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赖德霖 《中国园林》2008,24(2):25-26
2007年5月13日,中国有2位我所知道的人逝世了。一位是曾是演员的陈晓旭,她的生病和离世全国各大媒体都有追踪报道;另一位是建筑学家,风景园林学家,我的恩师周维权教授,他辞世的消息我仅从先生女儿一位同事的电邮中辗转获悉。先生生前安详宁静,身后宁静安详。  相似文献   

2.
金柏苓 《中国园林》2007,23(10):36-36
周维权老师去了。先生病重期间适逢我膝骨骨折出不了门,等到终于能站到先生病榻前的时候,他已经不能讲话了。我只好和护工交谈让他听。当得知我已为他的《中国古典园林史》修编  相似文献   

3.
孟兆祯 《中国园林》2007,23(10):35-35
周先生走得太早了,我又失去了一位师长。由于听力不好,我可能把学会的电话通知听错了,以为向周先生遗体告别的追悼会是早8点在八宝山第一厅举行。我乘坐出租车7:30就赶到了  相似文献   

4.
杨锐 《中国园林》2007,23(10):36-37
初识周维权先生,大约是在20年前。那时,我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就读本科。很有兴趣地听了一个关于西藏建筑的讲座。  相似文献   

5.
2007年仲夏,洱海之西,薄风阵雨中,我行走在苍山脚下的田野里;葱绿的稻田上,镶嵌着一块块方正的玉米地;几把彩色的雨伞在田埂的线谱上跳动,由近及远,消失在绿荫掩映的村落里;白雾沿着山坡的林冠升腾入空,一切尽在飘忽与迷幻之中。我一直在想一个人,周维权先生,他就来自于我脚下的土地,却刚刚从我所来的北方大地上仙逝,轻轻地,不声不响,却如这眼前的白雾那样纯然清新。我的眼睛一直模糊,不是因为这雨,而是因为悠然而持续的悲凉和敬意。  相似文献   

6.
1952年高校改制进行专业设置,上海交大土木系并入同济大学。为了实践建设西北的誓愿,我选择了都市建设与经营专业为第一志愿。老师给我班制定了系统的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  相似文献   

7.
Lee+Papa  Associates  Craig  Atkins 《景观设计》2009,(6):I0022-I0027
2008年9月11日.斥资2000万美圆的五角大楼纪念公园开始对公众开放。为了纪念2001年9月11日五角大楼遭遇的恐怖袭击事件以及五角大楼和美国航空公司Flight 77航班中的184位遇难者.将纪念公园建在了五角大楼西南面的一块占地8093m^2的土地上。纪念公园没有给参观者灌输固定的思维或感受.而是鼓励参观者自己进行思考,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铭记和回忆那天的事件。  相似文献   

8.
9.
为了纪念2004年12月6日印度洋海啸给泰国南部四府带来的伤痛,泰国文化部去年决定在南部海啸重灾区攀牙府国家森林公园的一处海滩上设立纪念碑。泰国政府在全球范围内征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The opening of the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both the popular and the architectural press. This attention and the continuing large numbers of visitors to the Holocaust Museum raise significant questions involving both the paradoxes inherent in the museum as a building type and the particular difficulties in creating a museum specific to the Holocaust. This article addresses a single question: How do visitors come to understand the reality of the Holocaust as they pass through the museum? The focus is primarily on the exhibit sequence, although the building is also discussed. In particular,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question of the “distance” in time and context between the museum's visitors and those who were participants in the Holocaust. I argue that th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described as “identification” is critical in overcoming this distance in the Holocaust Museum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