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纽约州的美国菲利浦公司的H.J.Comelissen等人发明一种快速扫描阴极射线管激光器。此光—电系统是由一个射线管、一个激光晶体靶和电子枪组成。阴极射线管有一外壳,其内部有激光晶体靶,当电子束激励靶时,便产生激光。电子枪发射电子束,电子束对准偏离靶的轴,并使电子束汇聚在靶  相似文献   

2.
激光测量子弹速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系统通过选取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大面积光敏二极管作为接收器件。采用通过柱面透镜和圆弧柱面反射镜形成的激光幕作为区截面。整个装置由两套相同的激光光幕构成,用以获取弹刃通过两个光幕的时间间隔。通过接口电路,根据靶距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弹丸的飞行速度。该系统具有效靶区大,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测速范围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超短超强激光与固体薄膜靶相互作用研究中,实验上首次观测到了沿靶面方向发射的高能超热电子束.该电子束只有在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标长较短的条件下才会出现.理论模拟表明,靶表面电磁场的约束作用是产生此电子束的主要原因.这一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激光愤性约束聚变快点火实验中的锥靶物理过程的理解,并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王明常副研究员的自由电子激光器课题组,首次研制出具有分布反馈谐振腔的拉曼自由电子激光振荡器。该谐振腔满足布拉格条件成为分布反馈腔,取代传统的激光器反射镜,解决了反射镜阻挡电子束同轴通过和大功率激光损伤两个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光学组合半导体激光器中反射镜调整的矩阵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靳  黄磊  王东生  殷聪  巩马理 《激光技术》2006,30(5):548-551
为了有效调整光学组合半导体激光器中反射镜的微小误差,从反射镜成像矩阵方程出发,研究了光学组合半导体激光器中反射镜位置对输出光束位置的误差传递关系,给出了反射镜的线位移误差和微量角位移误差对输出光束位置的特征影响结果。采用TracePro对实验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和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采用矩阵方法研究光学组合半导体激光器中反射镜误差规律的正确合理性,可以利用得到的理论指导实验中反射镜的装调。  相似文献   

6.
美国无线电公司等四家公司正在研制兼有半导体长寿命特性和真空管大输出特性的新型电子器件。相对于半导体靶,在电子枪上所加的偏压为负10千伏。靶是加反向偏压的二极管,电子束未碰撞它时,只有漏电流流动;电子束碰撞它时,就有正比于电子束能量的靶电流流动,故可以用来作为放大器。  相似文献   

7.
苏修列别捷夫研究所报导了一种使用外反射镜的薄膜半导体激光器。他们为了观察激活区域的直径、阈值水平和功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过一种由以电子束来泵浦的GaAs和外共振器组成的装置。据报导,激活区的直径为0.21毫米时,能量为190千电子伏的电子束产生的发射功率为900±90瓦,效率为25±5%。  相似文献   

8.
高功率激光反射镜变形的半导体致冷补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谐振腔中的反射镜在激光作用下其镜面产生变形,使反射镜面偏离原设计要求。实验表明,半导体致冷铜镜和硅镜可以很好地补偿激光热变形,使反射镜在承受激光功率的时候,其镜面面型保持不变。此外,半导体致冷镜还有无压力变形、致冷量可控、致冷均匀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BEAMOS(电子束寻址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是一个具有很高速度的永久性电子束数字存贮器件。该管的主要组成部件为电子枪、双偏转系统、MOS存贮靶。该管具有较高的存贮容量,一般可达10~8~10~8比特,由于电子束存取信息,在电子计算机应用中,节省了大量的存贮器接插件.就工艺、复眼透镜的象差设计等,对从事真空电子学及半导体电子学的工程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具有研究价值的新工艺及值得探索的设计课题.  相似文献   

10.
瑞士联邦技术研究所和瑞士d’Electronique et de Microtechnique—Zurich中心的研究人员与Time—Bandwidth产品公司的研究人员合作研制了一种Nd:YAG二极管泵浦的被动锁模激光器.该激光器具有10.7W的平均功率和7.8kW的峰值功率.单路通过KTP晶体的外倍频在532nm时能产生3.2W的平均功率,继之通过BBO的倍频产生120mW的紫外输出.激光腔的设计应适合于更高的功率,它由四反射镜组成(包括一块半导体饱和吸收反射镜,一块布鲁斯特板,一个用两个20W二极管棒直接耦合泵浦的激光头).两个曲面镜控制激光头中和半导体饱和吸收反射镜上的激光模半  相似文献   

11.
介绍已成功运行的6束角多路KrF激光振-放系统,包括前端、两级电子束双向抽运放大器、角多路光学传输系统、激光开关与同步触发系统、靶室与聚焦系统、控制与数据获取系统、电子束与激光诊断系统等.并简要介绍大口径、高阈值紫外光学镀膜等支撑技术与三束、六束束传输注入放大实验,增益参数与主要结果.六束同时到靶,靶上能量120 J,脉冲宽度23 ns,每束直径φ40 mm,用F/17聚焦镜阵列,紫外CCD与X光针孔照相测量聚焦靶斑直径为~210 μm,靶上功率密度~1013 W/cm2.该系统已稳定运行,电子束能量稳定性小于4%,激光功率、能量稳定性5%~10%.每15分钟一发,正用于靶物理实验,进行惯性约束聚变基础研究.此外还正在用该电子束抽运放大器系统对0.5 ps KrF激光进行超短激光脉冲放大研究.以及利用该KrF放大系统作为抽运源进行高功率受激拉曼散射(SRS)与组束研究以及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研究,以进一步提高光束品质.(OC8)  相似文献   

12.
激光记录的一个问题是它的价格,主要是由于需要光束的外偏转。为了减小费用,美国3M公司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方法,使泵浦半导体激光器的容易控制的电子束偏转,可以获得同样结果。此项技术叫作“终端泵浦”,理由是因为电子束射在半导体上,使激光束与泵浦束共轴地射出。它还有一个优点:“预偏转”激光输出能在低灵敏度薄膜上记录。在激光输出为100千瓦/厘米2时,在各种不同材料上得到高达20兆赫的记录速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的方式,1 064 nm YAG激光可获得355 nm、266 nm波长的激光。在此系统中工作的反射镜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波段的高反射。根据薄膜设计理论选择合适的镀膜材料,采用电子束离子辅助沉积工艺,经过参数优化和反复试验,在石英基片上制备了355 nm反射率为97.9%,266 nm反射率为96.8%的双波段反射镜,且在紫外波段355 nm的激光损伤阈值为1.76J/cm2,266 nm为1.12 J/cm2。测试结果表明,此反射镜的各项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吴应明  邵晓鹏 《电子科技》2009,22(10):50-52
在轻武器CCD立靶时采用激光主动照明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探测器的信噪比及系统捕获率,是轻武器立靶技术的关键.文中在交汇测量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轻武器CCD立靶测量系统,选择出大功率列阵列半导体激光器,计算出子弹的光谱亮度.深入研究了激光照明,在轻武器测量中应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报导了一种采用相变致冷技术的激光反射镜新结构.这种结构的新特点在于,正支望远镜式虚共焦非稳腔凸镜的内部采用了螺旋状冷却沟道,填充用以保持反射镜温度恒定的固-液相变物质.当激光入射到反射镜表面时,反射镜温度上升,通过接触传热,相变物质的温度也开始上升.当相变物质的温度达到相变点时,相变物质开始熔化,温度保持不变,并继续从反射镜吸收热量,从而使镜面温度恒定于一个很小的范围;当出光结束后,反射镜温度降低,相变物质开始凝固,通过反射镜放出热量,以备下一个周期循环使用.整个过程不需要人为的干涉,也使反射镜省却了额外的辅助冷却设备.相变致冷反射镜结构简单,可以和晶体输出窗口制成一体,去掉了传统虚共焦非稳腔中用于输出耦合的45°刮刀镜,获得高光束质量的激光同轴输出.数值计算表明,当引入相变致冷方式冷却凸反射镜后表面时,反射镜的温度场等温线向轴向弯曲,说明反射镜中心冷却效果良好,而局部最高温度则由44°C降为33°C,从而大大降低了反射镜的热吸收变形.实验表明,采用相变致冷技术后,在激光连续照射10 s后,镜面总变形量铜镜由1.4 μm降为约0.27 μm,而硅镜则由1.1 μm降为0.4 μm,取得了良好的冷却效果.(PC6)  相似文献   

16.
我们用提拉法(CZ)沿(lll)方向生长了掺杂浓度高达20at.-%的Yb:YAG 晶体,获得了无色心、低位错密度、高度完整性的高质量单晶.在激光实验中采用波长为940nm左右的InGaAs半导体激光泵浦.激光腔为平-平折迭腔,腔长为73cm,折迭镜为凹面镜.泵浦光经过一个焦距为3cm的透镜和一个平面反射镜,聚焦在尺寸为8×8×1(mm)的Yb:YAG晶体微  相似文献   

17.
吴华夏  洪光烈 《电子器件》2000,23(4):292-297
用高能电子束作泵浦源,去激励半导体晶体屏,可以产生激光,实现高亮度高清晰显示。  相似文献   

18.
本专利阐述的可调谐铒激光器的激光谐振腔是由两个反射镜和铒光纤增益介质组成的。其中一个反射镜是二向色反射镜,另一个反射镜是由分布反馈光栅构成的反射镜。光  相似文献   

19.
针对激光自动对准系统,开展了快速反射镜机构研究.利用2个直线步进电机,分别驱动2对楔块,通过楔形摩擦副实现快速反射镜的两维转动,应用楔块角度自锁,实现快速反射镜对光轴的精密调整和精度保持.为保证激光对准系统工作时,对准激光经快速反射镜后能始终返回CCD视场内,确定快速反射镜的工作转角范围:方位为±6.975′,俯仰为±...  相似文献   

20.
文摘     
激光辐射空间特性的控制在制作给定的和确定参数的激光器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С.И.瓦维洛夫ГОИ全俄科学中心的О.П.Конопалова等描述了以氧化钒为基础的激光反射镜的结构,其反射率的截面可以用电流来控制.根据对反射镜特性的研究结果作出结论:将该反射镜用于控制辐射的空间分布和模结构以及CO_2激光脉冲的形状是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