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会雄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11):246-248,285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遥感图像的颜色和纹理特征进行聚类的K均值算法。该算法通过统计图像色度直方图的峰值,来获得三组聚类个数和初始聚类中心,并结合色度和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形成图像聚类特征,然后进行改进的K均值聚类,最后选择silhouette均值最大的一组作为最佳聚类结果。该方法的随机性和聚类误差比传统K均值算法小,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谱聚类集成的淋巴结超声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低信噪比的超声图像进行有效分割,提出一种谱聚类集成的超声图像分割算法.首先用改进的全变差去噪模型对超声图像进行有效的去噪;然后用聚类集成的方法对去噪后的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基聚类器采用K均值算法,集成采用改进的谱聚类算法;最后用K均值算法对谱聚类集成的结果进行再次聚类,得到最终的集成聚类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方法相比较,该算法分割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分辨率天文图像中的星点聚类研究中存在的 2 个问题:①天文图像的分辨率 较高,且图像处理速度较慢;②选取何种聚类算法对天文图像中的星点进行聚类分析效果较好。 在研究中,问题 1 采用图像分块的方法提高图像的处理速度;问题 2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 K 均值聚 类算法,以解决传统的 K 均值聚类算法的聚类结果易受到 k 值和初始聚类中心随机选择影响的问 题。该算法首先在用 K 均值聚类算法对数据初步聚类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 k 值,其次用层次聚类 对数据聚类确定初始聚类中心,最后在此基础上再采用 K 均值聚类算法进行聚类。通过 MATLAB 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聚类结果与效率优于其他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K均值聚类分割彩色图像算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人类视觉将图像分割成若干个有意义的区域是目标检测和模式识别的基础.应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图像进行分析,分析了图像的空间、色彩以及纹理特征对聚类效果的影响,针对K均值算法的存在的过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修正方法,先基于空间、颜色和纹理特征分割图像,再基于色彩及纹理特征进行合并,解决了K均值聚类产生的过分割问题,并在区域合并时引入修正函数,抑制了图像中因场景明暗变化而产生的斑点.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聚类算法对图像分割效果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聚类的彩色图像分色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像分色在纺织和印刷等行业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其目的是用尽量少的颜色采描述一幅彩色图像,使得到的分色图像与原图像尽可能的接近。提出一种基于单遍聚类和K-均值聚类相结合的自适应图像分色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原图像颜色进行统计学习,由单遍聚类产生初始调色板,然后根据该调色板对原图像的像素点进行K-均值聚类,产生分色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纯K-均值聚类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在提高分色图像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减少颜色数。  相似文献   

6.
基于K均值聚类与区域合并的彩色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基于K均值聚类与区域合并的彩色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对图像运用mean shift算法进行滤波,在对图像进行平滑的同时保持图像的边缘;然后,运用K均值算法对图像在颜色空间进行聚类,得到初始分割的结果;最后,给出了一种区域合并策略,对初始分割获得的区域进行合并,得到最终的分割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算法的分割结果和人的主观视觉感知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针对现有广义均衡模糊C-均值聚类不收敛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广义均衡模糊聚类新算法,并将其推广至再生希尔伯特核空间以便提高该类算法的普适性。方法 在现有广义均衡模糊C-均值聚类目标函数的基础上,利用Schweizer T范数极限表达式的性质构造了新的广义均衡模糊C-均值聚类最优化目标函数,然后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获取其迭代求解所对应的隶属度和聚类中心表达式,同时对其聚类中心迭代表达式进行修改并得到一类聚类性能显著改善的修正聚类算法;最后利用非线性函数将数据样本映射至高维特征空间获得核空间广义均衡模糊聚类算法。结果 对Iris标准文本数据聚类和灰度图像分割测试表明,提出的改进广义均衡模模糊聚类新算法及其修正算法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核空间广义均衡模糊聚类算法对比现有融入类间距离的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FCS)算法和改进再生核空间的模糊局部C-均值聚类(KFLICM)算法能将图像分割的误分率降低10%30%。结论 本文算法克服了现有广义均衡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缺陷,同时改善了聚类性能,适合复杂数据聚类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图像分色在纺织和印刷等行业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其目的是用尽量少的颜色来描述一幅真彩色图像,使得到的图像与原图像尽可能的接近。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C均值聚类的自适应图像分色算法。该算法首先随机产生一张颜色表,然后根据该颜色表对原图像的像素点进行聚类分析,产生初始分色图像。再根据C均值聚类的方法对初始聚类中心进行调整,生成新的分色图像,直到满足结束条件后结束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大大减少原图像的颜色数量的同时基本保持分色图像的质量,是一种实用的分色方法。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在LUV空间中基于多层次化结构Nystrm方法的自适应谱聚类算法。首先引入LUV色彩空间,避免了RGB色彩空间中色彩辨别阈对分割的影响,在纹理、边缘区域取得了更好的分割效果;其次将谱聚类算法中基于多层次化结构的方法和基于Nystrm采样的方法结合起来,有效减少了运算时间、解决了数据量较大时计算过程中内存溢出的问题;最后在K均值聚类中通过对特征间隙(eigengap)的分析,自适应地选择K值的大小,解决了自动确定聚类数目的问题。将提出的方法在LUV色彩空间中和RGB色彩空间中分别进行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在LUV色彩空间中取得效果更加理想。同时也将提出的算法与基于Nystrm方法的谱聚类算法(spectral clustering-Nystrm,SC-N)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数据运算量、运行时间和分割结果上都优于SC-N方法。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在LUV空间中基于多层次化结构Nystrm方法的自适应谱聚类算法。首先引入LUV色彩空间,避免了RGB色彩空间中色彩辨别阈对分割的影响,在纹理、边缘区域取得了更好的分割效果;其次将谱聚类算法中基于多层次化结构的方法和基于Nystrm采样的方法结合起来,有效减少了运算时间、解决了数据量较大时计算过程中内存溢出的问题;最后在K均值聚类中通过对特征间隙(eigengap)的分析,自适应地选择K值的大小,解决了自动确定聚类数目的问题。将提出的方法在LUV色彩空间中和RGB色彩空间中分别进行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在LUV色彩空间中取得效果更加理想。同时也将提出的算法与基于Nystrm方法的谱聚类算法(spectral clustering-Nystrm,SC-N)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数据运算量、运行时间和分割结果上都优于SC-N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麦冠层图像H分量的K均值聚类分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田环境下小麦冠层图像具有光照不均匀、背景复杂及阴影遮挡等特点,经典图像分割算法存在精度低、过分割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SI空间下H分量的K均值聚类算法。使用[R+G-B]归一化处理RGB空间下的彩色图像,以抑制其B分量;将归一化图像进行RGB到HSI的颜色空间转化;根据光照是否均匀,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彩色图像的H分量进行不同的聚类处理,经形态学开运算及去噪处理获得最终目标图像。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不同施氮量、不同光照、不同生长时期小麦冠层图像的分割效果较好,相对基于Lab空间的K-means聚类分割,该方法可一定程度避免过分割现象;相对基于H分量的Otsu算法,对光照不均匀图像分割更完整,对复杂背景图像分割更精确。  相似文献   

12.
融合双特征图信息的图像显著性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图像的显著性检测是将图像中最重要的、包含丰富信息的区域标记出来,并应用到图像分割、图像压缩、图像检索、目标识别等重要领域。针对现有研究方法显著性目标检测结果不完整以及单一依靠颜色差异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综合图像底层颜色对比特征图和图像颜色空间分布特征图的显著性检测方法,能够有效而完整地检测出图像中的显著性区域。方法 本文方法结合了SLIC超像素分割和K-means聚类算法进行图像特征的提取。首先,对图像进行SLIC(simple linear iterative clustering)分割,根据像素块之间的颜色差异求取颜色对比特征图;其次,按照颜色特征对图像进行K-means聚类,依据空间分布紧凑性和颜色分布统一性计算每个类的初步颜色空间分布特征。由于聚类结果中不包含空间信息,本文将聚类后的结果映射到超像素分割的像素块上,进一步优化颜色空间分布图;最后,通过融合颜色对比显著图和图像颜色空间分布特征图得到最终的显著图。结果 针对公开的图像测试数据库MSRA-1000,本文方法与当前几种流行的显著性检测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得到的显著性区域更准确、更完整。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显著性检测方法,结合颜色对比特征图和图像颜色空间分布特征图可以准确的检测出显著性区域。该结果可用于目标检测等实际问题,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背景色彩过于丰富且与特征区域有近似颜色的图像,该方法得到的结果有待改进。今后对此算法的优化更加侧重于通用性。  相似文献   

13.
图像信息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会影响图像的分割效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粒计算和云模型的彩色图像分割算法.研究多粒度认知模型,在HSV颜色空间中利用云模型构建彩色图像的信息粒,进行多粒度、多层次的云粒合成,实现彩色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与PCNN算法和K均值算法相比,该算法的分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量瑞氏染色细胞图像, 通过YCbCr颜色空间进行K-means聚类, 观察各分量聚类中心差值变化规律, 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K-means聚类数的颜色校正算法。该算法首先是将瑞氏染色细胞图像中不同目标分别准确地聚集在相应类当中, 再与标准图像中的每类进行配比, 并利用直方图规定化进行直方图调整, 得到颜色校正结果。经大量实验证明, 尤其在细胞图像中目标颜色特征较接近的情况下, 该算法通过确定合适的聚类数可大大提高颜色校正结果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一种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K-means算法(FKN)。此算法将传统算法任意选取初始聚类中心变为选取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组颜色作为初始聚类中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K-means的速度。通过实验证明了FKN较K-means有较低的时间复杂性及较低的颜色平均误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图像色彩处理技术,提出基于超像素的图像色彩迁移方法,其以图像语义区域进行引导,以LAB色彩空间进行映射。首先,采用K-means和SLIC算法对输入图像进行分割;其次,对每一子区域块进行区域协方差处理,获得其二阶语义特征并生成超像素,并利用相似度测量函数构造相似矩阵,对区域块聚类可生成图像超像素;最后,再对图像内语义信息相似的像素基于LAB空间映射,完成色彩迁移。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处理复杂图像能力较高及颜色迁移效果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谷瑞军  须文波 《计算机应用》2006,26(9):2063-2064
彩色图像量化是指将一幅具有N种颜色的图像用K(K<相似文献   

18.
粒子群与K均值混合聚类的棉花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分割是采棉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关键步骤,在强光照、阴影等复杂的棉田环境下准确有效地分割棉花,有助于确定其在三维空间的位置。针对棉花图片的特点,提出在YCbCr颜色空间下,采用粒子群(PSO)和K均值混合聚类算法,提高了聚类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根据群体适应度方差来确定K均值聚类算法操作时机,增强算法局部精确搜索能力的同时缩短了收敛时间。通过对棉田环境中拍摄图像的分割实验表明:本方法对在阳光直射及阴影等干扰条件下的棉花图片也能准确分割,效果优于传统PSO和K均值算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快[K]-means计算速度和寻找最优聚类子空间,使用特定的变换矩阵对数据进行投影,将特征空间划分为聚类空间和噪声空间,前者包含全部空间结构信息,后者不包含任何信息。将噪声空间舍弃,在聚类空间下进行[K]-means每一次迭代。算法不同于PCA [K]-means先降维再聚类,而是在迭代过程中达到筛选维度的效果,并将保留的维度反馈给下一次迭代,同时聚类空间的维度信息是自动发现的,没有引入额外的参数。实验证明AC [K]-means算法相较于已有同类型算法在准确度和计算时间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20.
针对K-means聚类算法在彩色图像颜色量化问题中对初始条件依赖性较强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以及传统智能优化算法在寻优时只考虑了种群层内个体的相互竞争而忽略种群层间相互协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的金字塔结构演化策略(PES)彩色图像量化算法。首先,将K-means聚类算法中的聚类损失函数作为新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其次,运用PES对色彩进行种群初始化、分层、探索、加速以及聚类等操作;最后,利用新算法对4幅标准彩色测试图像进行不同色彩量化级的量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改善K-means聚类算法以及传统智能算法的上述缺陷,在类内均方误差评判准则下,图像的平均失真率比基于PES的算法低12.25%,比差分进化算法低15.52%,比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低58.33%,比K-means算法低15.06%,且随着色彩量化级的减少,算法量化后的图像失真率比其他算法降低更多,此外,算法量化图像的视觉效果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