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电脱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物化性质,并通过孤东油田小井距断块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脱水试验,说明高频电脱水技术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有较好的脱水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宝瑜  曹绪龙 《油田化学》1994,11(4):327-330
本文通过对孤东油田小井距三元复合驱现场试验采出液的系统取样观察及浓度分析,介绍了采出液的相态变化特性,高含油乳化污水再回注,污水中组分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各化学剂的损耗。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及现场评价实验,对胜利油田孤东小井距试验区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元复合驱油采出液进行了破乳剂配方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孤东油田小井距三元复合驱现场试验采出液的系统取样观察及浓度分析,介绍了采出液的相态变化特性、高含油乳化污水再回注、污水中组分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各化学剂的损耗。  相似文献   

5.
方洪波  王春生 《油田化学》1996,13(2):136-141
通过正交设计的模拟孤东小井距复合驱采出液的化学破乳脱水试验,确定碱(碳酸钠)是影响脱水率的主要因素,聚合物(3530S)是影响油水界面和脱出水含油量的主要因素。基于只含碱或聚合物的模拟采出液破乳脱水结果研制了几种适用的破乳剂,通过大规模的模拟复合驱采出液破乳脱水试验,发展成为DASP系列复配型高效破乳剂,在含高浓度驱油剂的复合驱采出液的室内破乳脱水试验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复合驱采出液含驱油剂越多,含水越少,化学破乳效果越差。复合驱采出液经常规水驱采出液稀释后,用常规量的常规破乳剂可获得相对较好的破乳脱水效果。  相似文献   

6.
单井示踪剂法测残余油饱和度,是在同一口井注入并采出酯类化学示踪剂,由采出液中酯及其水解产物醇浓度峰位置测算油层残余油饱和度的方法。本文介绍此法的原理、示踪剂乙酸乙酯注入及乙酸乙酯和乙醇采出分析及此方法优缺人、对比评价,详细介绍了孤东小井距开发试验区ASP三元复合驱实施前后残余油饱和度的测定并讨论了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7.
新型二元驱采出液综合处理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元复合驱的油水综合处理剂研究应以聚合物驱油采出的复杂混合乳状液稳定机理和破乳机理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复杂混合乳状液油水分离的技术难题.在对破乳机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针对二元复合驱采出液ARK-88(D201、D202)的油水综合处理剂,在室内进行对比筛选试验,并在孤东采油厂东二联进行现场投加试验,使二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综合处理技术取得了突破.  相似文献   

8.
1992年10月在孤岛油田中一区Ng3开展聚合物驱矿场先导试验,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开展了孤岛聚合物驱扩大试验及工业化推广,显示了良好的降水增油势头。在国内首例孤东小井距复合驱先导试验成功基础上,孤岛西区馆4开展了常规井网复合驱油扩大试验并初见成效,孤岛油区三次采油已经形成三次采油潜力评价技术、化学剂评价及配方设计技术等一系列三次采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弧东油田小井距试验区馆上5 ̄(2+3)层进行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复合驱油先导试验的方案及其实施情况,着重对矿场试验中所获得的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揭示了复合驱过程中注采能力、原油性质等变化规律及复合驱油的动态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0.
孤东油田馆上段驱油效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特殊岩心分析、碳氧比等资料研究了孤东油田馆上段驱油效率,该段水驱最大驱油效率为0.646,三元复合驱最大驱油效率为0.735,目前驱油效率仅0.367。驱油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储层孔隙结构均质程度低,油水粘度比高达93,润湿性为亲水-中性润湿,油水界面张力高达21.1mN/m。孤东小井距三元复合驱过程中油水界面张力可以降至1×10-3mN/m以下,可见提高驱油效率的有利方向是开展三元复合驱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相似文献   

11.
丙烯酸烷基酯-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降凝剂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丙烯酸烷基酯-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AAMAS)的合成方法及对胜利原油降凝减粘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降凝剂300ppm时,原油凝固点下降15℃,表观粘度下降88%,降凝减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在油气勘探开发中,钻井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钻井技术从上世纪至今已经历了经验钻井、科学化钻井、自动化智能钻井3个阶段。21世纪钻井技术发展的主导趋势是向钻井自动化及智能控制系统方向发展。文章综述了钻井技术的发展,阐述了它对于促进油气勘探开发的作用:钻井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油气勘探开发的效益,改善了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效果。同时,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由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的要求,对钻井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钻井技术有新的较大的发展,以满足油气勘探开发的需要。并展望了现代钻井技术的发展与油气勘探开发的未来,指出钻井技术必将进一步在剩余油挖潜、提高采收率、开发边际油气田、改善油气田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油气田勘探开发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油气工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原油长输管道油电损耗的回归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于管道运输来说,影响输油成本变化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对总成本影响最大的是油电损耗费用。为了更深入地探索输油过程中输量对能量消耗的关系,以某输油管线多年来输量及油、电耗数据为观测值,用数理统计方法,假想了可能出现的几种待定模型,通过比较各模型的拟合优度,确定输量影响油、电消耗的最佳拟合方程和拟合曲线。  相似文献   

14.
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的难点及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松林 《石油商技》2004,22(3):23-25
分析了“油气收集”和“油气回收”的区别,根据油气挥发损耗和“气液比”的特性,介绍了油气回收处理的难点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单井测压资料预测油气水界面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油气水井测压资料预浏油水、气水界面的通用计葬公式考虑了重力、毛管压力和水相压力未数三个因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南八仙油气田油气水分布规律复杂,不同层段的典型水层电阻率明显不同,有时会误判储层.针对此问题,认为视电阻增大率判断油气水层方法的关键是分层统计南八仙油田水层电阻率,把细分层段后的地层电阻率与同层段典型水层电阻率之比定义为视电阻增大率.然后在视电阻增大率-声波时差及视电阻增大率-补偿密度2个交会图上标出所有层段的试油、试采的油气水结论,建立起储层评价综合解释的统计经验判别标准,供认识油田的油气分布规律和编制开发方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植物油/树脂取心密闭液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明  张静  郑庆红 《油田化学》2001,18(4):291-293
选用一种低粘度的无毒植物油(50mPa.s,15℃)为基础油,加入一种植物树脂使植物油增稠,粘度及流变性参数达到要求值,必要时加加重剂密度,得到了植物油/树脂取心密闭液,介绍了所选植物油和树脂的基础性能和主要成分,植物油/树脂取心密闭液的制备方法,基本性能及对常用水基钻井液(两性聚合物钻井液)性能的影响,并与蓖麻油取心密闭液作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加入2.5%-10%植物油/树脂或蓖麻油取心密闭液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几乎相同而且不大,只是植物油/树脂取心密闭液引起钻井液密度下降幅度略大,在实际应用中,取心密闭液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可随钻井液的循环迅速消失,因此,所研制的植物油/树脂取心密闭液完全可以代替价格高且有毒性的蓖麻油取心密闭液。  相似文献   

18.
碎屑岩储集层的非均质性研究是油田勘探和开发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利用综合测井资料研究了CH油田长6油层组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等的非均质性,认为利用测井资料定量化地研究储采层的非均质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分析了非均质性和产能之间的关系:岩性与产能――粒度粗、砂体均质和后生成岩作用弱,产能高,而粒度细、非均质性强烈和连通性差,产能低;物性与产能――油层内孔隙度大、渗透率高和非均质性弱,产能高,而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和非均质性强,产能低。认为通过对油田非均质性的研究可以有效地预测油气藏和指导油气田开发,通过对非均质性研究和生产动态资料相结合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发现,油气田非均质性是影响油气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转轮流动模拟器在气液混输管道中原油析蜡温度测定中的应用,测定了甲烷与原油混相体系的压力对原油析蜡温度的影响。证实了甲烷与原油两相共存情况下,体系压力升高可使原油析蜡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20.
天然混合羧酸(盐)复合驱油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李干佐  林元 《油田化学》1994,11(1):61-65
研究了天然混合羧酸(盐)复合驱油溶液与大庆、胜利原油构成的体系的界面性质,考察了Na2Co3、NaHCO3、NaCl、HPAM、助表面活性剂对体系界面性质的影响,提出了复合驱油体系的配方。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混合羧酸(盐)可使复合驱油溶液与大庆或胜利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降至超低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