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长周期地震动的衰减关系和频谱特性与普通周期地震有明显差异,并且由于缺乏可靠的长周期地震动记录,目前国内外对长周期地震动的研究尚不成熟,然而对长周期地震作用下矩形桥墩的动水压力和墩身动力响应研究也较少.基于此,对长周期地震波与普通地震波进行了频谱特性分析,并基于势流体理论,针对一典型实体矩形桥墩进行了长周期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长周期地震波与普通地震波作用对桥墩动水压力的影响规律,得出桥墩的动水压力沿高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基于不同水深对长周期地震波与普通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墩底剪力、墩底弯矩、墩顶最大加速度和墩顶最大位移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得出长周期地震作用下桥墩的响应较大,且最大值都发生在水深20m时,分别增大59.6%,57.2%,37.5%和76.6%.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在5.12汶川地震和东日本大地震作用下高层结构时程响应的差异,分别从这两次地震记录库中挑选出典型场地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各3条作为结构输入地震动,采用ANSYS软件建立一88层高层建筑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时程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东日本大地震强震记录作用下高层结构的位移反应、加速度反应以及基底剪力和弯矩值,均明显大于5.12汶川地震动记录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汶川大地震中大量遭受破坏的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地震易损性和震害机理.方法通过建立软母线连接的变电站开关设备耦联体系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的索单元模拟软母线的作用.在实际记录的汶川地震波输入下,对耦联体系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地震时程分析,对比了结构地震响应计算结果.结果隔离开关有母线连接瓷柱和无母线连接瓷柱的响应差别很大,母线对设备的响应影响是比较大的,它是导致设备发生破坏的重要原因.由于母线的存在,母线连接设备体系的结构响应呈现非线性的特点.结论变电站电气设备是典型的地震易损结构,在设备的抗震分析中需要考虑母线的耦联作用.  相似文献   

4.
上海裕年国际商务大厦为带巨型转换桁架的高层建筑,属于复杂高层建筑结构。采用ETABS有限元分析软件,在7度多遇地震作用下,对其进行弹性时程分析,得到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反应。同时,对原型结构在X、Y不同方向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扭转效应和受剪承载力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砌体结构房屋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砌体结构房屋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不少资料中已有详细论述,而砌体结构房屋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情况,目前的资料及规范中有抗震抗剪计算,而没有进行全面的受力分析,为了弄清砌体房屋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各抗侧力构件的工作机理及破坏形式,本文应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原理及方法,进行砌体结构房屋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受力分析,为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弯曲等计算,提供受力分析及内力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大跨度飞燕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在地震行波效应作用下损伤,以主跨280m飞燕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桥梁样本,以台湾集集地震动记录作为地震样本,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桥梁样本在地震动样本作用下损伤进行了研讨。为使行波效应在桥梁样本上更为显著,地震动样本选取含有较高长周期脉冲的近断层地震记录。结果表明:在一致地震作用下,桥梁样本满足设计抗震要求;在计入行波效应下,桥梁样本不能很好的符合“小震不坏”的设计原则;总体来说计入行波效应桥梁损伤会增加21%左右。  相似文献   

7.
用ANSYS程序自带的开发语言ADPL编制了计算程序,可用来计算高层建筑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直接绘出结构各层位移图、弯矩图和结构各层层间位移以及顶点侧移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其结果直观、可靠,可供分析研究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对远震区高层建筑造成的震害及设计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12"汶川大地震的震级达到了里氏8.0级,该次地震对远震区高层建筑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震害.通过对西安市区高层建筑的震害进行介绍和总结,分析了远震区高层建筑的震害特点和原因,并分别从地震作用水平和抗震设防水准、防震缝的设置、填充墙的设置等方面,对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和抗震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粘滞阻尼器优良的耗能性能,以及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北京某高层钢结构分析实例,以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计算模型,采用时程计算方法,探讨了未控和受控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粘滞阻尼器能有效地消耗地震输入能,减小结构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10.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尤其是带商业裙房的高层,上部楼层相对于下部楼层的收进是非常常见的,尺寸过大的收进属于竖向不规则结构。通过PKPM软件对漳州诏安华府怡景住宅项目1#楼进行辅助结构分析,针对规范要求,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研究该竖向收进的高层结构,通过选取人工波与天然波作用下的地震时程反应,得到结构弹性下最大楼层的位移、剪力曲线,并将此曲线与CQC计算法下的最大楼层的位移、剪力进行比较,然后取大值。同时,介绍了竖向收进高层的的结构设计要点和抗震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11.
底层框架砌体结构房屋为上刚下柔结构体系,在"5·12"汶川地震中遭受了严重破坏.通过对汶川地震中此类房屋震害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了相关震害产生的原因.对某工程实例在底层设置不同数量抗震墙以实现第二层与底层侧移刚度比的定量计算,分析不同侧移刚度比对结构薄弱层出现位置的影响,并对此类房屋建筑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透过“5·12”汶川地震震区大量倒塌、损毁建筑照片所展示的现象,探讨了震区建筑受损的内在原因,分析了规划、建筑、结构和道路、桥梁因设计不当而埋下的隐患。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现行的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为今后改进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加强工程监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汶川大地震震后现场考察结果,介绍了砖混结构房屋在结构体系、墙体、构造柱和圈梁、楼梯和出屋面结构等方面的主要震害特征。为提高此类房屋防震减灾能力,建议对新建房屋结构体系选择宜形体简单、平面规则,慎重使用底框结构;要重视抗震构造设置;对学校教学楼等建筑,尽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限制使用单跨外廊悬挑结构,并提高此类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对已有建筑物,评估其抗震能力,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  相似文献   

14.
超限高层建筑整体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对超限高层结构的破坏机理和抗震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对一高宽比超限的复杂高层建筑进行了1/15的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和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模型的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应变反应和扭转效应,并根据模型试验结果和相似关系反推到原形结构,研究了原形结构的破坏机理和破坏形式。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原形结构的前三阶振型周期分别为1.795 s(Y向平动),1.72 s( X向平动)和1.423 s(整体扭转),扭转与平动周期比为0.79;原形结构在7度多遇和罕遇地震动作用下弹性位移角和弹塑性位移  相似文献   

15.
竖向地震下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简化波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近断层地区竖向地震下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脉冲波动效应,将典型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分别简化为一维和二维模型,在弹性范围内,确定纵波通过集中质量的反射和透射系数,以时域差分延时和FFT频域滤波为求解策略,用简化波动分析方法计算结构在竖向地震下的宏观响应,评估结构在竖向地震下的抗震性能.分析表明,与振动分析方法相比,波动分析方法在计算结构竖向地震响应时更具有针对性,特别是近场脉冲型竖向地震下.竖向地震引起轴向构件的轴力波动和相对错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在地震多发国家和地区,很多老建筑或抗震能力达不到现行规范要求的建筑均面临抗震性能评估和加固问题.加固方法种类繁多,各种加固方案的结构抗震性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介绍了汶川地震中汉旺镇一栋仅遭受轻微结构损伤的老式无筋砌体结构的加固方法,分析了其表现良好的原因;并就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中一栋加固建筑表现出的良好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以都江堰某需抗震加固的实际工程为例,用ANSYS分别对加固前原结构、加大截面法实施加固后的结构以及增设钢支撑加固后的结构进行了3维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综合分析数值计算结果和经受地震考验的成功加固案例后认为,对原结构深入的抗震性能评估是选择加固方案的前提;结构抗震加固应强调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优化,而不是结构构件简单的修复;加固方案应尽量避免增加结构的自重,优先选择相对轻质高强材料;侧向刚度的增大可能导致地震反应显著增加,故增大侧向刚度并不一定能有效降低结构的水平侧移,建议加固后结构强度提高的程度应高于刚度增加的程度;应允分认识到加固可能带来新的薄弱环节和新的不利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地震造成了四川、重庆、甘肃、陕西等省的650多万间房屋倒塌,2 300多万间房屋损坏.笔者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灾区应急评估组赴绵竹进行灾后房屋应急评估,对绵竹市城区和绵远、齐天、汉旺等乡镇建(构)筑物震害进行了分析调查.根据评估小组的调查资料和笔者对绵竹典型建筑物震害的调查分析,绵竹乡镇一级建筑物存在设计和建筑缺陷:(1)未按规范设置圈梁、构造柱;(2)普遍采用预制空心楼板;(3)相当部分沿街住宅采用所谓"混合底框结构";(4)施工质量差.这些问题是造成乡镇一级建筑物震害严重的主要因素.针对绵竹震害调查分析,就当前经济、技术水平下我国乡镇建筑的建设和当前技术条件下的防震措施进行重点讨论和思考,对我国抗震防灾提出了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高层建筑隔震结构对高层建筑抗震能力的作用,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固定高层建筑和隔震高层建筑进行了模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结构的固有频率随着阶数的增大而增大;隔震结构的隔震层消耗了大量的隔振能量;通过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间设置足够安全可靠的隔震系统,形成柔性底层,使建筑物与基础隔开,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减少输出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从而大幅度降低建筑物对地震的影响;隔振节点加速度明显降低;隔震后位移发生微小的减少。由模拟结果可知,地震破坏以水平破坏为主,震烈度决定了建筑物的破坏程度;隔震层吸收了地震中大量的能量,隔震上部结构绝对加速度明显降低,基础隔震体系能够降低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汶川地震灾区文化遗产建筑震害与保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严重威胁着灾区内的各类文化遗产建筑的安全.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建筑,根据文化遗产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破坏状况,总结了不同结构形式的文化遗产建筑的震害特点.结合汶川地震灾区文化遗产建筑的营造特点,分析了其传力机理和不同构件的抗震重要性,提出了文化遗产建筑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相应保护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