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致命武器在战争以外的其他军事行动中的战术运用早已被人们所认识,如在冲突中驱散集结人群时,使用催泪弹和橡胶弹就是最典型例子。冷战结束后,非致命武器的发展受到了各国军警部门的重视,开发了许多产品,并开始广泛装备特种作战部队、维和部队、武警部队和警备人员。随着新一代非致命武器技术的出现,非致命武器在军事行动中的应用将  相似文献   

2.
非致命武器纵谈(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军队越来越多地担负起非战争军事行动中防暴警察的角色。为了使军队在不冒险使用或少使用武力的情况下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非致命武器逐步成为有效的工具,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军事专家预言:“非致命武器具有极大地改变战争性质的潜能,将使未来战争的作战样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不流血的战争——非致命武器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静 《轻兵器》2007,(19):10-13
过去,军事效能的评估是根据敌人伤亡的数量来衡量的,伤亡人员越多,效能越好。但是现在评估的标准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军事行动的目的和作战模式在变化,而新闻传媒也在无孔不入地发挥"监督"作用。如果军队有超出尺度的屠杀、破坏行为,被媒体报道后将导致不可估量的政治灾难。在大多数情况下,当代军事任务的目标是恢复和平与稳定,军事行动最终的政治目标不再是通过歼灭对手来完成,因此更应该避免那些倾向于造成不必要紧张和危险等级的行动。所以非致命武器引入到军事领域,已经成为平定暴乱冲突的一项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非致命武器的实际使用效果与其预期效果总是存在差距这一现状,借助心理学的"应激"理论对其进行研究。以一起使用非致命武器处理暴乱事件为例,对非致命武器心理效应的产生、发展、结果进行分析,并建立心理效应的量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该研究对指导非致命武器在处突、反恐和解救人质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非致命武器是现代军事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反恐、处突作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为加强非致命武器的研制与开发,推进非致命武器学科建设与发展,西安武警工程学院于2007年底举办了"首届全国非致命武器发展学术研讨会",并对  相似文献   

6.
动态     
美国加速研制非致命武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军加速了非致命武器的研制进程。在未来6年内,不包括采购费用在内,美国国防部对非致命武器研发的预算已高达2.71亿美元。美国计划在未来2-3年内部署可进行远距离密集射击的车载非致命武器,该武器被称为“战  相似文献   

7.
通过介绍信息栅格技术的内涵及应用,结合美军全球信息栅格系统,提出了栅格技术应用于非致命武器装备综合集成的理念。重点分析和研究了应用信息栅格技术进行非致命武器装备综合集成的体系构成、集成过程、运行过程以及需要解决和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击非致命武器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不足,提出目前急需构建电击非致命武器装备技术体系的需求。对电击非致命武器装备进行层级分解,以装备结构为基础进一步明确装备技术需求,通过基于技术分解结构方法(technology breakdown structure,TBS)技术要素得到的装备技术体系方案,依据装备技术项目阶段划分与技术要素成熟度的关系,结合技术要素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成熟度,描绘出电击非致命武器装备技术体系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为电击非致命武器装备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比利时FN公司、瓦隆新技术开发中心和列日大学签订了共同研制非 致命武器的协议。本次合作的目的是在列日大学建立一个非致命武器研究 中心,以研究非致命武器涉及到的技术、医学、社会、环境和法律等方面 的问题,并为非致命武器用户和负责采办及部署这类武器的行政官员开设 训练和培训课程。  相似文献   

10.
卞荣宣  孙守涛 《轻兵器》2004,(11):26-28
自1980年代以来,非致命武器引起各国高度重视,发展研制的此类武器五花八门,如麻醉枪、橡皮动能弹、填充铅粉的豆袋弹、内装各种刺激制剂的喷射器、震晕弹……等等。但非致命武器在使用中并非如其概念一样,都能做到非致命,死亡事故也时有发生。在加利福尼亚,一名妇女被豆袋弹致伤而导致心脏停止跳动;还发生过一起因为往霰弹枪里误装其他弹种而造成的事故;在苏黎士,一个人曾被橡皮爆震弹炸伤了眼睛……  基于上述经验教训,联合国部队提 压制足球场的闹事者或者击退只持有匕出为其在科索沃或索马里的维和部队提 首和棍棒的杀人…  相似文献   

11.
英国皇家军械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种由彩弹枪改制的非致命武器——RPLMKⅡ,设计该枪的目的是供执法人员、劳教管理人员及军事人员对付单个的生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已告结束。不到30天的军事行动之后,山姆大叔已经把手放在了世界能源库的阀门上,中东乃至世界的格局都可能因此而改变。在此次军事行动中担负着攻城掠地任务的美国陆军部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并引起了广大军事爱好者们的注意。随着奉行新军事革命思想的美国现代“鹰派”重新入主白宫,美国陆军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截止目前,美国现役陆军已缩编为10个师及国民警卫队  相似文献   

13.
美国最近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非致命武器——“超声波弹”,能发出高达145dB的高强度超声波。这种强度的超声波是人体承受极限的50倍,能使被攻击者即刻失去行动能力。 这种武器消除了以往声波武器所固有的因声波四处传播而损害操  相似文献   

14.
运用人机工程学等绿色设计理论对非致命武器进行分析,简要讨论非致命武器的绿色设计方法和绿色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为最大程度地发挥武器装备的作用,在非致命武器设计中引进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非致命武器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要求,并针对人体生理、心理特点及环境因素提出了:使人丧失抵抗能力、合理设计尺寸及结构、采用中等心理负荷、选择合理减损方案、选择“绿色”原材料、设置防抢夺措施等具体要求。该研究能为非致命武器装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英国皇家军械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种由彩弹枪改制的非致命武器--RPLMKⅡ,设计该枪的目的是供执法人员、劳教管理人员及军事人员对付单个的生动目标用;也适用于控制骚乱人群及捕获动物等.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国防部对非致命武器定义为:指那些设计和使用目的是为了使人员或器材丧失行为或工作能力的同时,将对人员的致命性,永久性伤害以及资源和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的武器。非致命性武器也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医学技术原理作用于有机目标或武器,使有生目标暂时受抑制或丧失抵抗力,  相似文献   

18.
《轻兵器》2015,(13)
<正>G8 Pro V2非致命武器是美国GUARDIAN 8公司专为校园安保人员设计的一款小型多功能非致命武器。该武器集成了激光指示器、频闪强光灯、警报器、数码相机、辣椒喷雾器、通信呼叫、录音器、麦克风等多种功能,其采用手枪外形设计,不但使用方便,而且能给犯罪嫌疑人形成心理上的威慑作用。G8 Pro V2的激光指示器作用距离约为15m,LED频闪强光的亮度可使被照射人暂时失明,3m外的警报声音强度约88dB,辣椒喷雾器的作用距离为3m,均不会对人体  相似文献   

19.
单新文  张录  马志杰 《兵器》2011,(5):43-45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军执行特种作战、反恐怖作战以及以维和为主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增多。特种兵部队在实施战场侦察、营救已方被困人员、解救人质、搜集战场情报、对付各类劫持及绑架活动等军事行动中。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任务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对所使用的武器性能也提出了有别于传统武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非致命武器是杀伤力低,对人体不造成致命伤害的一类武器,主要用于警察和执法人员防暴、控暴和抓捕罪犯等。其作用强调于增强行动的灵活性、机动性和安全性。近些年来,国外警察和执法系统装备和使用的非致命武器主要有强光武器、动能武器、化学刺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