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世界城市与北京发展定位"世界城市"概念本身早已被提出,只是其内涵随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早在1889年,德国学者哥瑟(Goethe)就曾使用"世界城市"一词来描述当时的罗马和巴黎。1915年,  相似文献   

2.
2014年2月和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期首都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北京市政府编制了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把全市从总体上划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同时,按照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的战略定位,北京市政府在2016年全面推进了节水型区创建工作.在此次工作实施过程中,我市各区将城市发展理念充分融入到节水型区建设中,为类似城市节水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2004年,我们承担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北京城市艺术设计发展战略"的研究课题,就北京城市艺术设计所涉及问题从七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以下简要介绍课题成果. 第一部分为北京城市艺术设计发展回顾与问题分析.首先进行北京城市艺术设计发展回顾,检索了历次北京城市规划对城市性质、定位和地位的表述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对北京城市艺术设计形态形成均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从多次城市性质定位分析,城市性质核心基本以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为主,但也出现增加更多的城市性质要素概念认识的曲折和波动.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以内涵发展为目标的北京传统街巷环境提升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9月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首都"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同时对于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实施减量发展提出了要求,标志着北京开启了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的发展新模式。以此为契机,北京城市空间的品质提升也进入了关键期,如何通过城市的整体风貌和空间意向凸显首都定位,同时,在空间环境的提升中进一步彰显城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健康的城市与住宅小区的规模 在2005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北京被定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没有再提及所谓的"经济中心",而首次提出了"宜居城市"的概念.但是,到底什么是宜居城市,而北京距离成为宜居城市还有多远呢?  相似文献   

6.
在2005年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上,我国首次发布了<城市生活质量报告>及"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通过对12个相关评价指标和各城市客观条件及网民认同度等方面的考量,北京市的城市居住质量在全国百座城市中仅列第83位.在<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中,北京的城市定位是"具有充分的就业机会,舒适的居住环境,创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首善之区的宜居城市",但现实居民生活质量与城市定位目标之间有差距.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报告指出,要瞄准建设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审视首都的发展建设,提高科学发展的水平、规划建设的档次和服务管理的水准,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在更高的起点上完成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首善之区的目标,使首都发展建设与国家和人民的需求相适应。深入分析世界城市的本质特征和演变规律,明确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定位和发展路径,对于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绿色建筑》2010,(5):4-4
1996年,飞利浦开启了一场全球性的"City·People·Light"(以下简称CPL)即"城市·居民·灯光"的对话,舞台分别设在里昂、费城、汉堡等地。近日,CPL移师中国,在上海、北京与深圳这三座城市,以"光影未来创意风暴"为题,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为画布,围绕灯光与城市定位、可持续性发展以及提高居民的归属感等等问题进行了一场前沿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宋凯  袁奂青 《城乡建设》2021,(20):62-63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指出:"北京的一切工作必须坚持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在新时代伟大事业的征程中,北京市这一全国文化中心的定位,为北京市的文化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然,北京市承载着对内、对外文化传播中坚力量的责任也自在其中.  相似文献   

10.
将"超级街区"这个话题向两端延伸,首先是有关于北京超级街区产生的"飘浮"的都市语境,第二是如何认识、界定北京的超级街区。漂浮的城市定位作为首都城市,北京从1949年以来已经在城市性格上叠加了许多特质,旧城仅只是其意象的一个层面。1953年,《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  相似文献   

11.
解读汉城     
汉城作为东北亚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曾因1988年奥运会和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而令世人瞩目,其奥运后的迅速发展也为奥运会主办城市提供了典范.当北京在为2008年奥运会谋划"新北京、新奥运"蓝图之时,学习借鉴汉城市的经验,对于更好地进行北京城市规划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现阶段中国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城乡规划也面临更严峻的发展问题,城市发展建设处在转型提质的转折点上。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提出"明确城市战略定位、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提升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品质、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五大要求,根据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面临修编的需求,以探求破解"城市病"的策略。对过去十年的总体规划实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不仅能够反思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弊病,同时更深入解析城市发展动态趋势,为新一轮总规的优化提升提供支撑,为规划的修编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北京城市发展定位做出重大调整后重整旗鼓、蓄势待发的一年.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快速崛起及京津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速,以及新北京的战略调整,今天的平谷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正>从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个城市尤其是特大型城市只有一个中心,"城市病"将会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日益凸显。一般来说,综合型大都市大多都呈现出由"单核心"向"多核心"发展的特征。在从"单中心"向"多中心"城市空间布局转变方面,东京、巴黎的做法值得北京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构想,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在紧密结合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实际,紧随后奥运时代城市发展的前进步伐,紧扣"三个北京"建设的精神要义,紧追世界城市发展潮流而做出的前瞻性决策。  相似文献   

16.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新格局修编,新修编的总体规划将把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在四个方面,即:国家首都——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世界城市——世界级服务中心,世界级大都市地区的核心城市;文化名城——文化、教育、科技创新中心,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充分的就业机会,舒适的居住环境,创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首善之区。本期《城市脉动》围绕北京的重新定位组织了一批专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通州区位于北京行政区划的东部,在全市区域发展功能布局上基本是城市工业的搬迁地,如东方化工厂等都建在通州.<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两轴一两带一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其中提出强化"东部发展带",制定顺义、通州及亦庄等重点新城规划,疏导首都经济的产业发展方向,最终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相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新的城市形态.通州是离城区最近的远郊区,又是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的中心点,具有相当优越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大北京、京津冀地区以及环渤海地区怎样合理配置它的定位与功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数据增强设计下的北京行政副中心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州定位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1)。北京将通州打造成能独立、宜居宜业的新城,以期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改变北京单中心蔓延的发展模式,优化空间布局,北京行政副中心能否按照预期生长,还需客观分析与科学验证。基于数据增强设计(DAD)的方法,将城市视为生命体,探求"城市生长基因",对北京未来城市形态和城市活力展开定量分析与预测。首先,以成都市行政中心搬迁为研究案例,分析行政中心迁移之后,成都市南部新区土地城镇化进程、城市活力变化,为北京行政副中心提供借鉴。基于北京城市发展模型(BUDEM),模拟2020年不同发展模式和增长速度的9种情景下的北京城市形态。研究表明(:1)随着城市行政中心的迁移,土地城镇化明显,而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新城建设是一个更为漫长的过程(;2)若北京行政副中心持续快速发展,可能突破第一、二绿化隔离带,与北京中心城区连片(;3)若北京行政副中心的影响与现有新城相同,北京依然呈单中心向外蔓延的发展趋势,城市形态与顺势发展并无太多差异。  相似文献   

19.
周达 《城乡建设》2016,(1):45-47
城市战略定位是未来一定时期指引城市发展的总方针、总部署,对城市发展进行系绕性设计必须围绕战略定位展开,全面谋划布局,从战略定位中挖掘发展潜力.2014年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北京做出了“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要求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北京作为“首都城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做出了战略指引.  相似文献   

20.
正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也即从"包围城市"转变到"夺取城市"、"管理城市和发展城市"。1962年9月和196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以专业会议的标准召开全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加强对城市的集中统一管理和解决当时城市经济生活的突出矛盾,明确城市定位。1978年3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