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当前,全球能源短缺、资源紧张、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在能源安全、能源效率、能源环境等方面也面临严峻挑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走创新发展道路,大力转变能源发展方式。"4月19日,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第三届中国电力发展和技术创新院士论坛上作主旨发言时强调。周孝信、卢强、郑健超、薛禹胜、潘垣、饶芳权等32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齐聚第三届中国电力发展和技术创新院士论坛。为期一天半的会议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主题探讨国内外能源与电力科研的最新进展、最新成就和前沿技术,展望中国能源和电力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7月10日,由中国电科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电力发展和技术创新院士论坛在京召开。20位两院院士及行业专家围绕"电力绿色发展,促进能源革命"这一主题,共同探讨中国电力技术的发展趋势,研讨全球能源互联网理论,展示电网技术最新成果,为"十三五"规划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力》2005,38(2):69-69
2004—12—17/18,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与信息专委会在北京召开了“电力发展与信息安全战略研讨会”。国家信息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沈昌祥院士、东北电网公司总工程师黄其励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陈继南教授等来自全国各地从事信息工作的专家和主管领导出席了会议;神州数码等多家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的IT公司代表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张国庆 《国家电网》2008,(12):42-43
如同一部科幻片,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举办的"中国电力发展和技术创新院士论坛"上,与会院士为我们展现了电力工业的发展趋势及未来电力系统的"模样"。  相似文献   

5.
“碳中和”愿景下电力消费侧发展模式转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温室效应的日益加剧,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清洁、低碳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之一.实现"双碳"目标将对我国能源电力发展和公众的低碳能源消费方式转变提出新的要求.分析了"碳中和"背景下能源电力消费侧的需求,探索能源绿色消费转型的发展方向,从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不同领域探究电力消费侧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3月28日,由中国电力报社主办、能源基金会协办的电力科学发展高层研讨会在京召开。国家电监会副主席史玉波出席会议并讲话。4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电力科学发展建言献策。2009年是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与会专家强调,科学的电力规划是电力科学发展的前提。在当前形势下,首先要研究如何在大范围  相似文献   

7.
《电气应用》2009,28(20)
2009年9月26日,"正泰电器与电力建设峰会"在温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此间举办的"技术进步与智能电网论坛"就中国能源电力结构怎样才算合理,传统的能源和新能源关系如何处理,如何规划新能源发展和电网发展以及怎样创造智能电网美好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2021年以来,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能源电力短缺的局面,中国也出现了长时间、大范围的能源电力短缺,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产生较大影响,能源电力保供成为中国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首先系统分析了全球经济社会、能源电力供需格局发展现状及历史演变趋势;其次剖析了2021年以来全球及中国能源电力短缺现象及其原因,展望了2022年能源电力供需形势;最后结合中国国情,从能源供给、消费、技术、体制及国际合作5个方面提出了中国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加快能源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愿景,要求全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这将对中国电力供需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首先,提炼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其次,从消费侧、供给侧、技术、体制等角度研判能源高质量发展下电力行业的转型发展方向;最后,通过构建多区域“能源-经济-电力”分析预测模型体系,从电力需求、电力供应、跨区电力流、电力系统形态、电力市场交易等方面研究中国中长期电力供需格局的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0.
高靖 《国家电网》2012,(9):66-68
世界能源转型是否会引发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怎样的商业模式能支撑智能电网的未来发展?印度大停电事故对世界性电网安全课题有什么启示?我国的能源价格机制将引领能源需求与消费走向何方?8月4日,在国网能源研究院举办的中国电力与能源研讨会上,来自政府、研究机构、企业界的院士和专家就电力与能源热点与焦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了2012年  相似文献   

11.
2021年以来,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能源电力短缺的局面,中国也出现了长时间、大范围的能源电力短缺,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产生较大影响,能源电力保供成为中国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首先系统分析了全球经济社会、能源电力供需格局发展现状及历史演变趋势;其次剖析了2021年以来全球及中国能源电力短缺现象及其原因,展望了2022年能源电力供需形势;最后结合中国国情,从能源供给、消费、技术、体制及国际合作5个方面提出了中国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以电力大数据为切入点,建设河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建立"智慧绿能云"平台,汇聚电、油、气、水等能源数据和气象、交通、金融等领域数据,开展能源大数据分析应用,打造36项"电力看"系列产品,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低压电器》2011,(6):63-63
2011年3月19日,第五届电力樱花论坛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电力、能源专家齐聚珞珈山,共同探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多位院士在论坛上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14.
就地平衡为主的电力发展方式与我国能源资源格局及未来能源和电力需求趋势已不相适应,需要研究新的电力发展方式。通过分析现状及其根源,兼顾电力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论证了以发展特高压电网,建设大型煤电基地、大型水电基地和大型核电基地为主要内容的"一特三大"电力工业发展战略是合理和必要的,进而提出了"一特三大"电力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分析表明,"一特三大"电力发展战略可以实现电力工业与能源资源、环境、运输、区域经济等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华东电力》2012,(4):659
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十二五"电力、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一系列规划,规划明确要求上海的能源发展、电力发展必须符合环境质量要求。"十二五"期间,上海的能源结构将加快调整步伐,并在能源项目布局上着力推进西气  相似文献   

16.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刘振亚专著《中国电力与能源》正式出版发行.我们认真学习和研读,深切感受到,专著凝聚作者40多年电力行业实践经验,以及对能源和电力发展思考的结晶,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能源电力转型的深刻变革期,首次提出大能源观,系统阐述了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坚持以电力为中心,把电力平衡作为能源平衡的重要支撑,把电网作为能源配置的重要基础平台,通过电力工业科学发展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美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情况的分析,以及对美国电力与中国电力发展现状的比较,提出中国经济转型期电力发展的探索性建议:中国电力发展应高度重视能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优化电力结构,注重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8.
率先在上海实施基于自愿的绿色电力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海 《上海电力》2004,17(6):473-475
高成本已成为中国绿电发展推广的瓶颈,而采用基于自愿的绿色电力机制是在起始阶段推动绿色电力发展的有效措施。从2003年6月开始,市经委在市发改委、上海市电力公司等有关部门配合下.在世界银行、能源基金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助下,已完成了上海绿色电力市场机制的初步框架设计。文章对在上海实施绿色电力机制的可行性、设计原则、基本框架,及其实施将带来的效益作了介绍。指出该机制的实施.将推动上海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展,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6年3月29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简称合作组织)一届一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合作组织宣告正式成立。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大峰会上提出了"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的中国倡议,得到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是中国在能源领域发起成立的首个国际组织,标志着全球能源互联网将进入一个新时代。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山东大学、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  相似文献   

20.
胡婧 《国家电网》2012,(6):33-35
在《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中,"大能源观"意指"以系统论的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全局的、整体的、历史的、开放的、普遍联系的视角去分析和研究能源问题".结合多年的能源战略规划实践,欧阳昌裕对这种哲学式的描述进行了方法论层面的逻辑解读:"这是一种从辩证唯物主义观出发,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与中国特殊国情(即具体国情、能源和电力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