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王林 《城镇供水》2016,(2):63-69
近年来,城市水资源危机加剧、供需矛盾突出、管网漏失形势严峻,城市节水刻不容缓。在城中村大范围拆迁的背景下,无拆迁计划的自然村由于外来人口密集、供水管网老化,无表计量、私接、违建、占压现象普遍,城中村管网漏失管理成为薄弱环节和失控状态,产销差水量不容乐观。随着基于分区计量的供水管网管理技术(DMA技术)在业内得到普遍认可,其应用于管网漏失管理成为当地供水企业节水创收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成本和资源受限的情况下,部分应用DMA技术原理结合压力管理,以Y村为例,对自然村产销差水量进行初步测算,概略评估其漏失状况和区域产销差的构成。通过降低冗余压力,减少管网漏失效果显著,可达到10%以上的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2.
复合型DMA小区是由居民与非居民用户共建的封闭供水管网构成的独立式供水区域,对此展开深入探讨与数学模型研究,可有助于提升供水行业DMA小区供水管网的漏损动态运营的工作效率,可实现用数学模型动态数据进行科学管控,对水行业更好管控并降低在复合型供水区域内的供水管网漏失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控制管网漏损,本文以宁夏中卫市沙坡头供水管网为例,首先介绍了建立稳态水力模型的基本方法;对城市供水管网进行了精细化DMA分区管理,依据地理结构和供水格局先对供水管网进行一级分区,然后根据管网实际管线布置和可实施性进一步对管网进行二级分区;根据DMA分区结果和实际需求安装新的流量监测点,并建立了沙坡头区供水安全与节水全程监控管理平台,该平台可实时监控各分区水量的变化,统计各个分区的漏损情况,以便及时定位漏损区域,采取措施降低管网漏损,为供水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城市供水管网漏失长期以来是供水企业关注的重点,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供水管网新旧结合,分布复杂,给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管理工作带来很大不便,造成城市管网漏损率偏高。针对上述问题,主要介绍了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借助远传监控系统在DMA漏损控制方面的一些应用,并探讨了DMA漏损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尹丹丹 《城镇供水》2023,(2):33-36+92
城镇节水以开源、节流和循环利用为突破口,其中节流以管网漏损控制为主。宜昌市开展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通过老旧管网改造、表务管理和DMA计量分区等措施,取得漏损控制初步成果,有望在2025实现10%的管网漏损率。  相似文献   

6.
钟文 《建筑知识》2014,(8):464-464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和淡水资源的愈加匮乏,供水管网的管理在整个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愈来愈大。分区计量区域(District Metering Area,DMA)作为一种有效控制管网漏失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供水企业的关注。DMA的实施不仅能有效减少管网漏失,而且有利于实现管网的压力管理和优化运行。文中将总结以往DMA建立过程中的这些经验教训,讨论建立供水GIS数据标准,解析适合广州市供水管网的DMA建立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7.
张良 《城镇供水》2018,(2):74-77
国内供水企业的供水管网漏损一直偏高,尤其是小区管网。供水企业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手段降低小区管网的漏损,节约水资源,降低企业供水成本。近年来,供水企业建立计量小区(DMA),加装高精度计量设备,通过分析水量和流量判断漏损情况,进而有针对找到漏水点。通过深圳水务集团DMA小区工作经验,证明这种方法是合理有效的,它为供水企业漏损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刘孝玲  王玲 《浙江建筑》2011,28(4):53-54,68
分析了造成供水管网漏失的五个方面的常见原因,简要介绍了常用的几个管网测漏方法,提出了从加强管网的漏损监测和强化企业管理两个方面入手降低管网漏失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内外供水管网分区管理领域研究现状,结合示范城市CP市管网特点,提出三级分区理论,总结出指导管网分区的三级分区原则。在城市供水管网建模基础上,根据三级分区原则对CP地区供水管网进行了分区,通过管网分区计量与压力控制,实现了降低漏失、节约水资源、优化管理的综合目的。以01分区为例介绍了DMA漏失控制过程及方法,通过区域装表计量发现了漏失区域,对该区实施压力控制后漏失率至少可降低4%~5%。通过各分区漏失控制工作的开展,CP市管网整体产销差10个月下降了6.24%,8个分区每年可节水473.28×104m3。此外,进行管网压力控制后,各DMA分区平均爆管次数明显减少且更趋于稳定,水司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依据DMA技术理论,对二级计量小区采取装表计量方案,通过监控管网夜间流量逐步查找管网漏水点,并总结出漏损控制方法.经过近半年的研究、试验,5个考核小区平均漏损率从42.06%下降至9.20%,有效降低了区域漏损率,提升了供水企业漏损控制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如何有效控制供水管网漏损以及准确、客观评定供水管网漏损率是供水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16)提供了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措施及其评定方法。郑州水司在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技术指导为基础,以精细化管理为常态的管理模式,依据《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通过水量平衡分析技术,深入细化、量化影响漏损率的关键因素,并采取漏失水量管理、计量分区管理、表具计量管理等一系列管控措施,有效降低漏损率,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本文重点介绍了郑州水司在开展漏损控制过程中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日益严重。DMA分区管理是指通过对管网进行合理分区,对各个子区域进行监控管理漏损的控制方法,能有效控制管网的漏损。开发基于Metis库的自动分区软件,通过此软件集合最短路径分区法、递归分区法和遗传算法,能够进行供水管网的DMA分区。将自动分区软件应用于MD镇的供水管网工程,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是供水企业长期开展的一项工作,随着国家对管网漏损率要求的越来越高,供水单位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同时,各种智能传感器、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管网漏损控制的高效实施。本文以青浦自来水公司为例,解析了漏损控制的主要措施,针对性地对建立分区计量管理体系、搭建分区计量管理平台、基于分区计量管理建立绩效指标、抄表改革、压力优化管理、管网改造的实践进行探讨,并且面向未来提出DMA全覆盖、数据中台建设、建立供水管网风险评估模型、智慧化平台升级的规划。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噪声技术的研究,结合供水企业在管网运维管理工作的需求,提出噪声技术与业务管理相结合的理念。针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表明,应用噪声技术能取得有效的管网漏损控制效果,提高日常周期巡检的效率,保障供水安全;与DMA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漏失报警的准确度,缩短漏损时间。  相似文献   

15.
保定市供水管网漏失原因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保定市供水管网漏损的主要形式和保定市供水管网漏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对保定市供水管网漏损过程中现行的控制手段,为城市节水防漏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如何加强供水管网漏失控制策略与技术研究、有效降低管网漏损率是供水行业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以北京市供水管网漏失监测系统研究为出发点,对基于帕玛劳(Permalog)的供水管网漏失监测系统原理、基于ArcGIS的漏失监测系统数据库设计和功能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系统进一步完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城市供水管网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一套适合国情的供水管网主动漏损控制方法与管理流程,包括DMA分区评估、区域漏水普查、漏水和爆管在线监测预警、漏损精确定位检测和压力控制管理等,对每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阐述,同时说明主动漏损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作支撑,使供水企业逐步达到经济漏控水平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管网压力控制模型的功能及建立过程,并将其应用于桂城水厂。运行结果表明,采用管网压力控制模型后,桂城水厂平均出厂压力为0.483 4 MPa,千吨水电耗及漏损率分别降低6.28%和3.14%;用管网压力控制模型修正的压力代替宏观模型优化后的压力,有利于在供水调度过程中实现节能节水;管网压力控制模型与DMA分区阀门减漏联合作用,可以有效降低管网的漏损率;基于管网压力控制模型建立压力流量预测控制系统,使泵群按照管网压力曲线运行,可以降低电耗并减少漏损。  相似文献   

19.
管网漏损控制是供水企业进行产销差管理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针对不同的漏损影响因素,顺德供水有限公司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管网漏损控制,利用听音杆、Pamalog区域监测仪等设备进行主动探漏;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实现漏损细化管理;利用SCADA系统以及远传大表监控系统提高管网漏损监测效率;建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以合理调控管网水压。实践表明,结合上述漏损控制技术,顺德供水公司所辖管网漏损控制效果明显,将漏损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0.
陕西宝鸡水司“3个三”破解降漏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严重是长期困扰供水企业的突出问题,如何强化管理,降低漏损,直接影响着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近年来,宝鸡水司以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为契机,认真总结分析、吸收借鉴国内外管网管理、控制漏损的先进经验和方法,通过"三抓三改三加强"使管网实际漏损率逐步降到12.9%以下,多次被宝鸡市评为节水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