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左翼文学不仅仅上承“五四”新文学,下起延安文艺,更是上世纪30年代文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然而,自左翼文学产生之初,与之相伴随的就是“革命”的声音、论争的声音。纵观整个左翼文学史,“俄苏体验”与“日本体验”的多次论战,“革命文学”与“无产阶级文学”的多次变换,“象牙塔中”与“十字街头”的多次斗争,慷慨激昂,热血满腔,终究还是“历史”与“现实”“文学”与“政治”的纠缠。从左翼文学的生成、左翼身份的建构、左翼叙事的完成3个方面对左翼文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罪感意识是俄罗斯文学重要的创作母题之一.叶赛宁二十年代创写的许多诗作流露出了浓厚的罪感意识和忏悔情怀,与二十年前的纯洁、宁静的诗风形成鲜明的对照.这首先源于他来到城市后的堕落生活,其次也是东正教影响下的俄罗斯罪感文化机制运作的结果.罪感意识的发现使“乡村与城市”的对立成为诗人灵与肉冲突的象征,大自然则具有精神净化和疗伤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宏观的视角追溯了“改革文学”的发展流变,深入地探讨了其具体的审美特征,即真实地、大胆地干预生活的现实战斗精神;从文化、历史、风俗等方面对现实生活进行审美观照;各色各类人物的成功塑造;创作方法、表现形式上有益探索。但作为一定历史阶段产物的“改革文学”,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从价值观念到创作方法的诸多局限。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指在校大学生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而产生的积极、正向、持续的感受体验。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初始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量表包括认知层面获得感、情感层面获得感和行为层面获得感3个维度,由22个题项构成。通过聚焦核心内涵、重视基础知识、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三全育人”等途径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  相似文献   

5.
艺术形式中的秩序感就是艺术作品能够给人类视觉和心理上的平衡感。秩序感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平衡与方向,“格式塔”是艺术形式秩序感的核心内容。艺术中秩序化了的元素组构,使人的视觉会产生主次、虚实、大小、节奏、韵律等视觉美感。艺术形式有序化的组合无论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放射与回旋,都是艺术审美的尺度。  相似文献   

6.
获得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追求。新时代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需要把握教与学的供需统一,推动教育内容的守正创新,促进教育方法的合理运用,增进教学话语的转化更新。  相似文献   

7.
试论良心感、羞耻感、自尊感在预防犯罪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良心感、羞耻感、自尊感的阐述,说明了其在预防犯罪中的作用,尤其对于初犯、偶犯的改过自新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我国文学翻译的历史发展和可资借鉴的文学翻译理论资料,从分析文学艺术共性和语言文化间性入手,论述文学翻译存在的现实基础和客观局限性,指出全球化趋势与文学区域性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9.
从组织支持感的内涵、组织支持感的测量、组织支持感的影响因素和组织支持感对组织和员工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国外关于组织支持理论和组织支持感的研究,并指出为了推动我国组织支持感研究的发展,应当主要对跨文化的组织支持感、不同性质组织中组织支持作用的差异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大学生的道德实践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伦理价值体系及不合理的既有道德与社会发展趋势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道德主体行为没有明确的价值目标,加之社会上的歪风邪气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有些大学生荣辱不分、耻感淡化.因此,在大学生中加强“耻感“教育与培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点。社会的动荡,战争的磨练,诗人们开始重新给自己定位,也重新开始创作符合新的社会环境的诗歌。因此,作为特定阶段的乱世文学,即“安史之乱”中的文学,呈现出新变的特征。诗风由盛唐的自信、乐观、豪放走向了反思、沉郁、低靡。就此对“安史之乱”这8年及其前后的诗歌创作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学的译介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重要途径。成功模因的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的忠实性特征启示我们:中国文学要走出去,就要依靠翻译;翻译得越忠实,译作的生命力越强;要考虑译作的接受环境,只有译作得到西方读者的认可,中国文学才能真正“走出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一个含非线性微分负电感的二阶非自治电路的物理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研究了电路中的混沌现象,找到了一些由分叉到混沌的道路,并对实验中的混沌信号进行了功率谱分析。在物理实验和计算机模拟中实现了一些新的现象,由此提出了非确定系统中的响应与确定系统中的混沌类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寻根文学”的提出是时代的需求,但“寻根文学”并没有寻到真正的文化之根,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欲进入世界文学时的一种病态自我夸耀的手段。对原始洪荒的人性向往,虽然具有批判专制的意义,但却违反人类历史的法则。再者,“寻根文学”是新时期政治多变现实的策略性口号,因之,它的不愉快结局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5.
从随机数产生、算法设计方面对计算机模拟感度试验进行了研究,并简要介绍了感度试验方法和感度分布模型以及对各种方法的模拟结论,指出计算机模拟感度试验对实际工程试验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后现代的知识语境中,作为传统文学史理论前提的“文学”和“历史”概念已被破坏无遗,文学史理论的重建工作则首先需要在辩证法的总体性理论框架中重新恢复“文学”、“历史”概念的合法性。辩证法的总体性同时包含了“历史”和“结构”这两个维度,而结构和历史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从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内在的统一,这也就意味着从一种广义人类学的角度去理解文学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PBX传爆药撞击感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满足耐撞击用高能钝感传爆药,设计了以HMX和NTO为主体炸药,以含能聚合物1^#和2^#为粘结剂的传爆药配方,利用50%特性落高法对PBX传爆药的撞击感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传爆药配方撞击感度的钝感机理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分析本雅明“寓言”观形成的前提条件,探讨本雅明“寓言”观的基本特征——真实地描述时代,以其碎片的突接再现历史,以人工技巧展示自然与历史的真实关系,具有强烈的时代悲怆感等,进而阐明只有经过对废墟的沉思,才会有现代人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伤痕文学"作为一个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一直以来并不十分明确,其与"反思文学""知青文学"的关系,以及这一概念所涉及的文体都没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厘清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是文学"历史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文学体裁、叙事内容、情感倾向、接受层面、创作手法、产生时间等方面对"伤痕文学"的外延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并阐述了认识。  相似文献   

20.
今天,社会已经步入到一个以创新引领世界,以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和意义追寻等为主导的"创感时代",在这个强调创新的时代,中职的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该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广告创意素质,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