村水利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农村水利建设思路,对加快盐城市水利持续健康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农村水利工作亟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都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水利服务的内容扩宽了,服务的方式改变了,服务的体制和机制都要随新时期农村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改革创新。本文分析了农村水利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及建议,以不断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近几年来农村水利现代化发展情况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现代化必须有水利的支撑。2000年,根据中央的治水方针.水利部党组提出了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新时期治水思路,拉开了水利现代化的序幕,并于2000年12月在苏州召开了部分省、市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研讨会。在会上,我们探讨了加快实现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提出了农村水利现代化的内涵、标准、措施和要求,随后,东部沿海省份和中西部部分省份的水利厅、  相似文献   

6.
对农村水利工作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的发展阶段,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是:(1)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2)提高农田灌排标准;(3)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4)加快小城镇排涝工程建设;(5)提高农村供水能力;(6)加快圩区治理步伐;(7)强化防洪排涝工程的管理;(8)完善农村小利工程的经营管理改革,主要措施是: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水利工作的认识,建立税费改革后新的投入机制,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1.农村水利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1.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原来农业生产主要追求粮食产量,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瓜果、苗木、花卉对灌溉、抗旱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市场化行为,一家一户生产,给农村水利组织协调工作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8.
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是: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灌排标准;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加快小城镇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提高农村供水能力;强化防洪排涝工程的管理;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改革。主要措施是: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水利工作的认识,建立税费改革后新的投入机制,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必须探索新的工作思路,不断提高农村水利工作水平.就承德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包括生产水平、生活质量、人居环境、精神文明与民主政治5个方面,前3个方面可概括为生产、生活和生态,而以饮水安全、灌溉节水、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和农水环境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水利工作,正是为生产、生活和生态服务的,农村水利工程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发展现代新型农村水利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承新 《中国水利》2006,(1):41-43,40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提出,要求新时期农村水利必须建立全新的概念。提出山东发展现代新型农村水利的观点思路、战略重点、对策措施,即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手段,改造、嫁接、提升传统农村水利,不断推进农村水利走向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农村水利设施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基础和主要保障,为保障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灵丘县农村水利现状,从"农田基本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和深化水利改革"四方面提出了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跨世纪上海农村水利现代化发展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上海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目标,阐述农村水利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上海农村水利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实现农村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主要标志、发展目标、重点项目.上海农村水利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建成保障型、节水型、景观型、生态型的水利体系;发展目标是防洪工程标准化、排水工程分流化、灌溉工程节水化、河道整治达标化、农田建设园田化、水利施工机械化、工程管理自动化、经营服务集约化,并对加快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提出了若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水利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日益受到关注。分析认为,农村水利现代化在宏观战略上具有突出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在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中需注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这一关键问题,而解决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为此,提出了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有效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做好水利工作,就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农业发展的阶段、形势和任务,并以此调整水利发展的思路,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现阶段,我国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供需总量大体平衡、年年有余,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变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以黑龙江省为例,全省1999年的粮食产量达307.5亿公斤(人均粮食830公斤),到2000年1月末,全省粮食库存已达  相似文献   

15.
充分关注水质科学保障饮水安全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刘宁 《中国水利》2006,(3):5-8,18
从我国饮水安全的现状入手,分析城乡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强调保障饮水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水利工作的切实要务。从加强监测、科学规划,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保护水源地、修复水环境,建立合理的体制与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做好保障饮水安全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农田水利科学技术发展较为迅速.在节水农业应用基础研究,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研究,灌区工程改造技术和管理技术,中低产农田治理技术,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和防治水资源污染研究,软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大批成果,并加快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步伐,使农田水利科技成果向产业的转化率有了较大提高,对推动我国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作用.面向21 世纪,我国农田水利科技应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提高新材料、新设备生产质量水平并形成产业;进一步重视水利生态环境保护和加快农田水利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发挥科技兴农中农田水利科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充分发挥水利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结合广西南宁市良庆区的特点,指出农村水利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该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水利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明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的农村水利的发展任务与目标,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剖析农村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结合农村水利行业特点及面临的形势,确立农村水利信息化发展目标,分别从农村水利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建设任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布局、架构体系和保障环境建设等方面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五华县农村水利建设初步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等多功能的水利体系,但存在农田水利工程欠账大、建设任务重,资金整体效益不明显,无统一归口管理部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难度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力量薄弱及缺乏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维修养护经费等问题,实现农村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农村水利的管理可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强化基层服务体系和合理的水价改革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国内外传统水利发展沿革,提出传统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了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大背景下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需求.为我国水利改革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