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单位社区到城市社区的演替:北京同仁堂的案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北京同仁堂单位社区为例,考察转型期单位社区的演替过程.单位居民的迁出和非单位居民的迁入导致了单位社区人口构成的杂化过程.传统单位福利设施供给模式走向衰退,基于市场机制的城市生活服务网络为居民提供了更高品质的服务.单位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2.
从单位社区到城市社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邓晓梅 《规划师》2002,18(8):9-12
社区是城市生活的基础结构,人们可以让它变得更好或者更坏,却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夺走它。在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独特背景下,中国城市社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单位社区在城市中的兴起,以及在改革开放年代又重新向城市社区转型这样一个曲折的历程。然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城市社区存在着自发分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如果任其发展将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需对此趋势实施必要干预,以将其控制在良性的、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主义城市中,单位社区曾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单元,它具有在高墙封闭的空间内综合组织生产生活的自主权。而在转型期经济的背景下,生产逻辑的制度转变引发了单位社区演变的空间响应。空间形态的变化显示,单位大门数量的增加使单位社区的围合度下降,原有单位边界内缩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带状公共开敞空间。土地利用的变化表明,在生产用地减少和生活服务用地增多的结构调整下,各类用地的混合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单位社区的空间演化:空间形态与土地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主叉城市中,单位社区曾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单元,它具有在高墙封闭的空间内综合组织生产生活的自主权.而在转型期经济的背景下,生产逻辑的制度转变引发了单位社区演变的空间响应.空间形态的变化显示,单位大门数量的增加使单位社区的固合度下降,原有单位边界内缩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带状公共开敞空间.土地利用的变化表明,在生产用地减少和生活服务用地增多的结构调整下,各类用地的混合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从门禁社区到中国式节约型社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门禁社区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其在社会、城市和街区三个层面上所面临的问题,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由门禁社区向节约型社区转变的六项优化原则。  相似文献   

6.
杜凯  杜鑫 《建筑与环境》2009,3(3):150-151
在对单位社区社会生活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单位社区社会生活的一些特征,提出单位社区不应该简单的被历史说抛弃,力求把单位社区社会生活中的优越性注入到现代社区的建设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单位社区的残留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基于问卷调查的第一手数据,本文从微观层面研究与中国城市单位居民迁居相伴的残留现象,定量分析影响居民残留的各种因素.在中国住房福利分配制度结束后,单位社区居民开始面临着多样化的住房市场选择;但在迁居日益活跃的同时,仍然存在众多"残留"在单位社区中的居民.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以进住单位社区居住时间衡量的残留水平受到性别、家庭收入、教育程度和家庭规模等个体因素,以及单位相关因素如单位性质和住房产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在解读转型期重塑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力量时,除了对迁出者及其推动郊区化的机制予以关注,也应重视残留在单位社区的居民对于内城社区转型和再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基于问卷调查的第一手数据,本文从微观层面研究与中国城市单位居民迁居相伴的残留现象,定量分析影响居民残留的各种因素。在中国住房福利分配制度结束后,单位社区居民开始面,晦着多样化的住房市场选择;但在迁居日益活跃的同时,仍然存在众多“残留”在单位社区中的居民。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以进住单位社区居住时间衡量的残留水平受到性别、家庭收入、教育程度和家庭规模等个体因素,以及单位相关因素如单位性质和住房产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在解读转型期重塑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力量时,除了对迁出者及其推动郊区化的机制予以关注,也应重视残留在单位社区的居民对于内城社区转型和再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晓燕 《华中建筑》2011,29(1):31-34
该文以目前现存单位社区在其嬗变过程中发生的城市供给空间模式转变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发现单位作为就业地的核心作用依然有所体现,论文将其典型空间模式描述为"核心--外围圈层"结构,并对其基本特征和典型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这种嬗变中表现出的城市供给空间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化城市生活"空间结构.最...  相似文献   

10.
社会调控体系下单位社区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梅 《规划师》2005,21(10):88-9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单位社区趋向解体与分离,取而代之的是城市社区.在城市社区的建设当中,应适当淡化社区活动的行政色彩,加强社区自我组织的能力,必要时可导入社会团体的作用力,协助社区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种选择,低碳城市空间与规划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面对快速城市化、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与城市空间重构,中国大城市亟需反思当前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与郊区化模式,并思考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城市空间组织原则。本文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角度,全面比较两种主要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分区制与单位制,力图从单位的视角给出低碳城市空间发展的启示。另外,文章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郊区化的经验与教训,反思了目前中国城市郊区化模式及郊区空间组织方式。尝试提出转型期中国城市构建低碳城市的空间组织原则和发展战略,设想了可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城市空间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张汉 《南方建筑》2010,(1):68-69
体制转型背景下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变迁进程,即"城市转型"。单位制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基本统治体制,在城市层面表现的最为典型,构成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基本城市管制体制。在城市层面上依据空间维度进行单位组织的划分,就得到了"单位制社区",这正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城市的基本功能单元和管理单元。宏观的体制转型导致原有的"单位城市"发生新的剧变,新一轮的城市空间重构高潮开始。单位制社区的土地利用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单位集体消费"逐渐解体,新形态的单位生活圈形成。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单位大院构成了中国城市空间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经济社会制度的全面转型,中国城市空间正经历着激烈的空间重构。单位大院的空间及社会变化是中国城市社会经济转型与空间重构过程的微观缩影,是理解与透视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与社会变化的重要视角。本研究基于对北京市典型工业企业单位京棉二厂实地考察、访谈,以及厂史资料等多元数据,通过复原其从50年代建厂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变化过程,从空间模式、空间秩序等方面分析单位大院的空间性,试图通过对单位大院的空间变化进行“解剖麻雀”式的案例研究来透视中国城市转型与重构的空间过程.  相似文献   

14.
李小云  田银生  刘强 《华中建筑》2011,29(2):138-141
随着社会转型和城市的快速扩张,"单位"正在经历着分解、外迁、用地置换等变化,城郊单位为了更好地适应周边空间环境以及内部功能调整,时其用地空间发展提出了更新改造的要求.文章以江西省林科院院部规划为例,探讨了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对场地现有生态资源进行分析,通过用地空间的生态整合、综合改造和复合利用、交通网络体系的多功能构建以...  相似文献   

15.
Concepts such a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re used to describe the journey towards 'well-being' or a better life. However, understanding of what well-being entails remains an ambiguous and oftentimes contested notion. Assessment of and reflection on 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s in this journey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remove some of that ambiguity and work towards an agreed understanding of what a healthy, resilient, sustainable or well community might look like.  相似文献   

16.
Concepts such a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re used to describe the journey towards 'well-being' or a better life. However, understanding of what well-being entails remains an ambiguous and oftentimes contested notion. Assessment of and reflection on 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s in this journey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remove some of that ambiguity and work towards an agreed understanding of what a healthy, resilient, sustainable or well community might look li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