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柔顺性”二胺单体4,4'-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与二氨基二苯砜及二苯甲酮四甲酸酐进行共缩聚并在高温溶液亚胺化合成了可溶于NMP、DMAc、DMF等强极性溶剂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并发现在本研究体系中,单纯提高分子链柔顺性并不能很好地提高PI的可溶性,必须结合共缩聚方法以破坏分子链规整性,所得PI只有在4,4’-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与二氨基二苯砜的摩尔比在3:7~6:4时才可溶。所得可溶性PI的特性粘度为0.21~0.38dl/g(NMP为溶剂,T=30℃),以DSC测得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250~290℃,氮气中热分解温度在500℃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PHMCD)和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4.4’-对二苯基甲烷二导氰酸酯(MDI)及1.4-丁二醇(BDO)合成线型聚碳酸酯聚氨酯,研究了其软段相的Tg,力学性能和流变特性。结果表明随PHMCD含量增大,聚合物的拉伸强度增加,而熔体的表观粘度则降低。  相似文献   

3.
以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PHMCD)和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4.4′一对二苯基甲烷二导氰酸酯(MDI)及1.4-丁二醇(BDO)合成线型聚碳酸酯聚氨酯.研究了其软段相的Tg、力学性能和流变特性.结果表明随PHMCD含量增大,聚合物的拉伸强度增加,而熔体的表观粘度则降低  相似文献   

4.
主链含长柔性链的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α,ω-二(4-氨基苯氧基)n烷与六氟叉丙基二-(3,4-邻葳二甲酸酐)缩聚并经化学亚胺化合成了主链含长柔性链的聚酰亚胺。该类聚酰亚胺在DMA、DMF、NMP、THF、间甲酚氯仿中有很好的溶解性,且与柔性链的长度无关。  相似文献   

5.
对利用4,4^’-二氨基二苯醚人微言轻第三单体与对苯二甲酰氯、对苯二胺共缩聚得到的不同序列结构的共聚酰胺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退偏振光法研究了共聚酰胺在浓硫酸中的临界浓度和相图,用TGA研究了共聚酰胺的热稳定性,通过降解规律研究了共聚酰胺在浓硫酸中的稳定性,此外,还研究了共聚酰胺的溶解性。结果表明,不同序列结构的共聚酰胺在性能上差异很大,当共聚酰胺分子中PPTA链段序列长度较长时其液晶性能、热稳定  相似文献   

6.
共缩聚型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3)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4,4′-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及4,4′-二氨基二苯醚或4,4′-二氨基二苯甲烷为共缩聚二胺单体与二苯醚3,3′,4,4′-四甲酸二酐缩聚并经化学亚胺化合成了共缩聚型聚酰亚胺。当共缩聚二胺单体中4,4′-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4,4′-二氨基二苯甲烷和4,4′-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4,4′-二氨基二苯醚的摩尔比分别为10∶0~5∶5及10∶0~3∶7时,所得聚酰亚胺可溶于强极性溶剂。可溶性聚酰亚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255~265℃,并随结构中4,4′-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的摩尔比上升而略有下降。聚酰亚胺在N2中的热降解起始温度在555~590℃,并且与二胺单体的结构及比例基本无关。  相似文献   

7.
由对羟基苯甲酸与对羟基甲醚反应得到了4-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苯酯(MPHB),MPBH再分别与环氧氯丙烷和甲基丙烯酰氯反应生成4-甲氧基-4’-(2,3-环氧丙基氧)苯甲酸苯酯(MPEB)和4-甲氧基-4’-甲基丙烯酰氧苯甲酸苯酯(MPMAB)。用阳离子和自由基聚合法聚合得到了具有相同液晶元而主链结构和间隔基不同的聚合物PMPEB和PMPMAB。用DSC、热台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合成的聚  相似文献   

8.
含氨酯键双马来酰亚胺的合成反应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糠醇N-苯基马来酰亚胺,2,4-甲苯二异氰酸酯(2,4-T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20/80),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为原料,研究并确定了经由Diels-Alder反应合成含氨酯键双马一为酰亚胺的合成路线和工艺条件,制备了两种含不同氨酯键结构的新型双马来酰亚胺BMU-H和BMU-T。实验结果表明,采用Diels-Alder反应合成含氨酸键双马来酸  相似文献   

9.
聚酰胺酸化学环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从酸酐HQDPA和二胺m-3MPDA得到的聚酰胺酸分别用乙酐/吡啶(5:4)、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为脱水剂进行化学环化,用FTIR对环化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乙酐/吡啶(5:4)作为脱水剂时,环化产物主要为聚酰亚胺;用DCC为脱水剂时,环化产物主要为聚异酰亚胺;从聚酰胺酸化学环化反应机理出发对这一结果给予了解释。进一步的工作还表明:聚异酰亚胺受热转化为聚酰亚胺。  相似文献   

10.
共缩聚型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二氨基二苯醚或4,4′-二氨基二苯甲烷为共缩聚二胺单体与二苯甲酮3,3′,4,4′-四酸二酐进行缩聚制备共缩聚型聚酰亚胺。当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与4,4′-二氨基二苯醚的摩尔比为100~82或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的摩尔比为100~73时,所得聚酰亚胺可溶解于强极性有机溶剂。所得可溶性聚酰亚胺在NMP中的特性粘度在0.62~0.80dL/g。它们在氮气中的热降解起始温度在530℃左右,并且在研究范围内与共聚二胺的结构及比例无关。  相似文献   

11.
共缩聚型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II)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秀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二氨基二苯醚或4,4′二氨基二苯甲烷为共缩聚二胺单体与二苯甲酮3,3′,4,4′-四酸二酐进行缩聚制备共缩聚型亚胺,当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与4,4′-二氨基二苯醚的摩尔比为10:0~8:2或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的摩尔比为10:0~7:3时,所得聚酰亚胺可溶解于强极性有机溶剂,所  相似文献   

12.
可溶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研制及其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导研制具有良好溶液性质的4,4'-二氨基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体系的新方法。它是由BMI、4,4'-二氨基二苯甲烷(MDA)、电子富集物B三元共混物预聚而成。这种预聚物可用丙酮作溶剂制造预浸料。重点研究了该树脂的百分配比与其溶解性和耐热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李悦生  丁孟贤 《功能材料》1995,26(4):368-370
合成了一系列双醚二酐(HQDEA)型共聚醚酰亚胺,研究了它们的H2/N2分离性能。刚性二胺单体的引入可明显降低聚醚酰亚胺的链段活动性,改善H2/N2分离性能。30℃时,HQDEA-MDA/DAB(80/20)和HQDEA-MDA/TDA(80/20)的透H2系数分别比均聚物HQDEA-MDA高24%和15%,H2/N2分离系数分别比HQDEA-MDA高9%和30%。  相似文献   

14.
含叔胺基聚氮酯的结构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以聚环氧丙烷为软段,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N-甲基二乙醇胺和1,4-丁二醇为硬段,不同MDEA含量的含叔胺基聚氨酯的合成。用MDSC,拉伸试验研究了MDEA含量对NPU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DEA引入NPU主链,使硬段微区的内聚能以及软,硬段的相分离程度降低;材料的拉伸强度下降,伸长率增加。  相似文献   

15.
以2,5-二氯对苯二甲酰氯,o-、m-、p-苯二酚,2,7-,2,6-,1,5-,1,6-萘二酚,1,6-己二醇为单体,溶液缩聚得到了3个系列12种热致性液晶氯代聚芳酯,采用红外光谱(IR)、DSC/TG、X衍射、热台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SEM)等对所获得的聚合物结构、液晶性、耐热性、结晶性、表观形态、溶解性进行了表征分析。较详细地探讨了热致性液晶聚芳酯侧基取代和柔性链段等不同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16.
自增感光敏聚酰亚胺的制备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BTDA)分别与两种自制单体:3,3',5,5'-四甲基-4,4'-二氨基二苯酮(单体B),经低温溶液缩聚-高温化学亚胺化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可溶性光敏聚酰亚胺。采用WAXC、IR、UV、TMA、TGA等测试手段对树脂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和研究。该合成方法简便,分子量容易控制,产品纯度高,合成的光敏聚酰亚胺具有自增感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热分析(DSC)的方法对聚(对羟基苯甲酸/6-羟基-2-甲酸萘[p(HBA/HN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混纤维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液晶共聚酯酰胺对PET/PA66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PET、PA66和LC30进行熔融共混,采用SEM、热台偏光显微镜、DSC、Instron3211型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热行为和流变性能,系统地研究了热致液晶共聚酯酰胺(LC30)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酰胺66(PA66)共混物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LC30对PET/PA66共混物的增容作用,有效地改善了PET/PA66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流变性能,增强了PET链与PA66链间的相互作用,使PET/PA66共混物的熔点降低,结晶度提高,流变行为由原来的负偏差行为转变为正偏差行为。  相似文献   

19.
ANDPO/BMI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未见文献报道的氨基二苯醚树脂(ANDPO)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共聚,研究了预聚体系的溶解性、溶液的稳定性,用TGA、DSC研究了固化物的耐热性,结果表明,预聚体系在低沸点,弱极性溶剂如丙酮、1,2-二氯甲烷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预聚体固化后表观分解温度TΛ可达380℃以上,耐温指数Tzg在220℃左右。  相似文献   

20.
硫脲法合成聚苯硫醚酰胺及其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硫脲为硫源,与4-氟-N-(4′-氯亚苯基)苯甲酰胺在极性有机溶剂中常压缩聚,成功了合成了聚苯硫醚酰胺,用元素分析,红外线光谱分析,核磁共振谱分析及X衍射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硫脲代替硫代钠或硫磺硫源作为聚苯硫脲醚酰胺与后者有几乎相同的结构,还用TGA,DSC等方法对所得聚合物的热性能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