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核动力装置测量仪表在线检测与校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归纳不同时期核动力装置测量仪表在线检测与校准技术发展状况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并比较了仪表性能在线测试的主要方法:重点研究了仪表在线校准监测的基本原理、主要模型技术及其在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对核动力仪表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我国核电领域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赵刚  刘志华  韩永良 《测控技术》2015,34(10):12-14
为了测试发动机爆炸帽的参数,开展了"发动机爆炸帽测试技术研究"项目,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探索研制硬件的可能性.本项目以微处理器技术为核心,利用桥式测量电路、仪表放大器电路、控制显示电路等实现爆炸帽参数的精确测量,成功研制出硬件样机,并在某型重点直升机生产领域进行了应用和推广,研制的发动机爆炸帽参数测试仪已在上百架某型直升机的试飞、试验实践中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强、经济适用等优点;采用的设计方法属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该项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测试系统的基本原理、硬件组成部分,应用DSC转换技术模拟出空中飞行时的各种复杂的飞行信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单片机与DSC转换器的接口设计方法,应用于航空仪表的日常维护、维修及测试中;系统实现了测试航空仪表时所需要的三相同步模拟信号的产生,并将这些信号信息在数码管上直观的显示,提高了测试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以及测试的效率和精度,能够有效保证航空仪表设备在空中飞行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仪表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室是该所专门从事仪表可靠性工程和环境试验技术研究的基础技术研究部门。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仪表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室还受国家船检局委托承担船用仪表及其系统的环境试验认证工作,并且正在与英国劳埃德船级社进行技术合作,使环境试验条件进一步现代化,以开展国际间的船用仪表认证工作。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仪表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室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批专门从事仪表可靠性和环境技术研究、试验、评定的工程师,其中有的曾赴英国接受劳埃德船级社有关船用环境技术的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  相似文献   

5.
过程控制仪表可靠性设计评审研究及案例分析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贺孝珍1概述根据国标可靠性设计评审的指导思想,结合过程控制仪表行业特点和现状,在行业产品限期可靠性指标考核工作中,进行可靠性管理,编写产品可靠性技术报告的同时开展了对过程控制仪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动化学会仪表与装置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五年五月十七日至二十二日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新型检测技术与仪表智能化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共七十人。这次会议共征集论文62篇,经有关专家、学者审核,录用46篇,会议宣读和交流论文37篇。其中,属于新型检测技术的论文22篇(检测仪表和传感器10篇,测试技术12篇);属于仪表智能化的论文15篇(智能化仪表10篇,智能化系统5篇)。会议邀请吴钦炜同志作了“自动化仪表与装置的现状和技术发展方向”的综合报告。吴钦炜同志就自动化仪表与装置的技术发展方向、仪表可靠性技术的应用研究、检测传感器的开发研究、气动仪表的发展、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工厂自动化与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虚拟仪器的产生、发展及基本内容。针对空空导弹测试的重要性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仪表技术的测试系统。该系统以虚拟仪表为核心,采用GL Studio软件开发工具,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过程检测控制仪表学会在1980年开展了如下一些学术活动: 1.与杭州市仪器仪表学会在杭州联合举办了"仪表可靠性"学术交流讨论会; 2.与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在成都联合召开了"流量测量仪表"学术讨论会; 3.《检测技术和仪表》高校学组在哈尔滨召开了成立大会,并进行了第一次学术交流活动; 4.派代表团参加了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在华沙召开的"气动液动元件和仪表"国际会议; 5.派代表团赴西德杜塞尔多夫参加了国  相似文献   

9.
安全仪表系统的误动作给生产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如何保证安全仪表系统既可靠又可用已提上议事日程。在分析安全仪表系统安全失效概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可靠性框图法针对安全仪表系统常用表决结构的安全失效概率进行了定量研究,并给出了应用示例。研究结果表明,共因失效会增加安全仪表系统发生安全失效的概率;安全仪表系统降级工作不影响其可用性;在设备逐一测试和维修的情况下,可忽略由于测试和维修危险失效导致的安全仪表系统不可用;独立的未检测到的安全失效对安全仪表系统发生安全失效概率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JCS-100型工业自动化仪表可靠性寿命试验自动测试系统的特点、工作原理、硬件配置、软件设计等有关问题.该系统的建立和应用,避免了测试、记录、计算中的误差,大大提高了仪表测试精确度和工作效率.它亦适用于电子产品的出厂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发动机涡轮叶片在制造及服役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微裂纹的问题,以航空铝合金6A02为研究对象,对传统的涡流传感探头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及参数优化。分析了激励线圈与特定被测金属材料耦合作用时的传感特性,基于巨磁阻(GMR)芯片设计了用于检测微细裂纹的电涡流探头并开发了相应的测试系统,研究了探头扫描方向与GMR芯片敏感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小波分析的噪声消除和特征识别的数据处理方法,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实验表明探头具有高灵敏度,能够达到200μm宽度的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12.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大量机载设备特别是航空仪器仪表与传动系统采用电能驱动,航空电源在现代飞行器中的作用愈发重要。作为飞机发电机与机载用电设备之间的电力枢纽,飞机二次电源的可靠性对于维持用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BIT技术可以实现对飞机二次电源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然而虚警问题对BIT技术的应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针对某型飞机二次电源采用合理的硬件设计结合有效的检测算法可以显著改善BIT系统的虚警率,这就使操作人员能够准确掌握飞机二次电源的工作状态,及时的发现问题、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虚拟仪器技术在某型涡扇发动机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系统硬件结构设计、软件结构设计。该系统能完成涡扇发动机的静态和动态过程的半实物仿真实验,且具有高测试精度、高可靠性、人机交互性好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系统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能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用ActiveX控件构造虚拟仪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介绍了ActiveX及其控件技术,探讨了将其应用在虚拟仪器技术中的方法及重要意义,并给出了利用ActiveX控件开发虚拟仪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吴朋  刘锋 《自动化信息》2007,(10):68-69,79
为了提高蔗糖行业的总体技术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对蔗糖生产的一些关键工艺进行自动化控制是完全必要的,而且也能够实现。重庆川仪FCS2000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广西蔗糖业的成功应用,实现了对蔗糖生产中蔗渣燃烧锅炉及其相关设备的自动控制。通过生产实践,表明了FCS2000系统功能的实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它的投入,提升了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降低了单位能耗,节约了资源。  相似文献   

16.
安全仪表系统是大型石化生产装置的安全保障,其性能可靠是对安全仪表系统最重要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如何提高安全仪表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探讨。文章从理论上和实际应用的经验方面详细地分析安全仪表系统所出现的各种故障的原因,并结合多年的使用经验,给出了一些提高安全仪表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和途径,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虚拟仪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虚拟仪器的基本知识及现状,描述了PXI总线技术开发的液压泵源测控系统的具体过程。系统采用变频调速系统与比例截流阀作为液压泵源加载系统,采用LabVIEW软件作为开发平台,能较好的完成各种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从设计测控软件的实际需求出发,按照组件式软件的开发思想,设计一些常用的工业监控图形仪表组件,在通用的面向对象的高级编程语言中调用,具有实用性和灵活性。本文概述了用C#.NET开发工控图形仪表组件的关键技术,方法和开发流程,详细介绍了温度计和仪表盘组件的设计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TSP(TouchScreenPanel)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文章在对S3C2410X嵌入式微处理和TSP技术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TSP在其中的硬件架构以及工作机理、控制寄存器的设置和实现其功能的驱动软件编程。并结合其在智能型快速牛奶检测仪中的应用,给出了TSP模块功能开发流程和部分C语言源程序。采用了TSP作为输入输出设备,使检测仪结构小巧美观、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增强了仪器的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为了省去仪器测量中重复而复杂的手工操作和计算,避免人为误差,提高测量效率,以Visual C++6.0为开发平台,应用虚拟仪器软件VISA库函数与可控仪器的标准指令(SCPI)的混合编程,通过通用接口总线(GPIB)口进行数据传输,对Agilent 53132A计数器设计了一套程控测量系统。通过使用该系统对高稳时钟源进行测量可以发现,该系统操作简单,且测量精度高,便于事后进行进行分析再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