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井地电磁理论和电磁物理模拟相似准则,在室内水槽环境下模拟井地电磁法响应,用掺杂少量石墨的水泥板置于盐水中模拟油气等高阻的目标体,将垂直有限长电流源穿过模型体,并溃入周期性正负方波电流脉冲,在水面上测量其电场。通过计算一次谐波的背景电场和总电场的频率响应,得到模型的异常场频率响应曲线。结果表明,y轴方向异常场曲线具有以源为中心的双峰特征,反映了异常体的分布。该模拟实验为井地电法圈定油气提供了实验依据,也可为检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该文利用Fluent软件,采用VOF(流体体积)法,基于N-S方程和RNGΚ?ε湍流模型,通过C语言进行二次开发,模拟二维数值波浪水槽,并与理论结果对比验证数值水槽的准确程度,进而在数值波浪场中放置潜堤结构物,将模拟的数值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试验结果验证了Fluent软件模拟二维数值波浪水槽及结构物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深入研究数值波浪水槽内结构物的水动力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超声波水槽模拟来检验当地震能量即使被一简单3D界面构造绕射干涉时也会产生的复杂性。超声波实验模拟是在室内的水槽中用一铝块模拟很简单的洋底地形做的。地形由平行凹陷组成,它模拟平行于洋中和脊的谷地。研究表明,一次洋底的反射波的相位及振幅可随着传播方位而强烈变化。尾波能量作为传播方向的一个函数也急剧变化,显示出研究包括界面构造的全三维方位分布的一个地震模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大量水槽模拟实验发现,A对称复合四极剖面法梯度异常(Ga)曲线的宽度与油层模型在水槽中的沉放深度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经研究,我们归纳出一种利用剖面曲线直接计算油层埋藏深度的经验切线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油藏跨径相对其埋藏深度足够大,油层比较单一、电极距选择得当的情况下,采用该方法计算油层埋藏深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注水井水量控制通常由地面配水注流程闸门控制,这种控制方法只能控制全井水量。当闸门关小,流入井底的水量减少,同时注水压力也会减少,强吸水层、中吸水层、弱吸水层水量会同步减少,甚至弱吸水层会停止吸水,这与地质上所要求的加强弱吸层、控制强吸层水量的思路是矛盾的。为此结合投球调剖的原理,后移控制水量关口,提出注水井控制水量新方法,即投球注水量控制法。  相似文献   

6.
在水泥浆密度自动测量装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部分油田固井工艺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固井水泥浆密度自动控制方案,采用PID控制规律,选用对数型调节阀,通过调节水量,即通过调节喷射水的返回量或辅助水量,达到水泥浆密度自动调节的功能。现场模拟试验证明:方案简单可行、精度高、完全可以取代人工调节。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井眼轨道设计或实际钻井过程中对井眼轨迹控制的要求,从底部钻具组合设计角度实现了控制井眼轨迹。基于底部钻具组合力学参数分析方法及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理论,模拟钻井过程,计算出井眼轨道的曲线,且将模拟计算的曲线与设计曲线(或者实际要求曲线)之间误差最小设为目标函数,以底部钻具组合设计参数及操作参数为决策变量,建立了底部钻具组合参数设计及优化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钻头侧向力、转角、钻头各向异性、地层各向异性、井眼几何参数等对井眼轨迹的影响,克服了钻具组合设计过程中通常以单一参数作为设计依据的局限,并实现了从定量角度对井眼轨迹的模拟描述。计算和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分析结果准确,可以有效地对钻具组合设计是否最优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8.
城市给水管网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水管网系统是由水泵、管道、阀门、水塔(或高位水池、蓄水池)及清水池等组成的一个多输日入多输出的复杂系统,具有非线性的特性,其目标参数是用户端的水量、水压以及供水能耗。给水管网的调度就是指通过控制水泵的启停、转速、阀门的开关、开启程度等来保证用户端的水量、水压,同时降低供水能耗。建立给水管网管理信息系统对城市给水管网可更方便地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9.
结合尾架位置控制的特点,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重新设计综合模拟刹车实验台尾架位置控制系统,建立整个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工程化的频域设计方法设计控制系统的控制器,通过实例仿真取得控制器的参数。尾架位置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结果显示三环控制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能显著地提高尾架位置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验证了本设计方案能很好地解决尾架位置精确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是油藏工程计算和油藏模拟研究必不可少的资料。为此,本研究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标准化方法,使用拉格朗日插值法求解,并提出确定平均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为油藏工程计算及油藏模拟研究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相似文献   

11.
D300泵是胜利油田注水用的主力泵型,注水量占全油田日总注水量的56%。本文针对D300泵机组冷却水系统运行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归纳总结提高D300泵机组冷却水系统运行可靠性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以长庆油田注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套软、硬件相结合的注水能耗监测分析系统,实现了注水系统参数自动采集、无线传输、实时计算注水系统的能耗指标、分析评价注水系统的运行情况的功能。为促进注水系统管理向精细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空气钻井中遇到地层大量出水时无法钻进、需转化为空气泡沫钻井的情况,优选出了有利于空气泡沫流体钻井时井壁稳定的处理剂GXG、AP-1和WJ-3,形成了一套具有良好井壁稳定性能的空气泡沫钻井流体配方,对该泡沫流体的抑制性、井壁稳定性等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空气泡沫钻井流体具有强抑制性,页岩回收率达97.4%,页岩膨胀量较清水降低67.1%。该空气泡沫钻井流体能使泡沫在井壁上形成保护膜,阻止水进入地层,有效防止井壁坍塌,井壁稳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张贵才  孙铭勤 《油田化学》1997,14(3):230-232,236
本文介绍了胡十二块试验区使用钠土悬浮体-水玻璃双液法调制剂的优缺点,研究了钙土悬浮体-水玻璃调剖剂,提出了最佳使用配方。该调剖剂的调剖效果已在现场试验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5.
江汉油田王平 1井在钻进车档断层盐间非砂岩储层时采用了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 ,现场施工表明 ,该体系不仅满足了常规钻井施工需要 ,也满足了欠平衡压力钻井的需要。该井的顺利完钻 ,为饱和盐水钻井液在水平井欠平衡压力钻进中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该文针对胜利油田原有的SMD-Ⅰ驱油体系在应用时必须用清水配制且稳定性受地层水矿化度影响较大等问题,分析研究了粘土浓度、温度及电解质等因素对SMD驱油体系成胶稳定性、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存在最佳粘土浓度;温度在15℃以上时,体系基本保持稳定;地层水中的NaCl是体系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SMD驱油体系进行了配方改进,提出了可用污水配制并具有很强抗盐能力的SMD-Ⅱ体系。物理模拟证明用该体系驱油可提高原油采收率10%,矿场实际应用也取得了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海洋石油生产平台在建造阶段需要进行生产系统水循环调试,模拟正常的生产流程以检验生产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性,对于天然气田的生产平台,其生产系统压力高,同时存在气液两相,使得水循环试验条件苛刻,技术要求高。基于天然气平台生产系统水循环调试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通过现场实践——以丽水36-1CEP天然气生产平台生产系统的水循环流程模拟调试优化为例,从临时管线连接方式、氮气加注方案和仪表功能测试方案三个方面提出最优化调试方案,以期对此类调试工作产生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苏北盆地ZC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储层内部出现不同级次的窜流通道,注入水沿窜流通道无效、低效循环,导致水油比急剧上升、采油成本大幅攀升、经济效益显著降低,为解决该问题,研究了废弃钻井液再利用调剖工艺。根据调剖堵水工艺原理,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废弃钻井液再利用调剖体系的可行性研究,采用搅拌及调节pH值的方式提高调剖体系的封堵效果,最终形成了废弃钻井液再利用调剖工艺。现场试验证明,该工艺具有较好的堵水、改善吸水剖面的效果,可以达到了废弃钻井液再利用,避免污染,降低调剖成本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废弃钻井液再利用调剖工艺可为高含水油田低成本调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提高油水层固井质量的防窜水泥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长庆马岭油田南区和华池油田华字号井区,调整井高压层固井后的水窜问题十分突出。锁水抗窜剂由速凝、膨胀、抗渗、减阻等外加剂复配或由化学药品复配而成。对锁水抗窜水泥浆进行了配方优选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锁水抗窜水泥浆体系具有胶凝强度发展迅速、临界时间短、体积微膨胀、早期强度和界面胶结强度高的特点;该水泥浆体系密度高,使水泥浆柱压力增大、压稳系数提高,能防止固井后发生水窜。  相似文献   

20.
井下油水分离技术选井条件苛刻,系统设计复杂,在应用过程中受到很大限制。针对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设计方法展开研究,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在分析各子系统流动规律以及子系统间协调规律的基础上,采用节点分析方法,建立了电潜泵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的设计模型并给出了计算实例。对主要影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旋流分离器起到分配能量的作用,是系统协调工作的核心,同时地层产液量、注水启动压力、吸水指数对设计结果有较大的影响。该模型的建立为井下油水分离技术的现场实施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