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聚烯丙基胺在染整,水处理,气体吸附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聚烯丙基胺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用烯丙基胺单体直接聚合会存在严重的衰减链转移现象,而无法得到高分子量的产物,用加氢方法制备,实验过程繁琐。本文采用先对烯丙基胺单体进行盐酸化,消除衰减链转移现象,再利用(NH4)2S2O8和NaHSO3作为引发剂,对烯丙基胺盐酸盐进行自由基聚合,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对聚烯丙基胺盐酸盐进行离子交换处理,获得聚烯丙基胺。对聚烯丙基胺进行红外光谱和核磁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在997 cm-1处对应的C=C键和945 cm-1处对应的=C–H键消失,说明单体被成功聚合。氢核磁谱图表明C上有3种氢,这与聚合物的结构相对应,也说明聚合物被成功合成。利用紫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能量散射X射线能谱(EDX)探究聚合物与硫化氢的反应。紫外光谱显示,聚合物与硫化氢反应后,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出现红移,并且强度增加。EDX测试表明与硫化氢气体反应后的聚合物表面存在着硫元素,并且表面硫原子百分率达到4.62%。XPS谱图表明,聚合物与硫化氢气体反应后,存在两种硫元素,经过分析说明聚烯丙基胺与硫化氢气体反应既存在着化学反应过程,同时还有物理吸附的过程。本文采用简单的自由基聚合制备聚烯丙基胺,并将其与硫化氢气体反应,实验表明聚烯丙基胺可以用作硫化氢气体的吸收剂。  相似文献   

2.
以锌为催化剂由乳酸的低聚物裂解制得单体丙交醋,再由二乙基锌引发开环聚合得到高分子量的聚乳酸.通过红外、核磁谱对丙交酯及聚乳酸的结构加以证实.在本实验条件下,对影响聚乳酸产率及分子量的主要因素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聚醚酮酮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1,2-二氯乙烷为溶剂,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二苯醚和对苯二甲酰氯合成高分子量聚醚酮酮(简称PEKK)的方法,找出用浓盐酸脱催化刑,乙醇提纯聚合物的有效途径。红外光谱表明,醚芳环上的对位氢都参与了反应,测试了PEKK的主要理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新型络合催化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合成和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新型络合催化剂对酯交换反应有明显影响,并能显著加快缩聚反应速度。采用新型络合催化剂所得 PET 的结晶速度小于用 Sb_2O_3合成的 PET 的结晶速度。对结晶速度和结晶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由1,3-二烷基咪唑和烷基吡啶与无水三氯化铝构成的室温离子液体作为溶剂催化剂,通过苯乙酰氯发生Friedel-Crafts聚合反应,合成聚对苯乙酰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离子液体中,苯乙酰氯的Friedel-Crafts聚合反应可在20~25℃下顺利进行,聚对苯乙酰收率高于90%,并且Mw/Mn高达16500/7890。光谱分析数据证实:苯乙酰氯分子间的Friedel-Crafts聚合反应产物为聚对苯乙酰。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新型聚合单体1—甲基—4,5—二(4—氯代苯甲酰基)环己烯,并与对苯二酚和双酚A经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地合成了两种含环己烯结构的联苯型聚醚聚合物。用FT—IR1、H—NMR、DSC、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聚合物的溶解性能。结果表明,这两种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分别为140.37℃和153.51℃,并有良好的溶解性。聚合物含有不饱和双键结构,是一种反应性高分子。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聚氯乙烯在碱金属叔丁醇溶液中脱氯化氢,研究了时间、反应试剂及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用FTIR和UV—Vis光谱表征产物的结构并测定了产物掺杂前后的电导率,得到具有较高转化率及共轭链段类反式聚乙炔结构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以聚氯乙烯(PVC)和月桂酸钠为原料,通过化学接枝法获得可侧链结晶的梳形PVC。利用FT-IR、1 H-NMR、GPC和DSC对接枝PVC的结构和结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梳形侧链已成功接枝到PVC上,并形成侧链结晶。随着接枝率的提高,侧链结晶熔融焓增大。在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9h、接枝物摩尔用量为50%时,接枝率较高,达6.72%,侧链结晶熔融焓约为13.4J/g。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氧化法、以盐酸为掺杂剂,合成了一种国内目前尚未深入研究的新型导电高聚物——聚苯胺衍生物聚邻乙氧基苯胺(POEA).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固体核磁共振波谱(13C-NMR)、扫描电镜(SEM)、凝胶渗透色谱(GPC)、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四探针法、矢量网络分析仪...  相似文献   

10.
含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的 可降解聚氨酯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乙二醇(PEG)和左旋丙交酯(L-LA)合成了不同比例的聚乳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PLA-PEG-PLA),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核磁共振(1H NMR)测试分析了所得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并以此嵌段共聚物为软段,用溶液法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扩链剂(BDO)以不同的比例合成了一系列聚氨酯,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差动量热扫描分析(DSC)表征聚氨酯结构。对此聚氨酯在37 ℃的PBS缓冲溶液(pH=7.4)中进行模拟体内环境的降解测试,通过失重率来评价聚氨酯的降解速率,结果表明降解速度与软硬段比例,共聚物中PEG/PLA的比例有关。并且实验表明此材料不会引起红细胞发生溶血。因此这种新型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可以根据各组分以及组分比例来调整聚合物的降解速率,此材料将在组织工程支架以及药物缓释载体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TMC和ε-CL的均聚物以及二者的共聚物是一种无毒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可作为生物可降解的缝合线、人造皮肤、药物释放和神经导管等生物医用材料,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就TMC与ε-CL均聚物的性能和二者共聚物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要性综述。  相似文献   

12.
新型聚芳醚酮腈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制的新型二氮杂萘酮联苯酚为单体,一二氟二苯酮,2,6-二氯苯腈共聚合成了一种新型聚主醚酮腈材料。该材料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本文对该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尤其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以衣康酸(IA)与1,4-丁二醇(BOD)为原料,分别用直接酯化缩聚法(方法一)与分步加料法(方法二)合成聚衣康酸丁二醇酯(PBI)。通过探究PBI的酸值、特性黏数、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来研究两种工艺的反应历程。结果表明,方法一合成的PBI,酸值高于40mg(KOH)/g,特性黏数[η]为8.2321mL/g,相对分子质量Mn 为2889,相对分子质量分散系数为1.614;而用方法二合成出的PBI,酸值低于39.61mg(KOH)/g,特性黏数[η]为6.6973mL/g,相对分子质量Mn 为2559,相对分子质量分散系数为1.568。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产品结构,综合比较,分步加料法制备PBI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由傅-克酰基化反应合成了1,4-双-(4′-溴苯酰基)苯(1)。以(1)和苯胺为单体,通过钯催化的胺化反应合成了1,4-双-(4′-氨基苯酰基)苯(2),其中叔丁醇钠(NaOt-Bu)为基体,1.1′-联萘-2.2′-二苯膦(BINAP)为配体。以(2)和锂化苯为底物,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得到1,4-双-[苯基-(4′-苯氨基)醇基]苯(3),此反应通过锂化苯对(2)中羰基的攻击实现。对(3)进行消除反应得到1,4-双-[(4-苄叉基-环己基-2,5-二烯苄基)苯(4)的粗产物,由氯仿萃取得到紫色溶液,通过水洗,蒸发,真空干燥制得紫色粉末精制品(4)。  相似文献   

15.
L-乳酸的熔融缩聚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缩聚法直接合成聚乳酸(PLLA),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较适宜的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反应温度180℃,反应压力小于100Pa. 研究了170℃、180℃下的缩聚反应动力学,发现在此实验条件下乳酸熔融缩聚属二级反应.  相似文献   

16.
以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与氨基乙酸(Gly)为反应原料,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介质,合成了PMDA-GLY型酰亚胺二元酸单体,用该新型二元酸单体与聚四氢呋喃醚、1,4-丁二醇,采用二步法熔融缩聚,合成了系列软/硬段比例不同的聚酯酰亚胺聚醚热塑性弹性体(PEIE),并采用元素分析、1H-NMR、DSC、TGA、DMA对二元酸单体和该系列共聚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构表明聚酯酰亚胺聚醚弹性体的特性粘数、熔点、热稳定和储能模量随着含有酰亚胺结构硬段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随之降低,在低温下有较强的变形回复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α-溴代异丁酸叔丁酯(t-BBiB)为引发剂,溴化亚铜CuBr/五甲基二乙基三胺(PMDETA)为催化体系,二乙烯苯(DVB)为支化单体,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支化聚苯乙烯和丙烯酸叔丁酯共聚物.采用核磁(1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多角度激光散射(MALLS)对聚合过程及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单体转化率小于70%时,主要生成带有悬垂双键的初级链;随反应进行,悬垂双键参与反应形成支化大分子,分子质量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不同分子量聚丙撑碳酸酯的封端及热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封端剂对聚丙撑碳酸酯(PPC)进行了封端,并研究了封端前后PPC的热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封端极大地提高了PPC的热降解温度,未封端PPC同时按多种机制进行热降解,而封端PPC在整个降解过程中只按无规断链机制降解。不同分子量的PPC的热重结果表明未封端PPC的起始降解温度随着分子量的提高而提高,而封端PPC的热降解温度与分子量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9.
以玻璃纤维增强环氧封端聚芳醚酮复合体系为研究对象,以前期工作中所建立的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方法为基础,研究了复合材料玻璃化的转变温度和力学性能与反应程度的关系,建立了描述这些关系的数学模型,借助这些数学模型,可以预测在任意加工条件下所得复合的力学和耐热性,从而为加工参数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亲核取代和醚交换反应合成了双烷氧基取代噻吩,并由电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制备了能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共轭聚合物——聚3,4-二辛氧基噻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可见光谱、循环伏安法、光谱电化学法等测试手段和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能和电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所得聚合物薄膜具有稳定可逆的氧化还原性能和电致变色性能;其氧化还原电位在630~900mV之间,其还原态可见光谱在450~650nm之间出现三重峰特征;聚合物薄膜还原态呈透明紫色,氧化态呈浅蓝色,600nm处最大对比度为1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