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除了“酱用百有二十瓮”令我诧异外,其他的文字都还贴实,虽然没去描绘钟鸣鼎食的华典和瑰彩,但仍能从中感到周王在那儿盘腿坐着,执爵而饮,案前列鼎溢吞,殿内编钟徐歇,琴瑟扬韵,仕女们飘来转去,翩跹作舞,一幅周代的宫廷缩画在今人的脑中扩映。文中的“珍用八物”,尽管躲藏其间,似不显眼,并被省略得留下一个悬念:可就是这个“珍用八物”后来被流传为“珍食八种”;再后,人们为了省动口舌,干脆简呼成“周八珍”。  相似文献   

2.
海八珍素以滋补鲜美驰名,更以营养丰富誉冠全球。  相似文献   

3.
孙皓 《中国食品》2004,(7):3-33
在北京的南城,有一家以“八珍”命名的酒楼——北京西红门新八珍酒楼。创办这家酒楼的王海威总经理,是中国烹饪名师、餐饮业国家级评委。他常与来此用餐者谈及这酒楼名称来历,古往今来话八珍…… 要开饭店,首先得有个好名字。王海威想来想去还是“八珍”好——它是古今美食的代名词。当他去工商部门咨询办理营业执照时,却被告知:“八珍”已被河南的一家饭店注册在先了。”莫道君行早,还有早行人。”  相似文献   

4.
西汉时期不仅宫廷帝王酷爱潼酪,而且戍守边疆的将士也把马奶洒当作为日常的嗜好品。有诗歌记载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食用野生动物的举动。古人不但捕食各种野生动物,还特别讲究对动物品种的挑选和对动物身体部位的择取,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求珍求异的追求模式。本文就中国古代食用野生动物的历史略作考察.重点关注几种食界珍味。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先生曾说:“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深孕乎文明之种族,则烹调技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是表明进化之深也。”  相似文献   

7.
肉类食品扶正固本药膳香辛料--八珍滋补肉食香料是根据我国传统的中医食疗原则,针对目前我国人民生活习惯,消费水平,食物结构和身体状况,选择具有滋补我国的中草药和常用的香辛料,经烘干,粉碎,混合,精制而成。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有明显的扶正固本作用,无致突变作用和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萧条深秋,古柏参天,清幽环境,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中走上一走,一种“枯藤老树昏鸦”之感油然而生。它的清新僻静,让我们有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的错觉,可以说是“小桥流水人家”,别有一番韵味。  相似文献   

9.
余淼 《西部皮革》2021,(3):151-152
自古以来,鞋子便是辨识一个时代的有效特征之一.每一个朝代因人们脚下的鞋子不同,而产生出了不同的鞋履文化.从远古赤脚到如今的鞋履,伴随着鞋式演进,人们逐渐衍生出了鞋子穿着习俗.不同的鞋履,对应不同的穿着习惯.追根溯源,我们在探寻鞋履的发展演变轨迹时,赫然发现,在古代,鞋子竞不分左右脚,也就是说,古人鞋子的样式两只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0.
11.
古代城镇,往往傍水而建,或处于交通要道上。仙居皤滩就是这么一座典型的江南山区农村古镇。它位于仙居中西部的河谷平原上,距县城22公里,南面靠山,有山道直通温州,西边傍朱姆溪、万竹溪,有苍岭古道通金华。皤滩又正处于仙居主干流永安溪中游的五溪汇合处(即朱姆溪、  相似文献   

12.
余淼 《西部皮革》2022,(3):152-153
<正>【中国传统俗语,意思凝练,充满了生活经验和生活哲学。这些俗语历经千年,被数代人检验并流传下来,成为了极富价值的文学内容。有些俗语,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但有些俗语却令人摸不着头脑,比如这句“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实际上,结合现代科学知识,从这样的俗语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13.
书名:《抉微钩沉: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研究》字数:197千字页数:208定价:98.00元开本:16印刷:全彩出版时间:2019年11月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中国古人给世上留下了一部二十四史的巨著,地下却也还埋藏着另一部更加重要的二十四史,地下的这部将会不断订正、修补着世间流传的地上二十四史。”  相似文献   

14.
黄雀,又名秋风雀、芦花黄雀,体长约12厘米,是一种随季节而迁徙的小鸟。夏居我国东北,秋迁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处越冬,迁徙时旅经河北、山东和江苏等地。就是这样一种随季节南迁的小型候鸟,在到达江浙一带时,正逢体肥肉嫩,因而成了当地人张网捕获的飞来美食。 据江浙方志记载,初秋时节,远道而来的黄雀开始进入苏南和浙江各地,并在浙江停栖较长时间。松江府的山荡北乡、常州武进的横林、无锡的五牧、嘉兴的陶庄马幢,都是黄雀每年集中歇栖的地点,因而这里便成为黄雀美食的出产之区。《浙江通志》卷一O一就记述说:“稻黄…  相似文献   

15.
晓婷 《中国纤检》2012,(1):55-55
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中原地区。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制度,由于满族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破坏。可以说这种变革,是中国传统服制的又一次飞跃,是历史上"胡服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服饰是在不断的文化融合中逐步形成的,服饰的融合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各民族文化思维相互交流的状况.为此,以古代民族融合为线索,分析几大重要历史时期服饰的变化,论述服饰融合性思维形成的原因及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服饰文明悠久深厚,真实记录了中华民族的社会发展历程,其中包括服饰典章制度、社会习俗、技术工艺、文化审美等诸多领域的丰富资料和成就。它是一座文明的宝库,是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文化传统的一个窗口。近年来,北京服装学院不断探索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新范式,尝试从多学科、多领域、多视角展开研究,本文即是对这项工作的述要。  相似文献   

18.
晓婷 《中国纤检》2011,(22):63-63
唐朝还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装。腰带形式也深受胡服影响。在此以前,人们的腰饰是金银铜铁,这时候流行系"蹀躞带",带上有金饰,并扣有短而小的小带以作系物之用。这种腰带使用最盛是在  相似文献   

19.
丁香,为桃金娘科常绿乔木植物丁香的花蕾,名公丁香;丁香的成熟果实,名母丁香,又名鸡舌香,主产于非洲西南部,亚洲东南部,我国广东等地也有栽培。  相似文献   

20.
余淼 《西部皮革》2020,(1):123-124
鞋履作为人们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文化的沁润之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鞋履文化。这种富有东方智慧的鞋履文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了具有伦理导向的事物,时刻警醒着我们的行为处事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