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酯类增塑剂在一些热固性橡胶和热塑性塑料中有良好的作用。使用酯类增塑剂的明显优势在于赋予各种聚合物低温性能,或降低其玻璃化转变(Tg)。一般来说,使用酯类增塑剂可以降低Tg,还可以形成强力材料。酯类增塑剂可以改性聚合物,或使聚合物软化、模量减小、拉伸强度减小、伸长率增加、挠曲性增加、玻璃化转变减小、撕裂强度增加、温度适用范围增加、内聚力增加、摩擦性能改善、外观改善及静电荷增加。  相似文献   

2.
在聚氯乙烯(PVC)中添加增塑剂是改进PVC性能的有效方法,其目的是要得到具有确定物理机械特性的材料。增塑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和脆性,因此,增塑剂作用的效率通常使用聚合物玻璃化温度的降低进行评价。然而,增塑剂对聚合物流动性影响的变化,更是具有重大的意义,这种变化还可以确定加工条件和聚合掺混工艺。  相似文献   

3.
徐强 《聚氨酯》2005,(10):70-73
众所周知,增塑剂是一种常用的聚合物添加剂。增塑剂能使聚合物体系的塑性增大,可改变某些聚合物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增塑剂的品种繁多,如邻苯二甲酸酯类;磷酸酯类;脂肪酸酯类;环氧类;聚酯类等。许多聚合物材料(特别是聚氯乙烯)采用增塑剂调节硬度,弹性和加工性能.在制备某些聚氨酯制品时,为了改善某些理化性能或工艺性,在配方中也需加入增塑剂.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使用温度很广的热塑性弹性体(TPE)盼望已久。现在的研究方向是试图改善TPE的耐低温性能。典型的非均相TPE由聚丙烯基体和分散相微米级粒径的交联弹性体如二烯系三元乙丙橡胶、丁基橡胶和天然橡胶组成。由于聚丙烯本身在0°C以下的脆性以及某些弹性体的结晶性,使得这些品种的TPE的低温性能不是很理想。研究表明,通过同时增大弹性体和聚丙烯类聚合物的塑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非均相TPE的低温韧性。通过使用某些可混溶的酯类增塑剂,弹性体和聚丙烯基体的玻璃化温度明显下降,这样可以得到一种-40°C以下的超韧性材料。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与助剂》2004,(6):53-53
增塑剂的加入可降低制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了制品的耐寒性能;脂肪族二元酸酯类增塑剂是一类优良的耐寒增塑剂;但目前市场上应用较多的是十碳以下二元酸合成的酯类,十碳以上二元合成的酯类增塑剂却很少见。碳链越长,链段越柔顺,因此,由碳链更长二元酸合成的酯类增塑剂更能赋予制品优良的低温性能。河南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赵伟和郑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赵清香、王玉东和刘民英采用自制的杂多酸(HPA)为催化剂,用十二、十三碳二元酸分别与正丁醇、正己醇、正辛酯、异辛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八种长链脂肪酸酯,以期获得更好的优良的耐寒增塑剂。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节软硬单体的比例合成不同玻璃化温度(Tg)的聚合物乳液水性裱书胶,研究Tg对儿童卡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Tg的降低,卡书弯曲度变小,含水率增大,卡书耐低温性能优秀,但高温容易出现开胶。  相似文献   

7.
通过异山梨醇和壬酸合成一种新型生物基增塑剂—异山梨醇二正壬酸酯(SDN)来改性聚氯乙烯(PVC)树脂。研究了绿色增塑剂的增塑作用及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SDN特有的分子结构增大了分子链间的距离,增加了聚合物的自由体积,使共混物塑性得到明显的改善。研究表明,随着SDN增塑剂添加量的增加,材料韧性增强,增塑剂的引入降低了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改善了材料的韧性。当增塑剂的添加量为25份时,材料缺口冲击强度达到了1217 J/m,与未添加增塑剂相比,提高近40倍。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增塑剂SDN与PVC树脂相容性良好,同时可以发现增塑剂使共混物的断裂方式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8.
采用动态热力学分析方法(DMA),研究了联苯液晶聚氨酯(DLCP)/环氧树脂(E-51)固化体系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力学损耗因子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下,通过改变振动频率求出链段运动的活化能并探讨聚合物分子链段的运动情况。结果表明:DLCP可降低材料的内耗,提高材料的Tg。加入质量分数5%的DLCP,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可达2 700 MPa,Tg比纯树脂提高10~30℃。  相似文献   

9.
硬段含量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聚酯多元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引入亲水单体二羟甲基丙酸(DMPA),按不同配比合成了系列聚氨酯乳液。考察了硬段含量对乳液粒径、表观黏度、膜吸水性、硬度、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MA)研究了软段和硬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表明:提高-NCP/-0H物质的量之比、DMPA用量均使聚氨酯中软段的玻璃化温度Tg(s)降低,硬段的玻璃化温度Tg(h)升高,△T值增加,软硬段相分离程度增加。随乙二胺用量的增加,会使软段玻璃化转变温度Tg(s)移向高温,软硬段相分离程度降低;硬段含量提高,胶膜硬度增加,拉伸强度增加,胶膜耐水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应用极限力学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含双键的聚氨酯(PUUP)对不饱和聚酯(CNVER)的增韧效果。结果表明,PUUP可明显增韧CNVER不饱和聚酯包覆层,随PUUP含量增加,包覆层的拉伸强度显著降低、延伸率明显增大;CNVER包覆层的玻璃化温度为41.1℃,PUUP包覆层的Tg为-4.87℃,两者共混的PUUP/CNVER(70/30)包覆层的玻璃化转化温度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为1.4℃;PUUP与CNVER的相容性好,2种聚合物共混后产生微相分离,赋予了材料良好的力学性能,是典型的橡胶增韧塑料材料。  相似文献   

11.
正增塑剂在橡胶胶料中起着重要作用。可用来改善未硫化胶料的加工性能、自粘性、分散和流动性能。增塑剂可降低硫化胶的模量或改善其低温性能,或使用便宜的油或填料填充聚合物来降低橡胶胶料的成本,主增塑剂可溶解橡胶,促进聚合物链的布朗运动,从而降低胶料的粘度。助增塑剂不能溶解弹性体,但它们可在聚合物链间起润滑剂的作用以改善流动性。选择增塑剂时,很重  相似文献   

12.
李波 《橡胶工业》1997,44(5):277-279
在邵尔A型硬度为70度的NBR配方中选用门尼粘度值较低的230S型NBR,并大量使用有增粘效果的增塑剂,如古马隆树脂、松香及酯类等增塑剂,可以很好地改善NBR的塑性和自粘性,有利于擦胶工艺操作,特别是古马隆树脂,有助于提高硫化胶的硬度。采用高温压延擦胶(90~100℃),可进一步提高胶料的粘合强度。  相似文献   

13.
交联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的合成及其粘接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利用功能单体的自交联作用,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的方法进行多元共聚,合成了兼具较高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的交联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运用DSC、DMA及粘接性能测试分别考察了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动态力学性能和压敏胶粘性能,并分析讨论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功能单体所产生适度交联作用能较好地协调聚合物的内聚力和粘合力之间的平衡,使其具有较好的粘接及力学性能。聚合物的Tg、粘弹性等物理参数可用于评估其内聚力及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4.
纳米SiO2增强增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未经表面处理和经表面处理的纳米SiO2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R)进行填充改性,研究了纳米SiO2用量对UPR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填充量为6%时,材料的增强增韧效果最好,而且当粉体的加入量为4%~6%时,UPR/SiO2出现了明显的脆韧转变。用DSC测定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Tg),可以发现复合材料的了Tg比纯UPR大,且烷基化纳米SiO2填充的UPR的Tg更高,这与力学性能结果一致:原位共混法可以实现纳米SiO2的良好分散,相应地具有更好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15.
《聚合物与助剂》2007,(1):51-51
增塑剂的加入,可以降低PVC分子链间的作用力,使PVC塑料的玻璃化温度、流动温度与所含微晶的熔点均降低,增塑剂可提高树脂的可塑性,使制品柔软、耐低温性能好。  相似文献   

16.
刘勇  林芳  张婷  姜景波 《中国橡胶》2012,28(15):46-48
增塑剂因能改善胶料的加工性能、降低粘度、增加流动性,降低硫化胶硬度和改善耐寒性而被广泛使用。对于极性橡胶,如丁腈橡胶、氯丁橡胶等而言,最常用的增塑剂有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酸酯类等。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与橡胶的相容性好,缺点是挥发温度低,低温易结晶且有致癌嫌疑;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的耐热性、耐寒性好,有优良的低温柔软性,缺点是迁移性大,易被抽出。因此寻求和使用环保型、高性能增塑剂是今后橡胶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涂层中增塑剂体积分数与涂层力学性能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当加入增塑剂使涂料成膜物的玻璃化温度(Tg)与使用温度相近时,涂层具有最佳的耐冲击性、柔韧性和附着力。从自由体积理论得出,当增塑剂的体积分数Φd满足公式Φd≈(Tgp-T)/(Tgp-Tgd)时,涂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实验也验证了这一理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8.
增塑剂ATBC对聚乳酸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共混法,以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ATBC)作为增塑剂改性聚乳酸(PLA),讨论了增塑剂用量对改性PLA膜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增塑剂ATBC的含量增加时,PLA膜的拉伸强度下降,伸长率先增加后降低,撕裂强度先降低后增加,并逐渐由脆性向韧性转变;随着ATBC的含量增加,改性PLA的熔点(Tm)、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及结晶温度均有所下降,PLA的结晶能力增强;ATBC的增加使改性PLA的吸水率有所降低,降解率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一步法制备了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EG/PCL)复合软段聚氨酯泡沫塑料(PUF),研究了PEG/PCL复合软段配比、软段相对分子质量等对PUF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相对分子质量为400还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的PEG与PCL-210N复合,随软段中PCL含量的增大,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定应变应力均提高;随着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提高,拉伸强度、定应变应力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顺序为Tg(PEG400)> Tg(PCL210N)> Tg(PEG1000)。  相似文献   

20.
增塑剂是能使刚性、脆性的高聚物软化和韧化的添加剂,它通过降低高聚物的玻璃化温度和内润滑而降低聚合物的加工温度。目前全世界年需增塑剂300万吨,其中80%用于聚氯乙烯。全世界的增塑剂生产能力为450万吨,品种500多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