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QLED)中能级分布和载流子浓度的关系为理论基础,研究了QLED发光层能级变化与驱动电压的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以CdSe/ZnS核壳结构量子点为发光层,计算了器件正常发光时的阈值电压,分析了电流密度与量子点中电子准费米能级与空穴准费米能级之差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驱动电压大于9.8V时,CdSe/ZnS中电子的准费米能级与空穴的准费米能级之差大于1.03 eV,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正常发光;理论模型证实由于电子在发光层与电子传输层界面的大量积聚,导致淬灭发生,降低发光效率.  相似文献   

2.
量子点材料因其独特的发光特性,在显示和固态照明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相比于传统显示器件,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具有高的稳定性、良好溶液可加工性和高色彩饱和度等优势,因而其成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的核心器件。介绍了QLED的构成、工作机理及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在中国显示行业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3.
《电子元器件应用》2006,8(7):13-13,18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即有机电致发光。有机电致发光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产物。1953年,A.Bernanose等人在蒽单芯片的两侧加400V的直流电压时,观察到了发光现象,这是有机EL的最早报道。到了七十年代,单晶方面的工作积累促进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1970年,D.F.Williams等人在100V驱动电压下得到了量子效率达5%的有机EL器件。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C.W.Tang及其合作者采用新结构并选用新材料,首次将空穴传输层引入到有机薄膜发光器件中,从而制造了具有双层结构的器件,为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有机电致发光的效率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李文连 《液晶与显示》2001,16(2):120-123
描述了评价有机电致发光性能的重要指标--发光效率问题,从发光机制考虑,一般常用外量子效率和内量子效率来评价。外量子效率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输出光子数与注入电子数之比;内量子效率是产生在器件内部的光子数与液入电子数之比,对于光子能否输出到器件外部无关紧要。评价器件性能还有一些其他效率评价方法,如能量效率,功率效率等,特别是外功率效率(1m/W),电流效率(cd/A)也常常用于表征有机电致发光性能,但它们与发光光谱的视觉灵敏度有关,对紫外外辐射器件不适用,另外,利用三重态激子发射可以提高EL器件效率,理论上可达100%,器件结构及材料对器件外量子效率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杨定宇  蒋孟衡 《现代显示》2007,18(8):54-58,46
有机发光显示被认为是下一代最理想的显示技术,具有自主发光、功耗小、视角宽、成本低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本文在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极结构和发光材料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有机显示器件的驱动技术和面板的研发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量子点发光在显示器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量子点材料的发光原理、基本结构,以及量子点LED的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其在显示领域的最新进展。量子点LED由于具有发光纯度高、使用寿命长、可由溶液法制备等独特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显示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把MgF2引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子传输层和穴传传输层之间,制备了有机-无机复合的电致发光器件。通过发光和电学研究发现,MgF2层的引入可以明显抑制激基复合物的形成,增加短波长光的发射的强度;同时,它对降低起亮电压,改善器件发光性能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尝试采用三种方式来平衡载流子的浓度,以提高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的外量子效率等性能:在正装结构(ITO/HIL/HTL/QD/ETL/EIL/金属阴极)的QLED的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中间插入超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电子阻挡层;在空穴注入和传输层方面,通过使用更加优化的HIL等来提高空穴注入和传输几率;在QD发光层方面,用短链配体来置换量子点的长链配体以增加载流子向量子点发光层中的传输效率等。在进行量子点配体交换的同时带来了量子点在正交溶剂中的可溶性优势,有利于QLED器件的全溶液法制备。  相似文献   

9.
稀土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电子层结构,是一类丰富的发光材料宝库。将稀土配合物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OLED)对于实现全彩色显示具有重要意义。与通常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相比。稀土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高色纯度发射和高内量子效率的优点。本文概述了稀土配合物分类、稀土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进展和优点,着重研究了稀土离子及其OLED器件的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10.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基本原理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发展历史,器件结构、工作特征、获得彩色显示的方法以及优缺点、发展现状和趋势等作了简要介绍。对小分子OLED与聚合物PLED、OLED与LCD的性质进行了比较,对OLED显示的发光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此外,对获得彩色显示的无源驱动电路和有源驱动电路的结构进行了总结,认为有源驱动将是最终发展结果。最后介绍了国内外OLED技术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1.
李亚晖  薛唯  蒋玉蓉 《现代显示》2003,276(6):36-39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平板显示器件,由于其突出的优点,对现有的显示技术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目前实现彩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是OLED研究的热点。因发光材料和工艺的多样性,可以有多种途径实现彩色显示,本文详细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常用的彩色化技术。  相似文献   

12.
光电平板显示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了我们设计、研制的一种新型光电平板显示器。它由光平面电子源、XY扫描控制板、微通道板及荧光屏组成。实际测量了显示器发光亮度随激发电流、激发电压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光电平板显示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组像管     
“组像管”是专为拼接式大屏设计的显示器件,本文讨论组像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4.
纳米器件的发展动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纳米CMOS器件、纳米电子器件和量子器件的发展动态,提出以信息载体来分类纳米器件的方式。在纳米CMOS器件方面,主要介绍近半年来65nm工艺及器件的最新动态;在纳米电子器件方面,主要介绍共振隧穿器件(RTD)的动态;在量子器件方面,主要介绍量子器件和半导体自旋器件的概况。  相似文献   

15.
高性能真空荧光显示器(VFD)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阮世平 《光电子技术》2005,25(4):211-217
对目前广为应用的真空荧光显示器件(VFD)的发光原理和性能特点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针对国内外VFD的应用和生产的现状,从提高显示质量和便于使用的角度,指出我国VFD发展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金属量子线材料因具有独特的机械、电、磁等特性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当今介观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已成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热点。综述了国内外金属量子线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机械可控断裂结技术、电化学法、扫描隧道显微镜法等。同时对金属量子线材料的应用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主要应用包括量子电导原子开关、传感应用等,突出了金属量子线在量子器件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讨论了金属量子线材料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期望能够提高国内研究者对该领域的研究兴趣,促进该领域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用于数字电视的显示器件种类远比用于模拟电视的要多,包括CRT、LCD、PDP和投影式的CRT、LCD、DLP、LCOS。对它们的发展前景也众说纷纭。本文介绍数字电视对显示器件的要求,并对比分析各种显示器的优劣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新的显示技术是否会替代AMLCD技术而成为移动可视设备中的霸主呢?来自一线设备制造商的答案最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9.
在研制RTD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并研制成功栅型GaAs基共振隧穿晶体管(GRTT).文中对该器件的材料结构设计、器件结构设计、光刻版图设计、器件制作、参数测量与分析等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所研制出的GRTT最大PVCR为46,最大跨导为8mS,为进一步改善器件性能和参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大屏幕多枪扁平彩色显像管原理探索-双枪管的研制成果,分析了进一步研制大屏幕多枪管的主要技术难点,认为作为一种探索,对传统显像管进行改造,寻找一条与非GRT平板显示器竞争的技术通道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