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7 mm厚Ti180双相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采用不同焊后热处工艺(550~700℃,8 h),研究热处理温度对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后Ti180电子束焊接头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的残余β相上生成纳米级针状α相和球状亚微米级颗粒Ti5Sn3。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次生针状α’相逐渐减少,纳米级针状α相逐渐粗化,球状亚微米级颗粒逐渐回溶,使得接头的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的显微硬度逐渐减小。此外,接头的常温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逐渐下降,而高温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整体上呈现随热处理温度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在热处理参数为550℃、8 h时,Ti180焊接接头具有最优的力学性能。且焊后热处理可以显著减小Ti180焊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在热处理温度为650℃时,接头的残余应力消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31CrMoV9钢电子束焊接接头在焊后去应力退火、焊后调质两种不同焊后热处理状态下的焊缝组织与性能,并与同等强度等级下的母材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接头焊后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及少量残留奥氏体;焊缝经调质处理后,组织为相对均匀的回火索氏体,接头力学性能与母材相当,相比于焊后去应力退火处理,焊缝冲击性能大幅提高。两种类型的焊后热处理均未消除焊缝柱状枝晶等凝固组织形态,但焊后调质工艺可减轻焊缝柱状枝晶组织偏析,并使之细化,使得焊缝与母材的组织与硬度更加均匀;焊后经多次重复淬火,焊缝经检测均未见裂纹,说明焊后采用调质工艺可行,这为提高焊缝冲击性能提供了可行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焊后热处理对PCrNi3Mo钢组合焊缝接头显微组织的影响,探讨了特征区组织转变机理及底层焊道的脆化倾向,结果表明,焊后热处理中,随着M23C6型碳化物的大量折出,底层焊道熔合区组织变得更加复杂,并形成了较薄的碳迁移层;底层焊道中较高的含碳量,对σ相的转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焊缝金属的脆化倾向较小。  相似文献   

4.
《现代焊接》2008,(1):79-81
本文通过不同热处理条件下WB36钢焊缝硬度、冲击韧性的试验与分析,研究了焊后热处理工艺对WB36钢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焊缝具有典型热处理强化特征,这种强化是因为在粒状贝氏体的边界上析出了细小的球形沉淀相而引起,综合考虑焊缝和HAZ区粗晶区性能,WB36钢热处理工艺应选择600℃×2h或更长恒温时间的工艺。  相似文献   

5.
尹强  马成勇  彭云  张希俊 《热加工工艺》2012,41(15):143-147
工程机械用1000MPa级高强钢焊后需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而可进行焊后热处理的焊缝金属是保证接头性能的关键.利用透射电镜、场发射高分辨透镜和扫描电镜及EDS等手段对铜含量(质量分数)为0.41%、0.89%和1.14%的焊缝金属进行了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焊缝热处理前后均为板条马氏体和板条贝氏体组织,其中含铜0.89%和1.14%的焊缝热处理后在板条上弥散析出大量的ε-Cu相.焊态下,焊缝的强韧性匹配较好;去应力退火后,焊缝的屈服强度升高,而冲击韧性大幅降低.铜对焊缝热处理前后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可使焊缝产生时效脆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激光焊接热处理工艺对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制定了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的试验方案。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焊缝组织观察分析,并用HV0.1显微硬度计检测焊缝区域硬度。结果表明,经过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的金相组织铁素体明显增多,而珠光体较少,硬度较低,其中焊后热处理对组织和性能改善的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针对?1 219 mm×33 mm X80钢管焊缝金属进行了焊后热处理,对热处理前后焊缝金属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分别进行了拉伸性能、冲击韧性、硬度测试,对比分析了显微组织特征及力学性能的差异,研究了焊后热处理前后冲击断口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焊态及焊后热处理的焊缝金属显微组织主要由准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和弥散分布的M/A组元组成,但2种状态下组织中M/A组元所占比例及形态和分布差别较大,焊后热处理的组织中析出了较多碳化物,大多数碳化物分布在粒状贝氏体中,少量分布在原奥氏体晶界上,这些粗大且分布不均匀的碳化物颗粒对焊缝金属的冲击韧性有一定的影响;焊后热处理的焊缝金属的抗拉强度及硬度值较焊态的略有降低,但是低温冲击韧性较焊态的有明显改善。此外,碳化物的析出会对焊缝金属的韧性产生一定影响,细小碳化物的析出有利于改善焊缝的韧性。  相似文献   

8.
对2090铝锂合金电子束焊接头进行焊后热处理,热处理工艺为530℃固溶0.5h+190℃时效12h。结果发现,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由焊态下的331MPa提高到热处理后的415MPa,焊后热处理使接头的强度大大提高。金相组织观察表明,铝锂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经过热处理后焊缝晶粒形貌由焊态下的等轴树枝晶转变成等轴晶,并且在晶粒内部和晶界处析出细小的强化相。XRD相结构分析显示接头焊缝中的强化相主要为δ′(Al3Li)、T1(Al2CuLi)、β′(Al3Zr)等。TEM观察证实,热处理后2090铝锂合金接头焊缝中析出了多量的球状δ′相和针状T1相。拉伸断口分析表明,铝锂合金电子束焊接头在焊态下为带韧窝的穿晶断裂,经过热处理后接头断裂模式转变为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9.
0前言铬钏耐热钢和低温钢的焊接产品往往采用焊后回火热处理,以达到消除残余应力及改善组织性能等目的。对于高强钢而言,有的结构不需要焊后热处理,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双脉冲熔化极精性气体保护焊(DP-MIG)工艺方法焊接AA7075-T651铝合金,焊接试板采用固溶处理(480℃×50 min)后水淬,再进行(80℃×24 h)+(120℃×24 h)两级人工时效热处理,通过金相观察、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拉伸试验以及硬度测试,研究焊后热处理(PWHT)工艺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区经热处理后,晶粒由枝晶向等轴晶转变,晶界处非平衡第二相溶解,晶界变细,焊缝显微组织特性改善明显;焊接接头经热处理后,抗拉强度由342.5 MPa提高到490 MPa,接头强度系数为0.872,焊缝软化区硬度得到较大改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Ti3Al金属间化合物电子束深熔焊接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有限元法,采用改进的双椭球热源模型,对电子束深熔焊接Ti3Al过程进行了移动热源条件下准稳态三维温度场的数值模拟。该模型复合了熔深与电子束参数及材料性质的关系,考虑了对流和辐射散热、相变潜热、材料热物理性能参量随温度的变化以及液态金属的对流传热。通过比较熔深、熔宽的计算值和实际测量值,验证了该模型在电子束焊接温度场模拟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热处理前后用ERNiCr-3焊丝焊接的T92/HR3C异种钢焊接接头焊缝显微组织及其冲击韧性,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对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热处理工艺下,T92/HR3C异种钢焊接接头焊缝组织由原来粗大的回火板条马氏体分解为大小不等、分布均匀的无规则铁素体和细密的珠光体组织。同时,热处理之后焊接接头由于组织更加均匀和细化,其冲击韧性值较热处理前有较大的提高,由原来的80 J提高到129.7 J。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等微观分析手段,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2195铝锂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焊缝区的显微组织演变,探讨接头的焊后热处理强化机制。结果表明,焊后热处理可显著改善接头区域的显微组织,促进强化相的析出,有利于提高接头的力学性能。经过焊后固溶+双级时效热处理,焊态下接头熔合线附近存在的等轴细晶区消失,β′、θ′和T1等强化相在接头焊缝区析出,与单级时效处理工艺相比,双级时效处理的析出强化效果更为显著。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经过双级时效热处理后,接头的抗拉强度达到492.5 MPa,为母材强度的90.4%。接头拉伸断口表面存在许多小韧窝,并伴随出现解理面,接头呈韧-脆混合型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不同偏束距离对铝合金/钢异种金属EBW接头的组织形态、化合物层厚度、裂纹缺陷以及接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偏束距离的增加,焊缝中的Fe-A l化合物颗粒逐渐消失,晶界上的共晶体减少,化合物层形态由复杂变简单,厚度减小.偏束距离较小时,在化合物层附近的焊缝中存在裂纹缺陷;偏束距离较大时,在化合物层上存在裂纹.偏...  相似文献   

15.
高铌TiAl/Ti600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高铌TiAl/Ti600合金进行了电子束焊接试验以便对高温钛合金与高铌TiAl合金高质焊接提供理论及试验依据,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对焊接试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铌TiAl/Ti600接头极易产生裂纹缺陷.接头焊缝主要形成细针状α2-Ti3Al相及α-Ti相,而高铌TiAl侧热影响区呈现板条状及等轴组织形貌,Ti600侧热影响区为针状α'相.接头焊缝区硬度最大,达到586 HV,Ti600侧向高铌TiAl侧过渡过程中硬度逐渐增大,由焊缝到两侧热影响区硬度过渡梯度较大.高铌TiAl/Ti600电子束焊接头室温抗拉强度可达516 MPa,且接头断裂于偏高铌TiAl侧焊缝区,断裂性质为典型的脆性解理断裂,呈现穿晶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4.5 mm厚TC4钛合金平板电子束焊接接头的局部热处理,研究了电子束局部热处理对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硬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局部热处理后扫描区内的母材组织晶粒粗化长大,α相在原始β晶界处长大的同时,以层片状或针状的α形态向β晶内生长.局部热处理后冷却速度的降低使焊缝组织中的针状马氏体在分解析出β相的同时转变为α相,变短变厚的α相相互交错排列.另外,局部热处理消除了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突变.同焊后状态相比,局部热处理后焊接接头的整体性能沿焊缝垂直方向得到了均衡和提高,拉伸试样的断裂位置由焊后状态时的热影响区和母材的交界处转移到未经历热处理的母材区域.  相似文献   

17.
The microstructure of E911 deposited metal was observed and the effect of heat input and postweld heat treatment on microstructure and impact toughness was investigated.The microstructure consists of tempered martensite and residual δ-ferrite.The morphology of tempered martensite is columnar and the residual δ-ferrite is polygonal.With the increase in heat input,the width of columnar martensite grain and the size of residual δ-ferrite increased,whereas the volume fraction of residual δ-ferrite varied slightly.The impact toughness decreased as heat input increased.The result reveals that coarsening columnar martensite grain and δ-ferrite have greater effect on impact toughness than volume fraction of residual δ-ferrite.As the time of postweld heat treatmeat is exceeded 8 h,aggregation of M23C6 occurs in some grain boundaries or lath interfaces.The partial aggregation of M23C6 results in the decrease in impact toughness.  相似文献   

18.
对分别处于退火和固溶时效态的TC4钛合金进行电子束焊接,焊后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利用光学显微镜(OM)及X射线衍射(XRD)的方法对这两种TC4焊接件的微观组织及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两组试件母材组织均为α相和β相转变组织的机械混合物,但状态和分布不同;退火态试件的热影响区为粗而短的针状α相和少量初生α相,焊缝为单一板条α'马氏体,粗大且分布均匀,属于典型的网篮状组织,而固溶态试件热影响区中的针状α马氏体细小且分布不均;焊缝主要为粗大原始β晶粒内针状回火α'马氏体及晶界α相.这两组试件的抗拉强度及冲击韧度均高于母材,但退火态试件抗拉强度高于固溶态试件,冲击韧度略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