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高温固相法制备的不同发射主峰的钇铝石榴石(YAG∶Ce3+)荧光粉,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和光谱特性的测试,研究表明,激发光谱不随钆含量的变化而改变,发射光谱的主峰随钆含量的增加有红移现象;随着Ce3+含量的增大,YAG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当Ce3+含量为0.06 mol时,发光强度最高;Ce3+的含量不影响YAG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  相似文献   

2.
射频磁控溅射制备铝酸锶长余辉发光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Si(100)衬底上制备稀土掺杂铝酸锶薄膜,在900℃和1100℃下、弱还原气氛中退火,分别得到SrAl2 O4∶Eu2+,Dy3+和Sr4 Al14 O25∶Eu2+,Dy3+长余辉发光薄膜。结果表明:SrAl2 O4结构是形成Sr4 Al14 O25相结构的中间相;在360 nm激发光激发下,SrAl2 O4∶Eu2+,Dy3+薄膜发光峰位于517 nm处左右,发光强度相对略高于Sr4 Al14 O25∶Eu2+,Dy3+薄膜,且后者发光峰位于490 nm处左右;Sr4 Al14 O25∶Eu2+,Dy3+薄膜的余辉性能优于SrAl2 O4∶Eu2+,Dy3+薄膜。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碳粉还原气氛下制备了(Y1-xCex)PO4(x=0.01,0.06,0.1,0.15,0.2)荧光粉,研究了Y0.9Ce0.1PO4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15K时的低温荧光寿命以及Ce3+浓度对YPO4∶Ce荧光粉相对发射强度的影响,并研究了颗粒的形貌和粒度分布.结果表明,(Y,Ce)PO4体系中的Ce3+在基质晶格中占据1个格位,其发射光谱曲线由333nm和355nm宽带发射构成;随着Ce3+浓度的增加,其相对发射强度是先升高后降低,最佳Ce3+掺杂摩尔浓度为0.1;15K时的荧光寿命为7.92ns,中心粒径为2.1μm.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碳粉还原气氛下制备了(Y1- x Cex )PO4( x=0.01,0.06,0.1,0.15,0.2)荧光粉,研究了Y0.9 Ce0.1 PO4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15K时的低温荧光寿命以及Ce3+浓度对YPO4∶Ce荧光粉相对发射强度的影响,并研究了颗粒的形貌和粒度分布.结果表明,(Y ,Ce)PO4体系中的Ce3+在基质晶格中占据1个格位,其发射光谱曲线由333 nm和355 nm宽带发射构成;随着Ce3+浓度的增加,其相对发射强度是先升高后降低,最佳Ce3+掺杂摩尔浓度为0.1;15 K时的荧光寿命为7.92 ns ,中心粒径为2.1μm .  相似文献   

5.
对高温固相法制备的不同发射主峰的钇铝石榴石(YAGCe3+)荧光粉,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和光谱特性的测试,研究表明,激发光谱不随钆含量的变化而改变,发射光谱的主峰随钆含量的增加有红移现象;随着Ce3+含量的增大,YAG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当Ce3+含量为0.06 mol时,发光强度最高;Ce3+的含量不影响YAG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  相似文献   

6.
以硝酸钇、硝酸铝和硝酸钕为原料,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以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d∶Y3 Al5O12(Nd∶YAG)纳米粉体.研究了分散剂的种类及盐溶液初始溶度对粉体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对所制备的YAG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YAG粉体为立方晶系石榴石结构,粉体分散均匀,粒径约50 nm.随盐溶液初始溶度的增加,YAG颗粒粒径减小.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的GdBO3∶Ce3+,xTb3+荧光粉,研究了所合成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发光性质和量子效率.结果表明,GdBO3∶Ce3+,xTb3+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在250~380 nm范围有宽的吸收带,其发射光谱中同时出现了Ce3+的宽带发射和Tb3+的f-f跃迁窄带发射,所合成最强绿光发射的荧光粉为GdBO3∶0.02Ce3+,0.15Tb3+.同时研究了Bi3+的掺杂对GdBO3∶0.02Ce3+,0.15Tb3+荧光粉的晶体结构,颗粒形貌和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Bi3+的掺杂能够有效的提高GdBO3∶0.02Ce3+,0.15Tb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以及Ce3+-Tb3+的能量传递效率.  相似文献   

8.
化学成分对富硼渣活性及相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富硼渣中提硼是硼铁矿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富硼渣活性是影响硼提取率高低的主要因素、研究了化学成分与富硼渣活性及相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电炉富硼渣中加入CaO、Al2O3和SiO2后,CaO及Al2O3的加入只改变渣中硅酸盐的种类和结构.对富硼渣的活性没有影响.SiO2的加入则有利于玻璃质物质的形成.使富硼渣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Er3+/Tm3+共掺碲酸盐玻璃的发光性能,得到1.8 μm处的高强度发光。采用熔融退火法,制备了Tm2O3掺杂浓度(摩尔百分数)为0.25%、0.5%、1%、1.5%和2%的75TeO2-20ZnO-5La2O3-0.5Er2O3碲酸盐玻璃。对碲酸盐玻璃进行吸收光谱的测定,同时研究其在1.8 μm波段的光谱特性。吸收光谱测试结果表明:碲酸盐玻璃在800 nm附近的吸收峰为Er3+4I15/24I9/2跃迁和Tm3+3H63H4跃迁的叠加,说明两种稀土离子都得到了很好的溶解混合;发射光谱在1200—2200 nm范围内,在1.53和1.8 μm处出现了发射峰,且1.53 μm处的发光远弱于1.8 μm处的;1.8 μm处的发射峰是Tm3+离子在3F43H6跃迁产生的,由峰值波长分别为1740和1857 nm的分解谱线组成,此时该玻璃发生了荧光俘获效应,随着Tm2O3掺杂浓度的增加,1740 nm处分解谱线的相对强度逐渐降低,而1857 nm处分解谱线相对强度逐渐增大。该玻璃同时具有较大的受激吸收截面以及发射截面,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2 μm波段的激光玻璃材料。  相似文献   

10.
以垃圾焚烧厂产生的焚烧飞灰、钢渣、铬渣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玻璃化方法制备出CaO-SiO2-Fe2 O3体系低熔点玻璃固化体.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硼硅比对垃圾焚烧飞灰玻璃化的影响,考察了不同硼...  相似文献   

11.
黄磷渣微晶玻璃制备及显微结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磷渣是热法磷酸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熔融态工业废渣。利用黄磷渣进行热态浇注成型和一定的热处理 ,分别获得黄磷渣透明玻璃样品以及微晶玻璃样品。对样品进行了 X衍射分析、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分析 ,确定黄磷渣微晶玻璃主晶相为硅灰石 ( Ca Si O3)和透灰石 ( Ca Mg( Si O3) 2 )。黄磷渣微晶玻璃的显微结构特征为 :细长、纤维状硅灰石组织中弥散着白亮的小颗粒状透灰石晶粒 ,硅灰石纤维状晶体的晶宽以及透灰石粒状晶体的粒径均大约为 1μm。  相似文献   

12.
MgO掺杂对α-Al_2O_3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l(OH)3 为起始原料,采用烧结法,运用SEM、XRD、DSC 等分析技术,研究了Mgo 掺杂对α-Al2O3,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MgO 可以抑制亚稳态氧化铝向稳定态α-Al2O3 的物相转变,同时还可以改变α-Al2O3 的结晶习性,在没有添加剂的作用下,生成的α-Al2O3 是蠕虫状空间网状结晶,在MgO 作用下,α-Al2O3 晶粒细小,晶粒之间的结合不规则,其原因在于MgO是一种高挥发物质,与Al2O3 反应,与在仅α-Al2O3 的晶界处形成MgAl2O4 阻止α-Al2O3 晶粒生长.  相似文献   

13.
以体积比1/12的EG/水为溶剂,EDTA为模板剂,通过溶剂热反应合成了四方锆石型(t-)LaVO_4纳米棒。运用XRD、FTIR、SEM、TEM、PL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棒具有尺寸均匀、结晶度高、表面光滑平整、长径比高等特点;纳米棒沿[001]方向定向生长,EDTA具有调控产物物相及介导纳米晶生长的作用,同时通过加入少量EG,大大增强了EDTA的模板导向能力,改善了产物形貌。荧光测试结果表明,t-LaVO_4∶5%Eu~(3+)中Eu~(3+)的5D0→7F2电偶极跃迁引起的红光窄带发射峰强度最大,其在615 nm与620 nm处劈裂峰的相对强度与纳米棒在[001]方向的定向生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为基质的Er3 掺杂的发光材料,样品经450℃煅烧,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非晶态结构,颗粒尺寸为60~70nm。对样品进行荧光光谱分析表明该材料可以发射出较强的360nm的紫外光和弱的690nm的红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化学共沉积法制备纳米Fe3O4/凹凸棒石复合粉体,并采用XRD、XPS、HRTE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等手段对其微结构和吸波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XRD和XPS分别证明了复合粉体的物相和铁的氧化价态。 HRTEM图像显示,Fe3O4磁性粒子均匀分布在凹凸棒石黏土表面,颗粒尺寸为10~80 nm。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在2~18 GHz范围测试不同厚度的Fe3O4/凹凸棒石的反射率。结果显示,不同厚度样品的峰值均超过-13 dB,其中厚度为3.5 mm的样品在12.6 GHz处反射峰为-28 dB,说明Fe3O4/凹凸棒石具有优良的吸波性能,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吸波材料。  相似文献   

16.
童孟良  刘建辉 《矿冶工程》2010,30(4):98-100
以Zn(Ac)2·2H2O和 LiOH·H2O作为反应物, 加入一定量的 SnCl4·5H2O, 以超声辅助醇热法制备出一系列不同Sn掺杂浓度的ZnO纳米棒。用XRD、TEM、FT-IR和EDX对所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醇热18h的纯ZnO晶体形态多为棒状, 粒径分布均匀, 长度在45 nm左右, 且分散性良好; 而掺Sn的ZnO纳米棒的直径和长度则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增长。掺杂后的ZnO晶体仍为六方纤锌矿结构, 但随着Sn掺杂浓度的增大, 晶体的结晶性降低。在室温下对掺Sn的ZnO样品进行荧光光谱检测, 可以观察到3个发射峰, 包括:在400~410 nm处的紫色发射峰, 在455~470 nm蓝色发射峰, 在530 nm附近的绿光发射峰; 随着Sn掺杂浓度的增大, 发射峰的强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法合成Sr~(2+)共掺杂YPO_4:Eu~(3+)发光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荧光光谱对合成产物的物相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对Sr~(2+)共掺杂浓度及反应体系p H值对合成样品的物相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少量Sr~(2+)(≤15at%)共掺杂YPO_4:1at%Eu~(3+)均为纯相四方磷钇矿结构晶体,过量Sr~(2+)(≥20at%)共掺杂出现Sr_4P_2O_9杂相;p H值为6的反应体系可获得高结晶度的单一相Sr~(2+)、Eu~(3+)共掺杂YPO_4样品。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水热法合成的YPO_4:1at%Eu~(3+),xat%Sr~(2+)样品可被396 nm的紫外光激发而发射出强烈的Eu~(3+)特征橙红色光,一定量的Sr~(2+)共掺杂能提高YPO_4:1 at%Eu~(3+)样品的发光性能,过量(10at%)的Sr~(2+)掺杂导致Eu~(3+)荧光猝灭。YPO_4:1at%Eu~(3+),10at%Sr~(2+)样品在396 nm紫外光激发下位于620 nm处的发射峰相对强度较YPO_4:1at%Eu~(3+)样品提高了72.6%。  相似文献   

18.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M2 Al2SiO7∶Eu2+(M=Ca,Sr)荧光粉,并系统地研究了其结构、漫反射光谱、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浓度猝灭和温度猝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M2Al2SiO7∶Eu2+(M=Ca,Sr)的激发光谱均在250~300 nm和350~450 nm范围内具有两个宽的吸收带,与近紫外LED芯片发出的紫外光相匹配.Ca2Al2SiO7∶Eu2+和Sr2Al2SiO7∶Eu2+荧光粉的发射峰分别为位于约536 nm黄绿光和487nm处的蓝绿光,它们的发射峰归属于Eu2+的5d-4f跃迁发射.Eu2+在M2Al2SiO7(M=Ca,Sr)中的最佳掺杂浓度均为x=0.005.Ca2Al2SiO7∶Eu2+和Sr2Al2SiO7∶Eu2+荧光粉在375 K时的发光强度分别为室温时的69,和68,.  相似文献   

19.
氟磷酸盐玻璃由于其特殊的光学性能与优良的机械性能一直是特种玻璃材料领域内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Er3+/Yb3+共掺氟磷酸盐玻璃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测得了Er3+离子4I13/2能级荧光寿命,并计算了其吸收与发射截面,实验结果显示Er3+/Yb3+共掺氟磷酸盐玻璃具有带宽宽,增益平坦的特点,是一种能作为实现超短脉冲输出的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的基质玻璃材料.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90-x)TeO2-xWO3-3ZnO-6La2O3-1Tm2O3[(x=10%,20%,30%,40%)(摩尔分数)]碲酸盐玻璃(以下简称TWZL玻璃)的热稳定性和光谱性质,讨论了WO3含量和除水工艺对1.8μm发光的影响.研究发现:掺入一定量的WO3不但可以改善玻璃的热稳定性和提高玻璃转变温度(Tg),而且会增强Tm3+的1.8μm发光.但是当WO3含量超过30%时,玻璃热稳定性恶化,出现析晶现象.除水工艺对发光的影响明显,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可以有效提高Tm3+的1.8μm发光.实验研究表明,60TeO2-30WO3-3ZnO-7La2O3玻璃是一种理想的2.0μm波段激光器的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