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 describe harmonization as part of my work on distributed, knowledge-based, real-time, traffic-adaptive control of street and highway ramp traffic signals. The control system developed in prior efforts includes a two-stage learning process. The first stage optimizes the control of steady-state traffic at a single intersection and over a network of streets. The second stage of learning, not related yet to harmonization, deals with the predictive/reactive control of dynamic traffic flow in street networks. However, the control regimes at the individual intersections do not consider the time behavior of adjacent intersection control regimes. Optimal traffic flow in street networks must be with reference to signalization, phasing, and harmonization of control at all intersections. Harmonization represents the best approximation to a coordinated omnidirectional progression (green wave). This means that the resulting control regime produces a minimum of the sum, over all intersections, of delay times due to red lights and of unused green periods, each contributing term being weighted by the respective traffic flow values. The system has been tested in the laboratory on a range of scenarios (in terms of geometries and traffic flows) and has been found to perform as expected.  相似文献   

2.
街道功能呈现多样化,中西方在塑造街道尺度时存在差异性。因此,本文提出针对街道尺度的辨析。分别从街道功能、路网框架、美学景观和人文社交4个视角展开并讨论大尺度与小尺度街道之利弊。最后指出:街道尺度必须充分考虑优先通行的交通方式,同时不能忽视街道的公共空间角色,并应以融合日常生活的多样性和各种各样的使用者为街道宽度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3.
失落的城市街道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西方城市空间中,街道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包含公共交往与通道功能,是城市不同职能空间的过渡、缓冲区域。然而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城市街道空间面临环境质量低下、机动车泛滥、缺乏安全感甚至是名存实亡的严峻形式。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城市发展经验的学习比较,认为道路建设标准单一,机械城市主义思想、经济利益驱动、城市人口、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加以及虚拟网络的冲击是街道空间衰落的主要原因,并引入人性化道路标准和共享街道的理念,探索解决我国城市道路现状问题,建设良好街道空间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城市街道墙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广君 《城市规划》1991,15(5):47-52
街道墙是城市设计与城市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要素。本文分析了街道墙的历史形成与发展,介绍了街道墙设计与管理在美国分区法中的地位与影响,并探讨了街道墙的构成规律和设计要点,旨在完善我国的城市街道环境的设计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冯叶  魏春雨 《中外建筑》2010,(6):132-133
本文主要探讨街头边角空间所形成的根本原因,总结街头边角空间的特征及其规律,通过对街头边角空间类型划分,针对位于不同类型的街头所产生边角空间的功能和特点,对目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空间使用的主体,从人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建设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6.
根据大气湍流观测和相关的大气气溶胶研究结果,分析了城市街谷内微环境的主要特征.兼顾城市规划和改善街谷环境的要求,对街谷微环境的改善提出了某些便于实施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The link-node network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odel for representing a large-scale urban street system. It is easy to formulate a mathematical model which describes the complicated spatial and temporal urban-street-related problems on such a simplified network representation. However, recently developed microscopic network traffic models contain important details which cannot be depicted on the link-node diagram. This paper describes a computer-graphics algorithm which can generate a lane-detailed schematic urban street network display. The algorithm is very comprehensive, and it can accommodate various types of urban street configurations. The regular four-approach, right-angle intersection can be displayed most accurately. However, intersections with more or less than four approaches and/or links intersecting at an angle other than 90-deg can be generated satisfactorily. One-way streets intersecting two-way or one-way streets can also be depicted. Furthermore, roadways where the number of lanes changes (for example, from two lanes to three lanes, or from two lanes to one lane) can also be plotte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display generated by this algorithm is satisfactory. The required input data is relatively simple, although the time associated with the input data preparation is short. In addition, applications using this algorithm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
城市街道景观整治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的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婧 《安徽建筑》2009,16(6):19-19,74
以合肥市长江中路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为例,针对沿街建筑立面改造中发现的问题,运用街道美学等理论进行有益的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造设计原则与方法,对进一步研究城市街道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城市设计理论涉及不同的研究领域,本文选取了街道这一城市设计客体要素,按照形态、认知、社会、视觉、功能、时间六个维度对相关的理论进行梳理。并指出街道城市设计的各个维度间并没有严格的分界线,而是在客体要素、方法论及研究过程等方面紧密联系的,只有同时考虑到所有这些维度,街道的城市设计才能被认为是完整的。  相似文献   

10.
沈磊  孙洪刚  邱枫 《规划师》2007,23(8):86-88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中城市普遍出现了"交通日益紧张,路网效能低下"的现象.与此同时,伴随着机动车的增长,传统城市的街道生活空间正在逐步消失.不可否认,道路功能混杂、路网级配不合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道路间距和街区尺度这一角度出发,首先界定了街区尺度的概念,针对中国城市的街区现状,结合对中外城市街区进行考察对比,阐述了国外的街区尺度的特征及要素,对国内城市街区建设提出建议,帮助人们设计出合理的街区尺度。  相似文献   

12.
简要阐述了城市生活性街道的概念,从传统街区、居住小区、商业步行街区、滨水街道和水巷空间五个方面分析了生活性街道在城市空间中的具体表现形式,阐明了生活性街道和城市空间的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3.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街道空间规划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步行化空间的历史演化出发,探讨城市街道空间的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品质,分析城市街坊结构、形态、尺度及其变迁特征,论述国内外步行化景观街道设计的成功经验,认为这种景观街道在复兴历史中心区和改造现有衰退区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振兴商业文化功能、形成独特的传统风貌。提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街道空间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嘉兴市秀洲区新区控制性规划中引入深入的城市形态研究,说明在控制规划阶段同步进行城市形态研究是创造个性城市、把握城市整体形态、强化控制性规划的可操作性、进行高效开发建设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戴培琪  何敏娟 《特种结构》2008,25(2):96-100
对一钢框架连体结构模型作出不断变化,建立4组算例,采用振型分解法,求解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响应,并作出比较分析,对连体结构概念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苏小卒  马丹 《结构工程师》2006,22(6):44-49,43
不同动力特性的子结构通过某种方式连接后,体系的动力特性不仅取决于独立结构和连接构件本身的性能,而且还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的影响程度主要是取决于连接构件的刚度以及连接方式。研究了此类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随着连接构件刚度的变化规律。对于利用天桥相连的两实际结构三雏模型的时程分析结果显示:(1)子结构的各项反应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因此不能仅从一项反应的结果得出一般的结论;(2)利用非耗能元件相连结构动力特性的变化非常大,设计时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7.
匡晓明  徐伟 《规划师》2012,(6):70-75
在快速城市化的宏观背景下,中国的城市街道空间规划建设显得过于粗放,出现了一系列现实问题,城市街道空间规划缺位、失位的情况屡有发生。基于此,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和系统梳理,探索法定层面对于城市街道界面的主要控制方法和控制指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现有城市规划管理中的街道界面管理进行优化和补充,并建议使用相对科学的街道界面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鑫  肖勇 《建筑与环境》2009,3(5):110-111
作为城市街道景观的重要方面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城市街道色彩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影响下,当前我国的城市色彩,一方面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控制而处于混乱无序的不和谐状态;一方面由于地域特征、文脉的弱化和消失,呈现出“千城一色”的趋同倾向。在城市街道色彩景观设计中,也存在着如何为街道色彩合理定位、如何实现对街道色彩的有效控制等诸多难点,尤其是在实践中如何使用有效的设计方法来实现城市色彩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本文将针对这些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位于拉斯维加斯市中心的弗里芒特街(FremonStreet),是1905年拉市诞生以来的集酒店、赌场和娱乐业为一体的中心。它不仅代表了拉斯维加斯的历史,也代表了这个城市的文化与传统。但是,随着拉斯维加斯的飞速发展,城市的中心却衰落了。“弗里芒特街体验”(FremontstreetExperience)正是为了挽救逐渐衰落的城市中心,在弗里芒特街上建构了一个具有城南尺度的都市剧场,以吸引游客和本地居民,同时把分散的赌场酒店联系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形象,提高了城市中心的吸引力。高科技多媒体技术在这个项目中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了新的城市空间,为旧城的城市更新提供了一个新颖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周韬  郑文晖  陈启泉 《风景园林》2019,26(3):99-104
随着对城市建设问题的深入认识,人们对城市街道景观的认知已从三维空间建构转向空间体验与感受。以视觉认知为基础,采用视觉认知画面为手段,对城市街道进行量化研究。以画面占有率的数值变化反映街道景观特征,以画面占有率的样本方差值反映街道景观的连续性。以街道贴线率为影响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考察了贴线率如何对街道景观特征与连续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