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汾酒与名人     
《中国酒》2010,(12):80-81
自北齐始,汾酒便开始以名酒的姿态出现,世界上再没有哪一种酒,能与汾酒共享这样的荣耀。  相似文献   

2.
名人与野菜     
伴随着“绿色天然”饮食理念的盛行,野菜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青睐。其实.古往今来,有很多名人对野菜情有独钟.百吃不厌。 以野菜为三餐食品的名人,首推商朝的伯夷、叔齐。《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因不食周粟,避于首阳山采薇(野菜)而食。  相似文献   

3.
名人与黄芪     
柳太后与黄芪黄芪,旧作“耆”,长也,被李时珍称为“补药之长”。黄芪味甘、微温,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的作用。黄芪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受到不少名人喜好。  相似文献   

4.
名人与名菜     
杨同宝 《美食》2008,(4):47-47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很多名人,尤其是当权者乖文化人,往往同时又是美食家,如李白、苏轼、张大千、杜甫等。这就注定了许多名菜与名人之间有渊源。  相似文献   

5.
郭峰 《烹调知识》2004,(7):41-41
人的饮食各有口味,名人出名是在他的事业上,并不在他的饮食上。然而,一些地方名吃却与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6.
201.高阳在日本品尝河豚,说河豚吃法有三:一用风干的河豚鳍泡日本清酒,酒味微腥,功能祛寒去湿;二用河豚肉与皮作"刺身";三连肉带骨再加白菜豆腐制作火锅。他觉得河豚火锅清腴味鲜,别有风味,但未见得能值得食客为之一死吧。 202.赵元任童年在江苏常州每逢除夕,家用一种极黏的甜点糖瓜祭灶,把它放在灶台顶端,要灶王爷吃  相似文献   

7.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国豆腐菜的日益丰富和繁荣,和名人的提倡、促进与影响也是分不开的。人以菜传,菜以人传。这是中国豆腐菜的一个重要文化特征。当人们在食用、享受各种精美的豆腐菜时,如果能联想、谈说到有关豆腐的美丽动人的故事,是否更能增添许多兴味与情趣呢?品品它蕴藏其中的文化韵味,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又与欣赏大自然的绮丽风光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令人留连忘返,美不胜收。袁枚的《随园食单》曾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在蒋戟门家吃蒋手制的豆腐,吃得异常满意,“一切盘飧尽废。”于是他向蒋求赐烹饪…  相似文献   

8.
名人粥趣     
粥,可以说是最普通、最便宜的充饥食品。粥,又可以成为最精致、最上等的美食。古往夸来,有不少名人、文学家与粥结下了不解之缘,并留下食粥的精辟见解。  相似文献   

9.
1、叶圣陶、郑振铎和宋云彬因每餐必饮酒,1949年由香港乘轮北上,购买了一打白兰地。因所带有限,三人约定每餐只以一瓶为度。  相似文献   

10.
人至年老,若善于养生,自可心神怡悦而可以永年。古人对于养生之道颇一有研究,历代名人大家亦多有诗文谈及于此。  相似文献   

11.
刘汉琴 《烹调知识》2005,(12):33-33
“叫花鸡”是中国著名的特色美食。此菜鲜香可口,肉质松软易消化,又有丰富的脂肪,是人见人爱的名鸡肴菜。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在杭州时,常到名店“知味观”那里用餐。  相似文献   

12.
名人与野菜     
野菜以其特有的风味,越来越多地走上人们的餐桌.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们,转过来耍换换口味。尤其是在推行“绿色食品”的影响下,吃着没有农药污染的野菜放心,而且还有保健功效,对身体健康有利。其实,古往今来,有不少名人对野菜也情有独钟,百吃不厌。  相似文献   

13.
名人与汤     
李盛仙 《美食》2008,(5):23-23
中国帝王家的食谱可算是集中国菜与中国汤之大成。慈禧太后有8名御厨为她做汤.她最喜欢喝的汤是“鸡茸鸭舌汤”,佐料是鸡、鸭舌、火腿丝、鲍鱼、干贝等。德龄公主在她的《瀛台泣血记》中曾写到:“这位老佛爷一生似乎与鸭舌汤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4.
名人善养生     
当今社会,人们总盼望拥有"健康又有活力的身体"。这除去先天遗传外,离不开养生之道和养生之术。养生之道,包括顺其自然、形神兼养、动静结合、因身施养等养生哲学思想。养生之术,包括神养、气养、形养、食养、术养、行为养护等。养生不求统一,符合个体的需要最为关键。不少长寿名人从自身出发,摸索和形成适合自己的养生模式,很值得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5.
1、陈寅恪上世纪50年代因其为教授有牛奶配给,后知学生高守真有病,陈的妻子唐篑便要高天天到她家去喝牛奶。唐解释说陈最近肚子不舒服,不能喝牛奶,但订好的牛奶又不能退掉。唐说的显然是借口,使高连续有四个月每天都上陈家喝牛奶。  相似文献   

16.
农历已丑年是牛年,牛不仅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而且还与名人结下不解之缘,现将笔者收集到的名人与牛的轶闻趣事叙述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隋末唐初的李密,少年时十分好学,从不浪费时间。有一次,他骑牛外出,为了不耽误看书,就把一部《汉书》挂在牛角上,一手拿着牛鞭,一手捧着一卷《汉书》,一边赶路,一边翻阅。这情景,恰巧被外出的越国公杨素看见了。杨素见状,大觉惊奇,便悄悄跟在他后面,认真观察了好一阵,然后追上去问道:“你这位小书生,怎么用功到这种程度?”小李密认出了杨素,  相似文献   

18.
慈禧太后的长寿药 慈禧一生体弱多病,早年患有月经病、带下病,后又患上了失眠健忘、惊悸多梦、气怯身软、足心发热等病,晚年尚有胃口不旺、大便溏薄、咽干、皮肤瘙痒等病症,但她却活到73岁,比当时人的平均寿命50岁左右长出不少,其保健要诀是长期比较适当地服用了长寿补益药。慈禧太后经常服用的补益药一般都制成膏剂或丸剂以便于保存,如养心延龄益寿丹、八珍糕、十全大补丸、长春益寿丹、菊花延龄膏、保元益寿丹等,在《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中所选用的13个内服方中,共使用的64种药物有75%以上是医书中列为上、中品的…  相似文献   

19.
1、黄永玉招待友朋家宴,席上有碗自己腌制的湖南凤凰家乡小山椒。他介绍说:“这东西可香了,吃一口想两口,下饭。”友朋问:“辣否?”黄答:“看你从什么角度说这个问题了。耐辣的人认为不辣,不善辣的人会认为它太辣,站的高度、起点不一同,立场观点也就不一样了。”  相似文献   

20.
名人与黔茶     
王英  张其生 《茶苑》2005,(1):40-41
贵州高原是茶树原产地中心和茶文化发祥地之一。贵州地处西南腹地,山多林茂水秀,黔北遵义、湄潭是毛泽东领导的红军长征和竺可桢率领的国立浙江大学抗战西迁的交汇点,它既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又是科学教育、求是创新的摇篮,为中国革命、为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编唱出一曲曲动听的交响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