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图像在传递信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像超分辨率技术能丰富图像的细节信息.针对许多网络对低分辨率图像的有效特征复用不足和参数量过大的问题,本文结合不同大小的卷积核以及注意力残差机制构建图像超分辨率网络,用3个有差别尺度的卷积层来提取图像的特征,其中第2和第3层用小卷积核替代大的卷积核,对3层卷积融合之后引入注意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针对遥感图像在复杂背景下小目标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注意力机制模型的SSD检测算法。该算法在前端特征提取网络中引入双注意力机制模型,强化低层特征图中小目标的有效特征信息并抑制冗余的语义信息,实现自适应特征学习;并在空间注意力模型中引入空洞卷积,保证卷积核感受野的同时减少了网络参数。引入Focal loss损失函数作为改进算法的分类损失函数,改善网络在训练过程中样本失衡的问题,增加正样本与难样本在训练时的权重比例,提升算法的检测性能。对遥感图像数据集NWPU VHR-10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本文的改进算法在保证检测速度的同时提高了检测精度。与传统SSD算法相比,改进SSD算法的mAP提高了2.25个百分点,达到79.65%。  相似文献   

3.
为能够准确利用图像中有效特征,提取判别性较高的信息区分特征相近的行人,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卷积和注意力机制的多分支网络。将动态卷积核作用于ResNet50网络中,使动态卷积中的注意力机制与网络中的通道和空间注意力共同作用,通过不同分支得到相应局部特征,融合得到高判别性特征进行分类匹配。在CUHK03、DuckMTMC-reID、Market-1501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实验,其结果表明了所提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目标跟踪过程中复杂场景下精度不高以及网络训练时正负样本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和特征金字塔的孪生卷积神经网络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采用孪生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并在特征提取过程中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提升卷积特征的表征能力;利用特征金字塔模型对高低层卷积特征进行融合,将融合后的特征进行相似性学习;通过使用focal loss函数,来解决训练正负样本不平衡的问题。在OTB100和VOT2015数据集上对该算法进行实验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精度和成功率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基于神经网络的立体匹配算法中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对最终深度图的计算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提高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十分重要.提出一种基于多卷积核通道特征加权的双目立体匹配算法,通过设置不同大小的卷积核,使网络可以自适应地选择不同的感受野,采用注意力机制在特征提取阶段根据特征通道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每个通道分配不同的权重,提高特征的表达能力,以提高匹配精度.最后,在Scene Flow和KITTI数据集上进行视差预测.通过实验结果可看出,与金字塔立体匹配算法(PSM-Net)相比,能够获得更高的匹配精度.  相似文献   

6.
现有图像去雾方法普遍存在去雾不彻底、容易出现颜色失真等问题,基于传统深度学习模型的图像去雾方法多采用静态推理模式,在该模式下,模型对不同样本会采用同样的、固定的参数设置,从而抑制了模型的表达能力,影响图像的去雾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卷积核的自适应图像去雾算法,该算法包括编码网络、自适应特征增强网络和解码网络3个部分。文中采用动态卷积、密集残差、注意力机制设计了自适应特征增强网络,该网络主要包括动态残差组件和动态跨层特征融合组件。动态残差组件由动态密集残差模块、一个卷积层和双注意力模块构成,其中动态密集残差模块将动态卷积引入密集残差模块,同时设计了一个基于注意力的权重动态聚合子网络,动态地生成卷积核参数以达到样本自适应的目的,在减少信息丢失的同时增强了模型的表达能力;双注意力模块结合通道注意力和像素注意力,使模型更加关注图像通道之间的差异性以及雾霾分布不均匀的区域。动态跨层特征融合组件通过动态融合不同阶段的特征,来学习丰富的上下文信息,防止网络深层计算时遗忘网络的早期特征,同时极大地丰富了特征表示,有利于模型对无雾图像细节信息的恢复。在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大...  相似文献   

7.
注意力被广泛地运用在卷积神经网络中,并有效地提升了卷积神经网络的性能。同时,注意力是非常轻量的,且几乎不需要改变卷积神经网络原来的架构。提出了基于HardSoftmax的并行选择核注意力。针对Softmax包含指数运算,对于较大的正输入很容易发生计算溢出的问题,提出了计算更安全的HardSoftmax来替换Softmax。不同于选择核注意力将全局特征的提取和转换放在特征融合之后,并行选择核注意力将全局特征的提取和转换单独放在一个分支,与具有不同核大小的多个分支构成并行结构。同时,并行选择核注意力的全局特征转换使用分组卷积,进一步减少参数量和计算量。并行选择核注意力通过HardSoftmax注意来关注不同核大小的多个分支。一系列的图像分类实验表明,只是简单地用HardSoftmax替换Softmax,也能保持或提升原注意力的性能。HardSoftmax的运行速度在实验中也比Softmax更快速。并行选择核注意力能够以更少的参数量和计算量追平或超越选择核注意力。  相似文献   

8.
卷积神经网络在手势识别领域应用广泛,但现有的卷积神经网络存在特征表征不足的问题,导致手势识别精度较低。提出一种轻量级静态手势识别算法r-mobilenetv2,通过串联通道注意力与空间注意力,将两者输出的特征图以跳跃连接的形式线性相加,得到一种全新的注意力机制。使用一维卷积调整低层特征的通道维度,将低级特征与经过上采样的高层特征进行空间维度匹配及通道维度匹配,并进行线性相加,其结果经卷积操作后与高层特征按通道维度连接,从而实现特征融合。在此基础上,将所提注意力机制与特征融合相结合,并用于改进后的轻量级网络MobileNetV2中,得到r-mobilenetv2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MobileNetV2算法相比,r-mobilenetv2算法的参数量降低了27%,错误率下降了1.8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炉料面图像经常发生多物理形态周期转变导致料线追踪精度下降问题, 研究了一种基于注意力的多尺度卷积核流态化料面检测算法(MKAD). 构建了雷达数据集–灰度图像–料形可视化的一类特征提取框架, 在卷积层采用通道和空间双注意力机制, 获得不同尺度的精细化颗粒流态化特征; 使用多尺度卷积核自适应方法提取 并融合喷涌料面多尺度颗粒物特征, 实现跨通道特征融合. 在南钢3#高炉和武钢7#高炉进行了实验和综合评估, 精确率分别可达83.01% 和86.50%, 与峰脊锐化方法相比, 分别实现了1.41%和4.9%的性能提升, 上述融合特征提取框架显著增强了料面检测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的变电站缺陷图像检测识别算法鲁棒性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学习的变电设备缺陷图像检测识别方法。所提方法以卷积神经网络作为缺陷图像特征提取的骨架网络,融合注意力机制原理,进一步提升缺陷图像特征的可辨识性。首先,构建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特征提取模型,提取不同注意力机制下变电站缺陷图像特征;其次,设计一种自适应特征学习函数,将不同注意力机制下的特征融合成为新的高质量变电缺陷图像特征;最后,将不同注意力机制下的缺陷图像特征输入到分类模型,实现变电站缺陷图像检测。所提方法增强了变电设备缺陷图像检测的准确性与鲁棒性,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的mAP达到了70.4%。  相似文献   

11.
提出融合卷积通道注意力机制、堆叠通道注意力机制和空间注意力机制的孪生网络跟踪器(ThrAtt-Siam)来提升跟踪性能。ThrAtt-Siam跟踪器以SiameseFC为基础,通过在低卷积层融合卷积通道注意力机制、两个特征图与两个卷积块,加强目标物体特征提取,提高跟踪器对背景特征抗干扰能力和辨别能力;在目标图像分支融合堆叠通道注意力机制与空间注意力机制,其中堆叠通道注意力机制可有效区分有用特征与无用特征,同时针对不同通道的有用特征进行提取,空间注意力机制可有效地补充目标物体特征在通道空间中的信息,能够更好地对目标进行定位。在OTB2015和VOT2017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ThrAtt-Siam跟踪器对目标物体形变、低分辨率和遮挡问题都取得了较好的跟踪准确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双线性卷积网络忽略特征图中不同通道和空间位置对分类的不同作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注意力机制的核化双线性卷积网络模型。从通道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对局部区域进行双注意力建模,通道注意力机制对通道加权,空间注意力机制对位置加权,将两个机制的注意力特征图矩阵相加后进行外积聚合。采用sigmoid核函数对外积矩阵进行核化,建模通道间的非线性关系。实验在CUB-200-2011、FGVC-Aircraft以及Standford-Cars这3个细粒度数据集上对该方法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3个数据集上均优于同类方法。  相似文献   

13.
深度强化学习是目前机器学习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传统的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在处理高维度大状态的空间任务时,庞大的计算量导致其训练时间过长.虽然异步深度强化学习利用异步方法极大缩短了训练时间,但会忽略某些更具价值的图像区域和图像特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的异步优势行动者评论家算法.新算法利用特征注意力机制和视觉注意力机制来改进传统的异步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其中,特征注意力机制为卷积神经网络卷积后的所有特征图设置不同的权重,使得智能体聚焦于重要的图像特征;同时,视觉注意力机制为图像不同区域设置权重参数,权重高的区域表示该区域信息对智能体后续的策略学习有重要价值,帮助智能体更高效地学习到最优策略.新算法引入双重注意力机制,从表层和深层两个角度对图像进行编码表征,帮助智能体将聚焦点集中在重要的图像区域和图像特征上.最后,通过Atari 2600部分经典实验验证了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的异步优势行动者评论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潘毅  王丽萍 《计算机科学》2022,(10):198-206
当前,以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的目标检测算法大多存在缺少对有价值的上下文信息的合理利用以及易对困难目标漏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拆分注意力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引入拆分注意力机制,将多通道结构与注意力机制相结合,提升其特征表示。然后,在网络的卷积层中使用多尺度卷积取代传统的卷积操作,增强了神经网络对尺度变化的敏感性。最后,将改进的网络应用于Faster R-CNN中,并在Pascal VOC数据集和MS COCO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所提算法在不增加超参数量及计算复杂度的情况下,其mAP相较于原始算法分别提升了1.6%和2.4%,且对比其他算法也有所优势,验证了所提算法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光伏组件红外热斑图像识别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残差和注意力机制相结合的新型卷积神经网络AMSRnet.在残差模块引入多卷积核,充分提取图像的深层特征信息,采用多层注意力模块,减少不必要的特征学习,增强特征的判别性,同时采用数据扩充方法防止模型过拟合.实验结果表明,AMSRnet模型训练识别自制的光伏组件红外图...  相似文献   

16.
针对评论文本的个性化推荐算法包括多个功能层。数据预处理层将用户对物品的评语转化为词向量,从而降低算法的计算效率。卷积神经网络层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卷积操作,形成评论语句的上下文表达方法。注意力层分为三层注意力机制和协同注意力机制两种运行模式,用于提取用户和物品的个性化特征。预测评论层以量化方式对个性化推荐算法进行评价,相关评价指标为均方误差。经数据检验,该推荐算法的性能优于PMF、UserCF等同类推荐算法。  相似文献   

17.
王诗言  曾茜  周田  吴华东 《计算机工程》2021,47(3):269-275,283
目前多数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方法忽视对自然图像固有属性的捕捉,并且仅在单一尺度下提取特征。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网络结构。利用注意力机制融合图像的非局部信息和二阶特征,提高网络的特征表达能力,同时使用不同尺度的卷积核提取图像的不同尺度信息,以保存多尺度完整的信息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建图像的客观评价指标和视觉效果均优于Bicubic、SRCNN、SCN和LapSRN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送带撕裂检测中对破损目标检测精度不足和检测性能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区域卷积神经网络Light-Head R-CNN的传送带撕裂检测方法。将特征提取模块设置为轻量化卷积网络MoblieNetV2有效降低模型参数,采用大尺度卷积核扩大网络感受野,增强模型特征提取能力;引入特征金字塔结构融合不同层次的特征信息,优化模型对微小破损的识别效果;结合注意力机制对特征权重进行调整,突出破损目标的特征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传送带破损目标的平均检测精度提高了2.78%,检测速度提高了22.9%,具有良好的实时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于传统的图像分类网络而言,卷积神经网络受限于较小且固定的感受野使其忽略了感受野之外的图像特征信息.基于Transformer模型灵活的多头自注意力机制使得其必须依赖于巨大的数据量以减少过拟合的风险,导致模型参数与计算复杂度过于庞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名为CSNet的多阶段图像分类模型.在模型浅层阶段利用大核卷积分解的思想扩大卷积层感受野以学习较大范围的特征信息.在深层阶段利用一种高效的自注意力机制,将卷积运算的特性加入自注意力机制中,有效减少了原始自注意力机制局部计算冗余和过分依赖数据的问题.CSNet在CIFAR-10和ImageNet-1K数据集上的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98.9%和82.6%,实验表明CSNet的模型性能优于ResNet和Vision Transformer.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在人脸表情识别过程中存在有效特征提取针对性不强、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注意力机制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用两层卷积层提取浅层特征信息;在Inception结构基础上并行加入空洞卷积,用来提取人脸表情的多尺度特征信息;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提升模型对重要特征信息的表示能力;最后,将得到的特征输入Softmax层进行分类。通过在公开数据集FER2013和CK+上进行仿真实验,分别取得了68.8%和96.04%的识别准确率,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许多经典算法有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