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制取高品质浓缩大豆磷脂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制取大豆浓缩磷脂过程中存在的杂质含量超标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对加工工艺进行了调整.主要对加工工艺的杂质、温度进行调控.实践表明:高品质浓缩大豆磷脂中乙醚不溶物的含量为0.08%,丙酮不溶物含量为62%,Gardner值小于7,透明度较普通大豆浓缩磷脂有显著增强,外观透明,颜色呈棕黄色,优于SB/T10206-94标准.浓缩大豆磷脂品质的提高,为磷脂的精深加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国饲用大豆磷脂主要为浓缩大豆磷脂和粉末大豆磷脂,系由大豆毛油精炼过程中水化脱胶副产物在真空下干燥脱水、纯化处理,再萃取、分离、干燥而得。该文概述饲用大豆磷脂组成、功能特性、应用价值及其制取工艺。  相似文献   

3.
大豆磷脂的超临界CO2萃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超临界CO2储取技术从大豆浓缩磷脂中去油,制取高纯度大豆磷脂。产品的丙酮不溶物(AI)达96%以上,色泽微黄、无溶剂残留。研究了在较低萃取工艺条件(25MPa~35MPa,35℃~55℃)下达到实验目的的可能性,并研究了两步萃取法制备高纯度磷脂的新工艺,探讨了萃取温度、压力、时间和进料量对产品纯度的影响,并得出较先萃取条件。  相似文献   

4.
谷克仁 《中国油脂》2000,25(4):41-43
影响大豆磷脂质量的因素很多。用成熟、完善的大豆,可以制得高质量的磷脂。遭霜冻和长时间储存的大豆,磷脂含量低。大豆加工以前,必须清选、脱皮,去除含铁的泥土、外来杂质和杀虫剂。大豆磷脂中褐色物质可能是毛油在汽提时生成的,据认为是缩醛产物,脂肪酸氧化也可能是磷脂褐变原因之一。大豆毛油在汽担时,尽可能采用低的温度,可以减少褐色物质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挤压膨化对大豆磷脂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简述挤压膨化技术及其在油脂生产中的应用,挤压膨化对制取大豆磷脂的影响。采用挤压膨化预处理工艺制取油脂可以提高毛油的脱胶效率,改善油的品质,增加磷脂的得率,增强磷脂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影响大豆磷脂质量的因素很多。用成熟、完整的大豆 ,可以制得高质量的磷脂。遭霜冻和长时间储存的大豆 ,磷脂含量低。大豆加工以前 ,必须清选、脱皮 ,去除含铁的泥土、外来杂质和杀虫剂。大豆磷脂中的褐色物质可能是毛油在汽提时生成的 ,据认为是缩醛产物。脂肪酸氧化也可能是磷脂褐变原因之一。大豆毛油在汽提时 ,尽可能采用低的温度 ,可以减少褐色物质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乙酰化大豆改性磷脂的制取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乙酰化的方法对大豆磷脂进行改性研究,并分析了乙酰化大豆改性磷脂的制取工艺,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奈件。  相似文献   

8.
大豆磷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豆磷脂资源丰富、原料价格低廉,但未被充分利用。本文叙述了三个问题,提高大豆浓缩磷脂质量的注意事项、大豆磷脂改性后HLB等的变化以及大豆磷脂在多种行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酶改性大豆磷脂乳化稳定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浓缩磷脂、酶改性大豆浓缩磷脂、酶改性大豆粉末磷脂作为乳化剂经均质制备乳化液(油/水=1∶1),调乳化液pH值分别为(3、5、7、9),常温下4h、80℃保温4h、分别添加0.1%NaCl和0.05%CaCl2,常温下放置4h后比较各乳化液的稳定性。添加大豆浓缩磷脂的乳化液受环境影响较大,在碱性或酸性较强条件下稳定性差。而添加酶改性大豆浓缩磷脂和酶改性粉末大豆磷脂乳化液在pH值5 ̄9下都保持良好的乳化稳定性,在pH值3时亦保持较好的乳化稳定性。在温度80℃条件下,添加酶改性大豆浓缩磷脂和酶改性粉末大豆磷脂,在不同pH值时,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明显好于浓缩大豆磷脂。添加酶改性大豆浓缩磷脂和酶改性粉末大豆磷脂的乳化液,在较高的离子强度下,保持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而高离子强度对大豆浓缩磷脂的乳化性影响非常大,尤其在添加CaCl2的情况下,大豆浓缩磷脂几乎失去了乳化能力。在几种条件下,添加酶改性粉末大豆磷脂的乳化液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大豆浓缩磷脂、酶改性大豆浓缩磷脂、酶改性大豆粉末磷脂作为乳化剂经均质制备乳化液(油/水=1:1),调乳化液pH值分别为(3、5、7、9),常温下4h、80%3保温4h、分别添加0.1%NaCl和0.05%CaCl2,常温下放置4h后比较各乳化液的稳定性。添加大豆浓缩磷脂的乳化液受环境影响较大,在碱性或酸性较强条件下稳定性差。而添加酶改性大豆浓缩磷脂和酶改性粉末大豆磷脂乳化液在pH值5~9下都保持良好的乳化稳定性,在pH值3时亦保持较好的乳化稳定性。在温度80℃条件下,添加酶改性大豆浓缩磷脂和酶改性粉末大豆磷脂,在不同pH值时,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明显好于浓缩大豆磷脂。添加酶改性大豆浓缩磷脂和酶改性粉末大豆磷脂的乳化液,在较高的离子强度下,保持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而高离子强度对大豆浓缩磷脂的乳化性影响非常大,尤其在添加CaCl2的情况下,大豆浓缩磷脂几乎失去了乳化能力。在几种条件下,添加酶改性粉末大豆磷脂的乳化液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