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信学报》2008,29(4):F0004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六个本科专业,下设计算机科学系、网络工程系、软件工程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通信》2009,(15):F0003-F0003
湖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创建于1996年,同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团结、奋斗、高效、求实”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院风,“奋发向上、朝气蓬勃、踏实工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工作作风。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2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及应用专科专业。计算机应用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校级品牌专业。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系、通信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系、计算中心、实验教学部等5个系部,电子信息研究所、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计算机网络研究所等3个研究所,以及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重点实验室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建有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电子线路、UNIX多用户。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程控交换技术等十多个不同层次的实验室,计算机800多台套,多媒体设备100多台套,我院实验设备先进,具有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3.
《通信学报》2006,27(7):F0003-F0003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成立于1998年.设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通信工程系、信息与电子科学系、电子工程系4个系及1个实验中心和1个新技术研究所;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专业)、通信工程(省级重点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4个本科专业;  相似文献   

4.
《通信学报》2006,27(8):I0002-I0002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位于贵州大学主校园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高原明珠”——贵阳市花溪河畔。学院现设有4个科研所(计算机理论与软件研究所、贵州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网络研究所、计算机仿真研究所),1个培训中心(计算机培训中心),2个计算中心,3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1个省级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个双基实验室(计算机软件与应用)和相应的专业实…  相似文献   

5.
《通信学报》2007,28(10):F0003-F0003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创立于1985年,现有本科生1700余人,硕士研究生538人,工程硕士研究生400余人,博士生20余人。 计算机学院有信息安全博士点1个,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设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信息安全4个硕士点,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和软件工程3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  相似文献   

6.
《通信学报》2005,26(11):I0002-I0002
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是由原郑州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与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系组建而成。学院现设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工程系、电子与控制工程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计算机实验中心、电子信息实验中心、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心、计算机软件研究所和粮食信息学研究所;三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学院现有在校生3200余名,其中研究生、本科生1800余人。  相似文献   

7.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始建于1979年。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综合素质好的优秀学术队伍。计算机学院目前下设计算机系统理论与技术系、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数字媒体理论与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研究所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从1958年开始计算机科学研究工作,1960年设立计算机专业,1981年成立计算机系,2001年成立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展至今,计算机学院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1个博士点;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3个工学硕士点和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2个工程硕士点;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工程、  相似文献   

9.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于1997年由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和自动化系三系组建。下属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和12个研究所。包括通信与信息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等2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博士点和13个硕士点。其中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为3个辽宁省省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只有正确把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的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正确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状,然后深入探讨了几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是在整合原有的信息与电子科学系、计算机科学系和云南大学计算中心的基础上于1998年4月组建成立。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信息与电子科学、电子工程4个系,还有1个校级公共计算机教学部、1个校级实验中心和1个新技术研究所。学院坚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求是务实、博学创新”的办学理念,坚持理工结合,优化专业结构,打造品牌专业。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4个重点本科专业,在校本科学生人数达1000余人。  相似文献   

12.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从1958年开始计算机科学研究工作,1960年设立计算机专业,1981年成立计算机系,2001年成立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展至今,计算机学院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1个博士点;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3个工学硕士点和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2个工程硕士点;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工程4个本科专业。  相似文献   

13.
《通信学报》2008,29(1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系和信息安全系等四个系、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所和数据库与多媒体技术研究所第二个研究所和一个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  相似文献   

14.
《通信学报》2008,29(9)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十三个教学院部之一,其前身是创建于1984年的计算机科学系。伴随着学校50多年的风雨历程,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也已经有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尽管与老的兄弟院系相比该院的历史很短,但该院正在不断地成长、壮大,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要的通用学科学院之一。目前设有3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原计算机应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1个高等职业技术专业:  相似文献   

15.
《通信学报》2008,29(7)
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四个本科专业;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三个硕士点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设有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授权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智能化建筑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地应用,这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自动化、通信等领域的应用息息相关,能够有效实现施工成本的降低,切实提升建筑品质,这也是现代建筑的根本要求.本文阐述了智能化建筑的涵义,探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其发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信学报》2006,27(8):F0003-F0003
淮阴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的网络通信和软硬件开发训练以及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背景,明确其重要性以及发展现状,立足于加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提高计算机信息安全性、健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制、拓展现代化运用范围、从应用需求着手加强实效性五个方面提出建议,并总结今后的发展趋势与方向,认识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以期为今后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信学报》2006,27(1):F0004-F0004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科始建于1958年,1981年成立计算机系,2001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03年获准建立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网络工程、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等3个研究生专业和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  相似文献   

20.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系和信息安全系等四个系、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所和数据库与多媒体技术研究所等二个研究所和一个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教育部信息存储系统重点实验室、服务存储系统与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