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长城钻探钻井二公司以辽河油区增储上产为己任,在生产经营实际中不断摸索、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钻井工艺技术难题,力求运用水平井技术、探井技术和欠平衡技术这三大“利器”促进企业发展,树市长城钻井品牌。去年,该公司共开钻200口,完井194口,其中水平井90口、探井85口、欠平衡井8口,均实现了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长城钻探钻井二公司以辽河油区增储上产为己任,在生产经营实际中不断摸索、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钻井工艺技术难题,力求运用水平井技术、探井技术和欠平衡技术这三大"利器"促进企业发展,树立长城钻井品牌。去年,该公司共开钻200口,完井194口,其中水平井90口、探井85口、欠平衡井8口,均实现了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控压钻井技术的应用范围应包括过平衡钻井、近平衡钻井、欠平衡钻井、精细控压钻井及自动(闭环)控压钻井。并对不同控压钻井方式的定义分别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分析了控压钻井技术的现状,对控压钻井技术下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控压钻井技术的应用范围应包括过平衡钻井、近平衡钻井、欠平衡钻井、精细控压钻井及自动(闭环)控压钻井。并对不同控压钻井方式的定义分别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分析了控压钻井技术的现状,对控压钻井技术下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渤中油气田潜山油气藏钻井过程中采用常规钻井技术曾经发生了多次严重井漏和储层损害的情况,直接影响了钻井工程质量。因此为了提高钻井工程质量,通过借鉴在陆上油气勘探中取得良好效果的欠平衡钻井技术,然而不同于陆上油气田,在海上钻井过程中因面临着作业环境复杂、安全环保要求严苛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采用欠平衡钻井工艺仍然面临着诸多风险。因而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化研究,在欠平衡钻井工艺基础上进行优化,提出了海上压力控制钻井技术,该项工艺其核心就是借助于欠平衡钻井设备,采用较低的钻井液密度,通过调整井口套压达到微过平衡的目的,以实现钻井过程中的安全钻进和油气层保护。本文以渤海渤中20-1油田某井为实例具体阐述了海上压力控制钻井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6.
王西贵 《辽宁化工》2020,49(4):425-427
欠平衡钻井技术作为成熟的钻井技术广泛地应用于钻井过程中,与其相关的配套装置及工艺也随着欠平衡钻井技术不断进步,井下压力控制阀作为欠平衡钻井井筒压力辅助控制装置,被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使用,但是目前仅凭经验和计算推测井下压力控制阀的开关状态以及封闭的井筒压力,与实际情况产生较大误差,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欠平衡钻井对钻井安全的需要。本文中涉及的霍尔电磁感应式井下压力控制阀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对井下压力控制阀的连接螺纹、连接筒等易受力变形的薄弱易损部位进行了力学计算和受力分析,简要介绍了现场试验使用情况,最后就井下压力控制阀的研究和现场使用情况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7.
控压钻井技术是当前最先进的钻井技术之一,它是在欠平衡钻井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控压钻井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非生产时间,降低钻井的风险,保证安全生产,最终达到钻井效益的最大化。本文从控压钻井技术的概念和优点、控压钻井的组成系统、控压钻井关键技术三个方面做了适当分析,有利于控压钻井关键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欠平衡钻井时伴随着水平井以及多底井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先进钻采技术,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能减少钻井过程中对地层的伤害,有效的提高了钻速和降低了成本,对于出现的井漏和压差卡钻情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主要是从欠平衡钻井的原理出发,讨论钻井的参数设定以及钻井液选择等。  相似文献   

9.
在钻井过程中,采用降低钻井液密度等方式,使井筒内钻井液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压力,采用有效措施,使地底流体有控制地进入井筒参与循环到地面,叫做欠平衡钻井技术,这是一种发展迅速且应用广泛的钻采工艺技术。在石油工业迅速发展,而新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条件以及钻采难度不断增加的条件下,欠平衡钻井技术,因其保护油气藏、降低钻井成本等优势,在国内外逐渐得到应用和发展,本文对于欠平衡钻井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自辽河油区开展欠平衡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以来,通过工艺研究、设备配套及现场试验,形成空(氮)气钻井、液相欠平衡钻井、充气钻井等技术体系,已经规模推广应用100余井次,在潜山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压力枯竭区块侧钻井复产以及钻井提速等方面有显著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目前辽河油区欠平衡钻井技术应用情况,特别是同水平井、分支井等特殊工艺井的集成应用过程出现的技术难点,为该技术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提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连续管钻井技术与常规钻井技术相比具有巨大优势,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浅直井、(重入)侧钻井、小井眼井、加深井、欠平衡井及海上钻井等方面,而在国内尚无连续管钻井的先例。本文对连续管钻井装备和技术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并提出连续管钻井在国内下一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全过程欠平衡钻井的井下封井装置—套管阀和冻胶阀,并对它们在辽河油田内两口试验井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描述,最后对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主要将连续油管钻井技术与常规钻井技术进行比较,分析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具有的优势。此技术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加深井、海上钻井、浅直井、侧钻井、欠平衡井和小井眼井等钻井开发,而国内应用范围还很小,本文介绍了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相关钻井设备及技术优势也进行了介绍,并对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在国内该如何发展使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煤层在勘探过程中存在着疏松、裂缝发育、压力系数低等特点,采用常规泥浆钻井易发生井漏,因此对欠平衡钻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优选了欠平衡施工方式-洞穴井充气欠平衡,对充气欠平衡的施工工艺、施工参数、施工设备及流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总结了煤层气充气欠平衡施工效果,对煤层气充气欠平衡提高钻井液携岩给与了证实,讨论充气与井壁稳定之间的关系,为山西煤层气充气欠平衡的大规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欠平衡钻井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对欠平衡钻井技术的需求;结合目前国内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欠平衡钻井的技术优势,即欠平衡钻井技术能够减少油气层伤害、评价油气藏、提高机械钻速、同时还具有有效控制漏失、减少压差卡钻等优点。讨论了欠平衡钻井技术在钻井成本、储层损害、钻井液选择、完井和测井以及存在不安全的隐患等方面所面临的技术挑战,指出欠平衡钻井比常规钻井具有更显著的技术优势,在国外已经发展很成熟;但在国内对欠平衡钻井的认识还不足,发展应用受到制约;建议应建立欠平衡钻井作业标准和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欠平衡钻井的相关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这对国内进一步开展欠平衡钻井技术工作的研究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气体钻井井内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欠平衡钻井则是指利用自然条件或采取人工方法,在可以控制的条件下,使井筒内钻井流体压力低于地层压力,从而在井底形成负压差的过程。欠平衡钻井可以大幅度提高钻井速度,缩短建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欠平衡钻井可以减轻或消除钻井液对油气层的伤害。良好的产层显示,有利于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率。欠平衡钻井技术以空气钻井的出现为标志,本文通过对空气钻井过程中井内气体稳定流动的分析,建立模型,以及过程推导,对空气钻井过程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17.
欠平衡钻井施工的优点是避免给储层造成伤害,保持欠平衡的钻井条件,提高石油钻探的效率,降低石油钻井施工的成本,属于清洁绿色的钻井工艺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煤储层具有伤害的敏感性与不可恢复性决定了在煤层气钻完井、开采过程中要坚持采取系统的保护煤层措施。煤层气储层不仅具有低渗、低压特点,还具有对各类伤害的敏感性,从而决定了在煤层气钻完井、开采过程中要坚持采取系统的保护煤层措施。通过直井的油管向另一水平井环空注气实现欠平衡的钻井工艺在FP1-1井中得到成功应用,实现了及时、平稳注气,保护了煤层并维持井壁稳定,优化了单井筒水平井井身结构。为推广欠平衡钻井技术开发煤层气指出了方向。本文提出了加强单井筒水平井井身结构研究的建议,在煤层气开发井中继续推广欠平衡水平井钻井技术,为实现更为经济有效的欠平衡钻井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石油近年来自主研制了万米钻机及配套装备、近钻头地质导向、欠平衡/气体钻井/控压钻井、连续管作业机等核心装备,发展完善了以水平井、欠平衡钻井、钻井提速、储层改造、带压作业为核心的配套技术,有力地支撑了重点工程的实施。但与国外同行相比,在自动化钻机、钻完井装备、旋转导向系统、抗高温随钻测量仪器、抗高温螺杆、高效钻头、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高压气井带压作业装备、低成本高效压裂液、无限制选择性压裂工具、完井技术等方面差距明显。研究结果认为:我国油气藏领域钻完井面临高温高压、高研磨性地层钻速低、钻井周期长、旋转导向等技术储备不足的挑战,建议在高效起下钻机、高效破岩钻头和辅助工具、旋转导向系统、井筒完整性、井下宽带信息传输技术、钻井成套装备和技术、工厂化钻完井与体积压裂一体化技术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20.
欠平衡钻井(UBD)是伴随着水平井、多底井而发展起来的先进钻井技术。采用这项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钻井过程中对产层的伤害,有利于保护油气层,提高钻速、降低成本,减少井漏及压差卡钻等复杂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