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全国各地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地方政府在新街道两侧规划了初具规模的“连家店”。所谓“连家店”,就是街道两侧的多层居民私宅,每套几十平方到几百平方不等,底层多用于餐饮、娱乐等,楼上为私人住宅。  相似文献   

2.
位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79层到93层的上海柏悦酒店(Park Hyatt Shanghai),以其400m之上的高度倍受注目。作为柏悦“现代中式私宅”理念的缔造者,季裕堂为柏悦赋予的意义多于形式,温存的表象之下更多的是引人思考的文人式内敛。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高图书馆建筑的化氛围是建筑师最头痛的工作之一,而且还往往被忽视,作参与浙江图书馆新馆建筑中设计,制作了“竹筒”雕塑群,其效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青睐,关注和重视,所以,笔在本中试以“竹筒”建设过程中的设计思路,内容选择和艺术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剖释,从中得到的结论是:为了提高图书馆建筑的化氛围,应当:(1)选择:设计的作品要有鲜明的个性特色;92)作品内容等需有深刻的化内涵;(3)作品  相似文献   

4.
在广西美丽的漓江边,如今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小青瓦、坡面屋、木门窗、吊阳台、白粉墙、青石板路”。经过精心改造,阳朔县东岭村昔日简陋的“竹筒房”显得格外古朴典雅,给慕名前来阳朔的中外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像东岭村这样被列入广西“竹筒房”改造试点并取得成功的还有黄姚古镇、兴安水街等。  相似文献   

5.
竹筒屋是广州最具特色的传统民居,近现代以来由于人口的巨大压力而产生了过度加建的现象,造成了大量的病态竹筒屋并形成了“类贫民窟”的城市地段,环境质量低劣,安全隐患严重,也使得传统城市形态面临危机。提出“新竹筒屋”的理念和设计方法,对病竹筒屋进行更新改造,使竹筒屋得到科学的保护与发展,焕发新的生命活力,也使广州传统的城市形态得到有机的治理,走上继承和发展相协调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广州属亚热带气候,炎热多雨,隔热降温是住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又因大城市地价昂贵,为在购得的有限土地上建造尽可能多的住宅,遂产生多层联排式住宅。广州的这类联排式住宅进深特大,每个分户单元面宽4至5米,进深一般可达15至20米,甚至有达30余米者。因其细长有如竹筒,故当地俗称“竹筒屋”。竹筒屋是在广州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后产生的新的住宅类型。它采用了完全不同于传统住宅的新的建筑形式,同时,也采用了新的结构形式与新的建造方法。这是一种既适应当时当地居住者的需要,又保留着强烈地方特色的住宅类型。  相似文献   

7.
炮仗,也叫“爆竹”。远古时代,人迹稀少,森林茂密,野兽横行,经常出来伤人,于是人们在聚居处,一到夜晚,烧起篝火,其间嵌进几截竹筒。篝火烧旺,竹筒内气体膨胀,发出爆裂的声音,用来吓唬野兽,故称“爆竹”。流传至今还有一副春联:“爆竹声中除旧岁,锣鼓喧天迎新年。”可以说,“爆竹”是“炮仗”的先祖。后来发明了火药,用火药制成的“炮仗”,当然优于“爆竹”,飞得高,爆得响,所以爆竹被取而代之。炮仗原先只有两种:大炮仗与小炮仗。那时放炮仗,“过年”请发财菩萨、“红”、“白”两事、祭神、清明扫墓时放,平日很少听…  相似文献   

8.
一一宅     
这组住宅概念设计的意图,是探索城市环境里人与居住空间交叉重叠的多元关系,并把这种关系应用,推进到城市结构的基本层次,挑战最小居住单元的单纯性与排外性,它们介于私宅和公寓的边缘,也可以称为“非私宅”或“微型公寓”。  相似文献   

9.
“小青瓦、坡面屋、木门窗、吊阳台、白粉墙、青石板路”,在美丽的漓江畔,改造后的阳朔东岭竹筒房气质古朴典雅,飘散着“水村山郭酒旗风”的迷人景致,成为漓江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给来阳朔的中外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0.
随意翻开了《城市住宅》总第29期的《一样不一样》一文,对李慧欣的几句话颇有同感。即:“对于设计师私宅的设计,旁人总多一分好奇,却想不到,一般设计师谈到自己住宅的设计,总强调‘实用’二字。与别人对他们的期望不大相同,却与一般人对私宅的思索和要求一样……室内设计是空间、人、物在美学和实用上的比例组合,在设计师的私宅设计里,自然期望可以更能欣赏和体会这种哲学。”  相似文献   

11.
黎松 《南方建筑》2004,(5):27-29
广州位于岭南地区,是古代百越民族聚居之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岭南地区形成了自己的化传统。而建筑化是整个社会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广州具有日照长、高温、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影响,逐渐形成了诸如“竹筒屋”、“西关大屋”,都市商业化的“骑楼”,近代由华侨  相似文献   

12.
观众厅的尺度比例──黄金律与建筑(视觉)、音乐(听觉)和声学关系初探曹孝振义艺复兴把音乐从教堂中取出来带到王公贵族宫廷府邸和富人私宅的客厅中去,这些演奏音乐用的厅的长和宽的比例常是符合“黄金律”的,符合“黄金律”的长方形的高和宽的比例为1:1.618...  相似文献   

13.
张晨  崔琳 《家饰》2008,(8):46-47
私宅的“客厅”是居室的中心,而客厅的中心在国内又常常莫名地落在电视机、甚至是眩目的电视背景墙身上。当你的空间足够大,绝对可以把视听室、会客室和家庭休息室从—张模糊的大皮下分割开来,从而让家庭休息室,真正成为家人共处,沟通的宁静空间。  相似文献   

14.
危改十年,北京错杀了几万所被误认为是公产的私宅,这种情况一天也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相似文献   

15.
节俭清廉一直是中华民族崇尚的优良传统,古代名臣中清廉之士层出不穷。他们虽然位高权大,却两袖清风,生活俭朴,从其住宅可见一斑。孙谦去官无钱购宅孙谦是南朝以清正爱民著称的廉吏之一。齐初,孙谦任宁朔将军、钱塘令。史载,孙谦在任期间,“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当时在职官员居住在官府,下任后则迁回私宅,  相似文献   

16.
谢浩 《建筑工人》2003,(11):42-43
旧广州,大量的市民居住在传统的院落式民居——竹筒屋内。竹筒屋是广州近代传统住宅形式之一,其平面特点是单开间,且开间小、面窄,门口临街的宽度通常只有3~4m,但其进深却很大,多为12~15m,也有的达30~35m,宽与深之比由1∶4至1∶8,甚至到1∶10以上,由前到后排列成多个房间,形似竹筒,故名竹筒屋。它多见于广州西关和市中心区一带,尤以霞飞坊、盐运西、将军东、西街一带更为典型和集中。竹筒屋一般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前部为大门和门头厅;中部为大厅,为较高的单层,内设神楼;后部为卧室和厨房、厕所。三个部分由天井分隔,以廊道联系,竹…  相似文献   

17.
“天干毋燥,防火防盗,邻里关系,互相关照.笃笃笃、当!笃笃笃、当!”7月15日傍晚7点正,四川阆中古城“火神楼”处突闻一阵“梆子”声,笔者循声望去,只见火神楼内走过来一高一矮两名身着明清“制服”,头戴“瓜皮帽”的“古人”。但见二人胸挂“竹梆“(竹筒做的响器),左手握一面铜锣和一盏书写一个大大“更”字的红灯笼,一把鼓锤握在右手,敲击胸前的“梆子”和铜锣,一边“吆喝”着自编自唱的防火防盗顺口溜。打更人顺着几条石板街一路吆喝一路走去。原来.他们不是在演戏,是真的在提醒人们防火防盗。  相似文献   

18.
“夺”式建筑可以休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夺”式建筑可以休矣周庆琳前几年在北京“夺回古都风貌”的口号叫的很响,经过几年的你争我夺,产生了一大批“夺”式建筑,它的出现在建筑界甚至在一般老百姓当中议论纷纷,褒贬不一,说明大家对此问题十分关切。北京只有一个,把她建设好是建筑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田银生  张?    谷?   《古建园林技术》2012,(116):68-71转58
关于广府传统民居,前人已做过很多研究,其中以侧重静态特征分析的个例与专题涉猎者居多,而在类型的动态过程演变分析上则着力较少。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从历史演化角度入手,选择广府地区居住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的六种基本形式,即“三间两廊”屋、“竹筒”屋、“明”字屋、西关大屋、骑楼、东山花园洋房为研究对象,大致划分其形态时期,并结合各时期的居住形态类型特征展开分析,探讨总结居住形式演变的内在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0.
那园始末     
北京金鱼胡同,连通王府井和米市大街,正对着紫禁城的东华门。这里明代属“澄清坊”地界。雍正年废除了“坊制”用大街和胡同控制建房,用地逐渐紧张,民居大宅门除了正房院保持方正、前后各院都压缩了南北尺度,形成民居的既定模式。原金鱼胡同东段路北有一溜宅院,当中两套并列的四合院连着一个水景花园,是咸丰年由叶赫那拉铭安建造的私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