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重点阐述了烧结厂和冶炼厂的生产情况,指出烧结厂和冶炼厂的产能不匹配,烧结厂的产量有很大的差距。通过对烧结料结构的优化,混合料温度的提高,烧结机漏风治理,提高烧结料厚度,稳定混合料含碳量等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对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技术革新,使烧结矿产量得到了改善,烧结矿质量得到了改善,固体燃料的消耗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根据技术和管理的改革,对影响生产稳定性的各工序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并尝试采用新的工艺运行模式,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柳钢烧结厂通过在50m^2烧结机配料工序建立烧结矿配料质量控制点,提高配料质量,使烧结矿铁分及碱度波动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改善了烧结矿粒度组成和冶炼性能,促使高炉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生产钛白粉各工序过程中间产品的技术质量指标和产品质量的统计分析,找出各工艺过程中间产品质量间相互影响及对钛白粉质量的影响关系,进而对中间产品的技术质量指标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4.
以武钢烧结厂为对象,分析了冶金中间工序厂TQM( 全面质量管理) 的进步,并提出了为强化中间工序的TQM ,提高技术经济指标在管理方面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烧结厂近年来通过加强内部生产管理和技术进步,克服诸多不利影响因素,不断提高烧结矿产质量和降低生产能耗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马钢第一烧结厂增上混合料润磨工艺的优点及润磨工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存在问题的措施和下一步打算。  相似文献   

7.
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过程控制不当造成的。从工序质量管理控制与管理的内容入手 ,分析了企业在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同时指出 ,提高产品质量必须通过工序质量控制与管理来解决  相似文献   

8.
蒋文笛  李朋林 《武钢技术》1994,(5):10-13,28
烧结矿碱对高炉的顺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碱度的波动直接影响炼铁生产。本文将介绍武钢烧结厂为改善烧结矿质量,于1993年对二烧烧结矿碱度稳定率所进行的攻关情况。针对影响烧结矿碱度稳定率的诸因素,在二烧配置了较为先进的超声波料位仪,配料秤断料报警装置及校装置,以合理控制反槽料位和确保克确保配料精度。同时还根据二烧用料情况,利用所编计算机程序优化配料。此外,采取了强化工序质量管理和配料电子秤维护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应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是十分重要的,当前在深化质量贯彻GB-T19000系列标准中,也要面对质量管理的要求应用统计技术进行过程控制,本文根据GB/T19004.1-1994标准的指南,结合钢铁企业在轧钢工序如何应用管理图进行过程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包钢烧结厂近年来的工序能耗进行了分析,与国内外先进水平进行了比较,并介绍了国内外烧结厂在节能方面的技术进展。同时,对包钢烧结厂进一步降低工序能耗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黄新发 《武钢技术》2001,39(6):38-42
一烧大修改造工程是2000年度武钢重点效益工程,列为2000年公司五大方针目标之一。一烧环保设施大改造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工艺完善,即改善了环境,保证了生产,保障了职工身体健康,又回收粉尘用于再烧结,避免了资源浪费,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围绕烧结工艺的进步,重点介绍了一烧环保设施改造设计及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回顾了包钢烧结40余年的发展历史。自1966年4月包钢烧结建成投产,烧结矿产能扩大59倍;烧结料层、烧结机作业率、烧结矿固体燃耗、工序能耗、转鼓强度、w(TFe)等工艺技术质量指标均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3.
黄新发 《武钢技术》2004,42(2):30-33
介绍了三烧环保设备改造设计及其主要特点、实践表明,三烧环保设备改善了工艺和环境,减少了粉尘。  相似文献   

14.
温德智  黎尚济 《炼钢》1995,11(2):16-21
本文介绍涟钢第一炼钢厂1号小方坯连铸机浇铸优质钢的生产实践,并探索连铸优质钢的途径。指出为保证质量,必须严格保证钢水质量,控制合适的浇铸温度,拉坯速度和冷却强度;钢水必须吹氩;采用大容量中间包和伸入式水口保护渣浇涛,确保连铸机的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任煜 《武钢技术》2010,48(3):8-9,20
通过分析导致三烧车间固体燃料消耗高的现状,在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制定相应的对策,严把进料关,提高破碎质量,提高燃料粒度合格率。加强过程控制管理,提高FeO的稳定率,应用蒸汽余热技术,将精细化管理、量化考核等措施落实到实处,从而有效地降低三烧车间固体燃料消耗,取得良好的攻关效果。  相似文献   

16.
汤静芳 《武钢技术》2005,43(5):13-15
从工艺控制技术和环保治理技术两方面论述了武钢新二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或排放,真正实现了烧结的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7.
以一贯过程控制概念为基础,建立了宝钢二炼钢IPC系统.该系统将产品的重要结果与关键过程的识别、控制和持续改进链接起来,为实现产品质量的长久提高提供了手段.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该系统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杨全武 《中国冶金》2020,30(5):76-82
梅钢三烧结建设投产于2004年,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其原有装备条件及技术水平逐步不适应目前的能源环保要求。近几年,三烧结厂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通过技术设备升级改造,采用节能环保新技术,如主抽变频技术、竖冷炉技术、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以及臭氧氧化脱硝技术等,使三烧结的节能环保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能耗水平下降到45.6 kg/t,烧结烟气经处理后排放指标SO2浓度小于35 mg/m3、NOx浓度小于50 mg/m3,粉尘浓度小于10 mg/m3,达到超低排放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9.
烧结厂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烧结工艺和环境保护两方面介绍了烧结厂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重点是粉尘治理技术,提出了机头烟气脱硫、烧结冷却烟尘放散等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四烧脱硫增压风机的选型进行了分析比较,将增压风机的运行对烧结主抽风机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对协调增压风机与主抽风机的操作运行提出了详细方案,为脱硫增压风机的选型、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