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V系储氢合金及其合金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裴沛  张沛龙  张蓓  宋西平 《材料导报》2006,20(10):123-127
概述了V系储氢合金的研究现状,涉及V系储氢合金的氢化物相结构、合金化元素及第二相对合金吸、放氢性能的影响:V系储氢合金随吸氢量的增加,氢化物结构发生bcc→bct→fcc转变,同时其稳定性呈降低趋势;合金元素通过改变V与H的亲和力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影响合金的储氢性能;第二相的出现对合金电化学性能、吸放氢动力学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V系bcc固溶体储氢合金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通过真空感应熔炼技术成功制备了铸态Ti1Fe0.8Mn0.2Smx(x=0.02, 0.04, 0.06, 0.08)储氢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Sievert等体积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掺杂Sm元素对合金的相组成、微观结构及吸放氢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元素的掺杂不仅能够促进TiFeH2相的形成,同时也能抑制不吸氢相TiFe2相的出现,这有利于提高合金的有效储氢容量。此外,Sm元素的掺杂能有效改善合金的活化性能,大幅度降低活化潜伏期,且可以同时改善了合金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并有效降低合金吸放氢活化能。且当x=0.08时,其合金吸氢活化能为-6.8 kJ·mol-1,放氢活化能为48.9 kJ·mol-1。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Ti(Cr-Mn)2 AB2型合金的储氢性能,采用A侧过化学计量和过渡金属部分替代Mn进行多元合金化,系统研究了Tix(Cr-Mn-M)2(x=1.0,1.1;M=V、Fe、Ni、Cu)合金的储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V、Fe、Ni、Cu部分替代Mn进行多元合金化后,合金主相仍保持C14(MgZn2)型Laves相,合金晶胞体积增大.合金化元素部分替代Mn后合金的活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合金吸放氢量增大,吸放氢压力滞后减小.除Fe使合金放氢平台压力有所升高外,其余合金化元素均使合金的吸放氢平衡压力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是由于合金的晶胞体积增大所致.在所形成的合金中,以Ti1.1Cr1.2Mn0.5CuO0.3的综合性能最好,其室温下吸放氢量分别达到1.95%和1.72 9,6(质量分数).采用该合金与自制的轻质高压储氢容器(工作压力为40MPa)复合组成金属氢化物复合式高压储氢器,对其储氢密度的计算结果表明,当储氢合金的填充量(体积分数)达到0.20时,该复合式储氢器总的体积储氢密度将提高57%.  相似文献   

4.
以Mg、烟煤和碳化无烟煤为原料,经H2反应球磨、热处理制备了烟煤粘结的纳米镁基储氢材料,研究了储氢材料结构及吸放氢性能,并计算了材料的吸氢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600℃热处理时材料中的Mg容易与煤中的C发生反应生成Mg2C3;添加15%(质量分数)烟煤,经500℃热处理能有效粘结纳米Mg颗粒,且未见Mg2C3生成。储氢材料的吸氢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2MPa H2下吸氢量在350℃达到最大值,约3.77%(质量分数),在400℃时吸氢量略有下降。根据Arrhenius公式得出储氢材料在300~350℃下吸氢的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56.6kJ/mol H2。用TPD测定了储氢材料的放氢温度,表明材料在250℃开始放氢,388℃时达到放氢高峰。储氢材料中的C可结合少量H,该类H在加热时会以CH4等烃的形式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5.
以Mg、烟煤和碳化无烟煤为原料,经H2反应球磨、热处理制备了烟煤粘结的纳米镁基储氢材料,研究了储氢材料结构及吸放氢性能,并计算了材料的吸氢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600℃热处理时材料中的Mg容易与煤中的C发生反应生成Mg2C3;添加15%(质量分数)烟煤、经500℃热处理能有效粘结纳米Mg颗粒,且未见Mg2C3生成。储氢材料的吸氢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2MPaH2下吸氢量在350℃达到最大值,约3.77%(质量分数),在400℃时吸氢量略有下降。根据Arrhenius公式,得出储氢材料在300~350℃下吸氢的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56.6kJ/molH2。用TPD测定了储氢材料的放氢温度,表明材料在250℃开始放氢,388℃时达到放氢高峰。储氢材料中的C可结合少量H,该类H在加热时会以CH4等烃的形式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构建了稀土掺杂的储氢合金体系,通过提高其稀土氢化物的催化能力来改善Mg-RE系储氢合金的性能,并分析了不同稀土掺杂后合金性能的差异,以获得改善其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的途径。通过真空感应熔炼制备了Mg90Ce5RE5(RE=La、Nd、Sm、Y)合金,并分析了其相应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同时,采用等体积方法测试了Mg90Ce5RE5不同温度下的压力-温度-组成(PCT)曲线和等温吸放氢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氢化后的样品均是由MgH2相和相应的稀土氢化物REH2+x相组成的复合材料,然而在放氢后,仅MgH2相发生分解反应,生成Mg相并放出氢气。原位生成的REH2+x相不发生分解,通过降低Mg-H键的稳定性、合金的表观活化能以及提升H原子的扩散速率,来促进Mg与MgH2的可逆转化。这导致了不同合金的PCT平台压高度的变化,从而影响其热力和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闫霞艳  桑革  朱新亮 《材料导报》2011,25(9):130-133
吸放氢热/动力学差及可逆条件苛刻是限制硼氢化物MBH4(M=Li,Na)储氢材料广泛应用的最大"瓶颈"。从价键特征以及吸放氢后相变化两个本质原因出发,分析总结了近年来硼氢化物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反应物失稳法及纳米结构调制对其吸放氢性能的改善,并根据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采用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方式细化ZK60合金晶粒,再利用机械球磨法分别添加Fe、Co及Al制备了3种储氢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储氢特性测试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储氢材料的高周期吸/放氢性能及其显微组织变化。结果表明:ZK60-Fe、ZK60-Co和ZK60-Al的吸氢速率均随着吸/放氢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其中ZK60-Al的吸氢速率增大最快,第200次吸/放氢循环的5min内吸氢量接近60min内总的吸氢量;随着吸/放氢循环次数增加,储氢材料中会生成MgH_2而导致储氢量递减,其中ZK60-Fe吸氢量递减速率减缓最快,仅吸/放氢循环了50次就开始减缓;这3种储氢材料经多次吸/放氢循环后均会出现微粉化,微粉化增多和吸氢量减少主要发生在循环吸/放氢初期。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Ti0.096V0.864Fe0.04合金的储氢性能、热力学特性及吸放氢物相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具有较好的吸放氢压力平台特性,合金的20℃最大吸氢量达到3.75%(质量分数),氢化物生成焓变△H°为-26.6kJ·(mol H2)-1,熵变△S°为-102.5J·(K·mol H2)-1.合金颗粒度、吸放氢循环次数对合金的吸氢速度都有较大影响.该合金具有较好的抗粉化能力,经过10次吸放氢循环后合金粉的平均粒径比吸氢前仅减小约1/5.XRD及SEM分析表明,合金未吸氢前是由单一的体心立方(BCC)结构的钒基固溶体相组成;4MPa下吸氢后生成大量面心立方(FCC)结构的Ti0.096V0.864Fe0.04H2.01和少量体心四方(BCT)结构的Ti0.096 V0.864 Fe0.04H0.81两种氢化物相;50℃下对0.001MPa放氢后,合金中除Ti0.096V00864Fe0.04基BCC固溶体相外,还存在Ti0.096V0.864Fe0.04H0.81氢化物相.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Ti-Cr)10V55Zr5储氢合金在真空热处理(1473 K下保温2 h和6 h)改性前后的相结构及储氢性能.XRD及SEM分析表明,(Ti-Cr)40V55Zr5铸态合金由BCC结构的固溶体主相和ZrCr2基第二相组成;经过热处理后,合金的BCC主相的晶胞体积有所增大,除了BCC主相和ZrCr2基第二相外,还出现微量的富Ti第三相.储氢性能测试表明,热处理后(Ti-Cr)40V55Zr5合金的动力学性能和活化性能均得到改善,室温最大吸氢量略微降低,但P-C-T曲线放氢压力平台倾斜度降低,平台宽度稍有增大,80℃有效放氢量增大.研究表明,在1473 K下经2 h热处理改性的(Ti-Cr)40V55Zr5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首次吸氢即可活化,室温吸氢量为401 ml·g-1,80℃有效放氢量达到240 ml·g-1.  相似文献   

11.
AMH4型金属络合物贮氢材料(NaAlH4)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朝辉  罗永春  阎汝煦  康龙 《材料导报》2005,19(10):113-116
AMH4型(A=Li、Na、K;M=B、Al、Ga)金属络合物贮氢材料由于具备高的氢质量百分比,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贮氢材料之一,重点阐述了NaAlH4的合成方法、添加催化剂的影响、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分析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NaAlH4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中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工作温度、起始氨压和球磨处理对无水CaCl2的吸放氨性能的影响. 结果发现, 球磨2h样品在温度20℃和氨压0.55MPa的条件下, 15min内即可完全氨化, 形成CaCl2(NH3)8, 其吸氨量可达55.1wt%, 相当于储氢量9.72wt%. CaCl2(NH3)8在20~300℃的范围内可通过三步反应实现完全脱氨, 脱氨反应受温度和压力控制, 其中6个NH3分子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脱附. 如果与NH3分解催化剂联用, 可能是一种较好的以NH3为介质的高容量储氢材料. 进一步研究表明, 较高的工作温度和起始氨压可以提高CaCl2的吸氨动力学性能, 而球磨时间的增加可以显著降低其放氨工作温度, 提高其放氨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能振动球磨法,制备了Mg35Ti65合金,并添加(10%La0.4Ce0.1Pr0.3Nd0.2Ni_4Co0.5Mn0.3Al0.2)作为改性剂,制备了储氢合金Mg35Ti65/(10%La0.4Ce0.1Pr0.3Nd0.2Ni_4Co0.5Mn0.3Al0.2),研究了改性剂的添加及球磨时间对合金显微组织、吸放氢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球磨Mg35Ti65时间为20h时,能获得单一的BCC固溶体相,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改性剂球磨0.5h时能明显地改善其储氢性能,8MPa,573K下100s内吸氢质量能达到3%,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其相结构发生改变,吸氢量及动力学性能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14.
用XRD、SEM、EDS和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A2B7型La0.33Y0.67Ni3.25Mn0.15Al0.1储氢合金微观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合金铸态组织由2H-Ce2Ni7、3R-Gd2Co7、CaCu5和3R-Ce5Co19型相组成; 随退火温度(850~950℃)升高, Ce2Ni7型主相丰度和晶胞体积逐渐增加, 至950℃退火后, CaCu5和Gd2Co7型相基本消失, 主相Ce2Ni7型相丰度和晶胞体积均达到最大值; 退火温度≥950℃时, Ce2Ni7型和Ce5Co19型相丰度分别又有所减少和增加。950℃退火合金具有较低的放氢平台压(1.92~8.70 kPa)和较高的电化学放电容量(371 mAh/g), 经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S100达到89%。退火合金电极的HRD性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中950℃退火合金具有最佳的大电流放电性能(HRD900=83.4%)。氢在合金中的扩散是影响其高倍率放电性能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利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Mg76-xTi12Ni12Mnx(x=2,4,6,8)合金,并研究了Mn添加量对合金贮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g76-xTi12Ni12Mnx(x=2,4,6,8)合金中合金相主要由Mg2Ni和Ti2Ni相组成,合金最大贮氢量分别为3.47%、3.32%、3.60%和3.11%(质量分数,下同),合金氢化物的分解热依次为-79.2kJ/mol、-78.0kJ/mol、-73.7kJ/mol和-73.6kJ/mol,添加Mn可降低合金氢化物的稳定性,改善其热力学性能,非晶化不利于提高合金的贮氢性能。  相似文献   

16.
Mg-Ni系储氢合金元素取代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玉安  苗鹤  丁培道 《材料导报》2004,18(12):29-33
综述了对Mg-Ni系储氢合金进行元素取代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Mg-Ni系储氢合金A、B两侧元素的构成,并分别按Mg-Ni系中A、B两侧元素的性质,讨论了这些元素部分取代A2B型Mg2Ni和AB型MgNi合金中的Mg和Ni对Mg-Ni系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对近年来研究的多元Mg基储氢合金的充放氢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总结了取代元素在降低Mg-Ni系储氢合金的氢化物生成热和放氢温度、提高合金电极循环寿命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NaAlH4空间约束体系的构建及其脱/加氢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位氢化物具有较高的质量储氢密度,已成为国内外储氢材料的研究热点,但尚未解决的脱/加氢温度过高、速率慢和可逆性差等问题是制约其实际应用的主要原因.利用孔性材料的结构特点来构建纳米尺度的空间约束体系,可有效地改善配位氢化物的脱/加氢性能.以NaAlH4为例,介绍了孔性材料的制备和表面修饰,分析了配位氢化物/孔性介质空间约束体系的构建及其且兑/加氢行为.这种空间约束体系为改善配位氢化物的储氢性能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进一步构建配位氢化物/孔性介质/催化剂的空间约束体系,实现对配位氢化物的复合催化,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高温退火处理对V30Ti33Cr27Fe10贮氢合金性能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退火使放氢平台变平,平台压降低,减小了合金吸放氢后的体胀,改变了合金晶粒的形态,改善了合金基体的组织均匀性。随保温时间延长,合金晶粒长大,晶胞体积减小,吸放氢量降低,BCC主相中析出越来越多的富Ti相,富Ti相中Fe含量随保温时间延长而减少。1523K保温30min的合金具有最大的室温吸放氢量,分别为3.679,5和2.14%(质量分数);保温3h的合金具有最好的室温吸氢动力学性能,5min内就能达到其饱和吸氢量的80%。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hydrogen storage properties of Mg-Cd alloys prepared by ball milling. Mechanical alloying of a mixture of Mg and Cd elemental powders containing up to 20 at.%Cd leads to a magnesium solid solution. The lattice spacings of the hcp Mg phase shrink with dissolution of cadmium atoms in Mg. The mechanically alloyed pure Mg-Cd alloys are very difficult to activate for hydrogen absorption. However, if vanadium and graphite additives are added, a Mg(Cd)-V-C nanocomposite forms after ball milling and the activation then becomes very easy. The hydrogen absorption/desorption kinetics are very fast. The plateau pressure and slope of hydrogen absorption/desorption increase, while the hydrogen storage capacit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admium content.  相似文献   

20.
We study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of pseudobinary Laves phases on the basis of the ErNi2 compound realized as a result of the substitution of Y for Er and V for Ni and determine the hydrogen-sorption properties of these phases.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 original compounds and their saturated hydrides are investigated by the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It is shown that these compounds absorb hydrogen under a pressure of 0.1–0.12 MPa without amorphization. The maximum hydrogen-sorption capacity (3.4 at. H/f.u.) is obtained for the Er0.85Y0.15Ni2 compound.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hydrides is determined by the method of thermodesorption spectroscopy in gaseous hydrogen at a heating rate of 5°C / min. An insignificant substitution o Y for Er and V for Ni improves the parameters of hydrogen sorption and desorption for these compounds.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Fizyko-Khimichna Mekhanika Materialiv, Vol. 43, No. 5, pp. 76–80, September–October, 20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