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用矿渣、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材料,制备性能满足GB175-2007标准要求的生态型胶凝材料,代替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利用矿山尾矿部分代替河砂,添加以改性膨润土为主的保水增稠剂,成功开发了系列干粉砂浆产品。固体废弃物利用率高达70%~90%,各项性能指标符合标准DBJ/T01-73-2003《干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粉煤灰、矿粉和石膏3种掺合料取代水泥用量对干粉砂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矿粉和石膏复合掺加取代水泥,可使砂浆中矿粉的活性得到较好激发;增稠保湿剂(RX1与HPMC按9∶1质量比复配)掺量0.6%时,砂浆的稠度和保水性较好;当矿粉掺量为30%、粉煤灰、石膏掺量均为10%时,加入增稠保湿剂,砂浆强度等级能够满足M10要求.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粉煤灰、石膏、矿粉和其他废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在无机保温砂浆中用于制备轻骨料、胶凝材料、外加剂和掺合料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说明了尾矿砂用作保温砂浆集料的局限性,指出了工业固体废弃物在建筑保温砂浆方面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矿山的不断开发,尾矿长期堆积,危害自然环境,需合理利用。本文通过测定利用金矿尾矿制备的砂浆的各项基本性能,对金矿尾矿制备新型砂浆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灰砂比为1∶3和1∶4时可分别制备出M20和M15的砂浆,该砂浆的各项性能与相同配合比下的天然砂浆最为接近,尾矿对强度和收缩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比例铁尾矿粉掺量对干粉砂浆和易性、力学性能以及微观机理的影响,采用白象山铁尾矿粉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比例替代干粉砂浆中机制砂和水泥的用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粉体材料和机制砂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铁尾矿粉替代率的增加,干粉砂浆力学性能逐渐降低;铁尾矿粉以10%的比例替代机制砂,满足M20砂浆和易性及力学性能要求且性能最优;当铁尾矿粉对机制砂和水泥替代率达到30%时,满足M5砂浆和易性和力学性能要求。早期掺入铁尾矿粉能够加速水泥的水化,提高水化程度,生成更多的氢氧化钙;铁尾矿粉中的硅氧断键和铝氧断键在Ca(OH)2作用下发生重聚反应,生成以硅酸钙、硅铝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复盐矿物;掺入铁尾矿粉后,砂浆结构较为松散,强度降低。在10%~30%掺量替代机制砂和水泥的情况下,干粉砂浆能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兵  韦莎  郑义文 《非金属矿》2020,(1):99-103
利用脱硫灰辅以轻质骨料粉煤灰陶砂、膨胀玻璃珠和粉煤灰漂珠,制备出了脱硫灰基次轻干混砂浆,研究了脱硫灰掺量、各轻质骨料掺量等对砂浆性能的影响,并对胶凝材料体系最佳配比进行了试验优选;同时还对次轻干混砂浆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解析了各轻质骨料在脱硫灰体系中的水化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灰比为0.53、脱硫灰替代30%水泥、粉煤灰漂珠、膨胀玻璃珠、粉煤灰陶砂质量比为1.1∶0.6∶0.4时,干容重为1 332 kg/m3,2h吸水率为1.04%,28 d抗压强度为 28.2 MPa。  相似文献   

7.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建材化利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明贵 《金属矿山》2004,(Z1):34-38
综述了主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矿山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金渣及其他工业过程产生固体废弃物的研究及利用现状.总结出建材化利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出路.  相似文献   

8.
固废大量堆存对大气、土壤、水体和生物圈产生污染和危害。陶粒是一种性能优异、应用广泛的新兴材料。部分固废与陶粒原料的契合度很高,是极佳的陶粒基体材料,利用固废制备陶粒产品可规模化消纳利用固废,同时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和可观的经济利益。通过文献调研,汇总了陶粒的国家标准指标要求;从陶粒原料、生产工艺及其涉及的主要原理总结了陶粒制备的理论基础;列举并总结了陶粒的研究现状;总结与展望了陶粒的行业发展与市场环境现状。利用固废制备陶粒已成为规模化消纳固废、资源化获取陶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马荣 《中国煤炭》1997,23(12):24-26
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建材产品,对于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和节约资源,节省能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和推动新型建材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建材工业综合利用的基本情况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在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物。目前我国有肝石山2000多座,其产生量占煤产量的11.4%,1995年煤肝石产生量1.35亿t;火力发电厂每发电1万kW,相应产生粉煤灰1万t,产生量占被燃烧原煤的30%~40%,1995年全国公用电厂粉煤灰排放量已超过1亿t,这些工业废弃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是相当严重的…  相似文献   

10.
磷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磷矿是重要的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矿产资源,我国磷矿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国磷矿资源难采选矿多、高品位矿少。随着磷矿资源的不断开采,我国磷富矿将耗尽,品位变低,磷矿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将变多,越来越多的磷矿固体废弃物的产生不仅严重危害了环境,而且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磷矿行业的发展。合理利用磷矿固体废弃物,可以兼顾并综合体现"开源节流"的双重效益,化害为利、变废为宝。通过调查和比较,总结了磷矿固体废弃物利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资源化利用磷矿固体废弃物,建议加强磷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并重视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11.
以28天最优配方激发酸性矿渣粉为胶凝材料进行试验,分析了质量浓度、灰砂比、减水剂掺量、搅拌时间4个因素对砂浆流动度、失水率、干缩率、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并且针对灰砂比这一因素将水泥与矿渣粉胶凝材料浆液性能进行了对比。最后选取了合适的比例进行正交试验来优化各因素组合,使砂浆综合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钢渣粉作为单一掺合料的活性指数低的问题,将钢渣与粉煤灰、锂渣、磷渣复掺制备钢渣基多固废水泥砂浆。通过力学性能测试,讨论掺合料配合比对二元、三元钢渣基多固废掺合料活性的影响。利用XRD、SEM手段对典型掺合料水化产物及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渣早期和后期均表现出较低的活性,锂渣具有良好的早期活性,而磷渣早期强度较差;二元掺合料中钢渣-锂渣活性最高且大于两者单掺,钢渣、锂渣在碱性环境下发生水化并提供不同的活性组分,有利于砂浆强度的提升;三元掺合料中钢渣-磷渣粉-锂渣复掺比例为5∶1∶4时,砂浆抗压强度最高,28 d砂浆抗压强度37.21 MPa。钢渣、锂渣发生水化反应的同时,磷渣中硅酸盐玻璃体在碱性环境激发下解离出活性Si O2,生成了更多的C—S—H等水化产物,三者具有一定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废干电池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良  丘克强  陈启元 《有色金属》2003,55(2):122-126
介绍中国废干电池回收现状及现有处理技术的概况,分析各工艺流程的伏缺点,指出中国废干电他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认为当前中国废干电他处理技术主要存在汞二次污染、锌回收率低和成本高三大问题,废干电他处理技术研究应着重于无害化、资源化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14.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赤泥废渣,为了利用赤泥渣特殊的理化特性,达到以废治废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目的,采用山东铝业混合赤泥为原料,对其进行物相分析及单因素脱硫实验。通过分析温度、液固比、赤泥粒度、烟气浓度和pH值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实现了操作条件最优化。结果表明,赤泥用于烟气脱硫时,脱硫效率可长时间维持在95%之上;温度为20℃,液固比12∶1,赤泥粒度为0.178mm,pH值大于4.5,一定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4N铟、锡锭为原料,以25%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点滴法滴加氨水的方式来制备铟锡氧化物 (ITO)纳米粉体的化学液相共沉淀法。考察了反应初始铟浓度、反应温度、反应终点pH值和前驱体老化时间对ITO粉体粒径的影响。运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热重分析(DTA-TG)、透射电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等检测手段对粉体进行了表征。在液相中加入1%的硅酸钠、反应温度为60 ℃、反应终点pH值为8、老化时间为2 h、煅烧制度为4 h、800 ℃的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ITO粉体具有立方晶系结构,粉体粒径在20~40 nm之间,呈球形,颗粒均匀,且分散性能良好。该方法与以前的方法相比,原料来源简单,共沉淀工艺改善,反应条件更加温和,工艺设备简单,污染小,成本低,产品质量高,为ITO纳米粉体合成探索一条新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固体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从微晶泡沫玻璃的制备机理、工艺流程及温度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微晶泡沫玻璃的可行性,重点论述了金属矿尾矿、赤泥、高炉矿渣、煤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制备微晶泡沫玻璃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微晶泡沫玻璃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采用并流沉淀法制备出了粒度均匀、分散良好的棒状、树枝状和花簇状草酸钴微细晶粒。实验结果表明, 草酸钴粒子具有一维延伸生长的特点, 而反应物料浓度、温度、加料速度、底液水量、陈化时间和搅拌与否等反应条件均不能改变其生长特性, 仅能影响产物粒子的大小和分散性。分析确定沉淀物的化学成分为CoC2O4·2H2O, 在空气中于330 ℃左右热分解可得到Co3O4粉末, 在930 ℃左右则可得到CoO粉末。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煤矸石、粉煤灰、城市固体垃圾、尾砂等的来源、分类及其物理化学组成等,论证了这些固体废物作为膏体充填材料的可行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固体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从微晶泡沫玻璃的制备机理、工艺流程及温度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微晶泡沫玻璃的可行性,重点论述了金属矿尾矿、赤泥、高炉矿渣、煤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制备微晶泡沫玻璃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微晶泡沫玻璃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