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难选鲕状赤铁矿复合药剂制度脱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鲕状赤铁矿大多由于嵌布粒度细、不均匀,且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间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不十分明显,常规的重选、磁选、浮选等工艺或重磁浮联合工艺已无法有效地分选出超细粒嵌布矿物的有价成分。研究通过复合药剂联合使用,采用选择性絮凝-反浮选工艺,矿石铁品位从47.85%提高到54.63%,回收率达到82.49%。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检测显示,复合药剂制度选择性絮凝-反浮选对于鲕状赤铁矿是一种有效的脱泥方式。  相似文献   

2.
微细鲕状赤铁矿颗粒絮凝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嵌布粒度极细的鲕状赤铁矿(小于20 μm),极易泥化,具有严重的矿泥覆盖现象,传统的重选、磁选、浮选选矿工艺处理这类矿石,很难取得满意效果,致使微细铁矿物颗粒无法有效回收,造成有用矿物大量流失。已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选择性絮凝法是处理微细粒赤铁矿的有效分选工艺。为此,针对微细粒鲕状赤铁矿,研究了不同絮凝剂用量、搅拌时间、剪切速率及分散剂用量对絮凝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选择性絮凝分选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微细粒鲕状赤铁矿颗粒分散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嵌布粒度极细的鲕状赤铁矿(小于20 μm),极易泥化,具有严重的泥覆盖现象,传统的重选、磁选、浮选选矿工艺处理这类矿石,很难取得满意效果,致使微细铁矿物颗粒无法有效回收,造成有用矿物大量流失。已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选择性絮凝法是处理微细粒赤铁矿的有效分选工艺。微细矿粒良好的分散是选择性絮凝的必要条件,过量的分散将破坏选择性絮凝作用,与此同时水质、pH、搅拌时间、剪切速率及分散剂用量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本研究针对微细粒鲕状赤铁矿,进行化学分散研究,为进一步选择性絮凝分选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某鲕状赤铁矿矿石反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某鲕状赤铁矿矿石的性质和浮选试验研究结果.矿石全铁含量为43.25%;矿物成分以隐晶质赤铁矿为主,占60%,石英占26%,长石占7%,其余为黏土矿物和碳酸盐矿物等;矿石为豆粒一鲕粒构造;矿石结构以隐晶质结构为主,部分隐晶质赤铁矿重结晶为傲晶赤铁矿;隐晶质赤铁矿组成豆簟粒的主要成分,呈同心层纹状嵌布,另一部分作为基质中的胶结物胶结豆、鲕粒赤铁矿和石英、长石碎屑.浮选试验结果说明,在不进行预先脱泥的情况下,采用经过优化的药剂制度,以油酸和煤油混合物为捕收剂进行反浮选,铁精矿品位和回收串分别达到了57%和76%以上.  相似文献   

5.
难处理赤铁矿选矿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雪峰 《现代矿业》2014,(3):35-40,14
论述了我国细粒、微细粒嵌布难处理赤铁矿石选矿工艺技术、关键设备、浮选药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以处理鞍山地区贫赤铁矿、太钢袁家村铁矿、湖南祁东铁矿、湖南江口式铁矿、宁乡式鲕状赤铁矿选矿工艺为例,介绍了我国赤铁矿选矿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针对我国赤铁矿资源嵌布粒度微细且伴生组分与回收目的铁矿物物理化学性质相近的特点,指出开发高效、低能耗的立式搅拌磨、卧式搅拌磨等超细磨设备是降低微细粒嵌布赤铁矿选矿成本的关键;研发能对-0.038 mm粒级赤铁矿实现高效经济回收的高梯度强磁选机替代絮凝脱泥浮选工艺,可以节约选矿成本并降低药剂对环境的影响;与传统浮选机相比,浮选柱具有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少、能耗低、泡沫密集等优势,浮选柱的研发及其在赤铁矿选矿工艺中的优化是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的有效途径;研发具有耐低温性、高选择性、低用量的赤铁矿浮选捕收剂对实现矿山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宣龙式鲕状赤铁矿的分选利用一直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庞家堡的低品位(TFe40%)的鲕状赤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研究表明,铁矿物主要为赤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绿帘石、绿泥石等,鲕状赤铁矿与脉石矿物呈层间同心环状分布。集合体内含铁矿物和脉石矿物相互夹杂,造成矿物单体解离和相互分开困难。宣龙式鲕状赤铁矿分选工艺技术主要为强磁抛尾-浮选提铁降硅技术、强磁抛尾-重选精选提铁技术、磁化焙烧-弱磁-浮选技术,目前尚没有成熟的工业应用范例。强化超细磨和选择性解离技术、发展微细颗粒分选工艺技术、设备和药剂和创新选冶联合流程,确定合理选矿界限是宣龙式鲕状赤铁矿选矿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加强相关选矿技术研究,将会为突破此类难选铁矿资源规模工业应用瓶颈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宣龙式鲕状赤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宣龙式鲕状赤铁矿石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参考资料,对其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脉石矿物可划分为长石和石英等及黏土和云母等两类。前者嵌布粒度较粗,与赤铁矿关系不密切,较易通过选矿去除;后者嵌布粒度极细且与赤铁矿紧密共生,难以通过选矿分离,但其烧失量较高,可以通过灼烧降低其含量。据此建议采用高梯度强磁选-反浮选-灼烧(可与炼铁过程合并)工艺处理宣龙式鲕状赤铁矿石。最后在总结以往一些研究成果及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工艺矿物学研究应注重矿物集合体嵌布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某鲕状铁矿石以磁赤铁矿为主,铁矿物与脉石矿物嵌布关系极复杂,且含一定量易泥化的赤铁矿和含铁黏土,常规磁选工艺难以显著提高精矿铁品位。采用还原焙烧-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反浮选工艺对该矿石进行了开发利用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经还原焙烧-两段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1粗1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反浮选流程处理,最终获得了铁品位为61.30%、铁回收率为80.43%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9.
微细粒嵌布难选鲕状赤铁矿现状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贤  申丽丽  牛福生 《中国矿业》2012,21(1):70-71,77
鲕状赤铁矿因其微细粒嵌布、结构复杂等特点,一直被认为是世界选矿难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其在我国的利用现状,以及强磁选-反浮选、絮凝-强磁选、磁化焙烧-磁选等传统基础选别技术,并讨论了一种高效选别技术——深度还原,对鲕状赤铁矿的选别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达 《矿冶工程》2011,31(1):43-46
对某微细粒嵌布的鲕状赤铁矿采用阶段磨矿-强磁-反浮选工艺处理后的尾矿进行了提高回收率的工艺试验研究。结果发现, 该矿样嵌布粒度极细, 单体解离度达到85%时矿样的平均粒度为22.6 μm, 采用常规选矿方法很难对其进行回收。通过试验研究, 采用一次粗选一次扫选的絮凝-强磁选可得到铁品位56.07%、作业回收率60.44%的铁精矿, 综合原矿回收率提高了28.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