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装药结构可以改变炸药爆炸性能,从而提高炸药能量的利用率.矿山深孔爆破一般采用连续装药或中间间隔装药,易导致炮孔底部过度粉碎和大块多等问题.云浮硫铁矿在台阶深孔爆破实践中大胆探索,进行了底部间隔装药的理论分析和工业试验,收到较好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2.
谢龙 《金属矿山》2000,(1):56-57
新桥硫铁矿在下盘边坡采用高台阶的预裂爆破技术,就这一技术介绍了具体的爆破参数、装药结构、并段靠帮方式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轴向不耦合装药是一种有效的爆破装药技术。以往研究显示,轴向不耦合装药在减少炸药用量同时,能够改善爆破效果。为了取得良好效果,轴向不耦合装药必须采用适合的爆破参数。采用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研究了轴向不耦合装药的间隔位置及间隔长度对爆破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合理参数范围。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工程爆破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维 《现代矿业》2009,25(12):73-75
在新冶钢电缆沟沟槽爆破开挖过程中,采用不耦合装药逐孔起爆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爆破参数、装药结构和起爆顺序,对网络可靠度进行了优化设计,严格控制了爆破震动和爆破飞石,保证了厂房设施的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结合围岩类型和生产情况,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条件下进行了现场试验,详细分析了对大瑶山隧道开挖的爆破参数、装药结构和起爆网路,对钻爆施工和管理提出了合理的质量保障和安全措施。通过采用PVC半管连续不耦合装药结构,达到了降低爆破成本,提高爆破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大瑶山隧道光面爆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小平 《现代矿业》2009,25(4):88-90
结合围岩类型和生产情况,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条件下进行了现场试验,详细分析了对大瑶山隧道开挖的爆破参数、装药结构和起爆网路,对钻爆施工和管理提出了合理的质量保障和安全措施。通过采用PVC半管连续不耦合装药结构,达到了降低爆破成本,提高爆破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预裂爆破参数及其减震效果,对预裂爆破不耦合系数及线装药密度进行计算,确定其不耦合系数大于2. 3,预裂孔底部装药密度为800g/m,中间部位装药为600g/m,顶部装药为400g/m。对5次爆破效果良好的预裂爆破减震效果统计得出预裂爆破的半孔率为21. 2%。对爆破预裂孔孔间距取1. 2m、预裂孔孔径取110mm、装药密度为0. 6kg/m的预裂爆破试验进行分析,由减震效果监测结果可知:爆破的平均减震率为28. 2%,减震效果好,表明爆破参数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8.
装药结构对台阶爆破粉矿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台阶爆破粉矿产生的原因,认为台阶爆破的粉矿控制应从改变装药结构着手。采用数值模拟,对台阶爆破采用不同装药结构时的炮孔内的应力等值线、孔壁应力和粉碎圈范围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与耦合装药相比,采用不耦合不均匀装药时,炮孔壁岩体应力明显变小,炮孔壁的应力波的幅值降低,炮孔压碎圈半径减少。通过试验和实践,确定了不耦合装药的相关参数,提出了降低台阶爆破粉矿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含水沟槽微差爆破开挖施工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道路扩建工程的沟槽开挖过程中,针对沟槽中充满水的情况,采用水耦合装药爆破,通过选择合适的爆破参数和装药结构。提出了含水沟槽开挖的爆破方法和起爆顺序,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10.
裂隙岩体不耦合装药爆破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钢乌龙泉矿地质条件复杂,岩体中裂隙较多。在生产爆破过程中,大块率和粉矿率都较高。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采用不耦合装药爆破技术。本文首先探讨了不耦合装药的爆破作用,从增加应力波作用时间、降低作用在炮眼壁上的冲击压力峰值和增大应力波传给岩石的冲量三个方面分析了它改善爆破效果的原理,然后在乌龙泉矿进行了现场工业试验,通过比较耦合装药和不耦合装药的爆破效果和技术经济指标,得出不耦合装药不但可以降低大块率和粉矿率,取得较好的爆破效果,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不耦合装药结构爆破技术对应力集中区域的卸压效果,采用了理论探讨和现场试验手段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增加煤体内部裂隙发育可以有效增加卸压效果,而不耦合装药爆破恰好能够将爆破能量用于裂隙的发育。在比较基础上选择水作为耦合介质,并选取一段现场实测具有应力集中现象的巷道作为试验对象,通过电磁辐射监测及现场动态监测得知不耦合装药爆破卸压后巷道围岩应力集中情况得到有效缓解,卸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台阶爆破是露天矿山开采工艺中的重要环节,爆破效果直接影响到矿山总体效益,针对黄麦岭露天矿层状岩石,结合逐孔起爆技术对台阶爆破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了前排孔分层装药,其他各排孔耦合装药的爆破技术。优化后,爆破块度均匀,无根底产生,爆破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不同耦合装药下岩石的应力波传播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相似理论,用混凝土制作爆破试件,并进行了空气耦合和水耦合装药的爆破试验。试验中测量了爆炸压力,得出了压力-历时曲线。对测量结果分析表明,水耦合装药爆破在被爆介质中产生的爆炸峰值压力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下降相对较慢,有峰值平台。这说明水耦合装药爆破的炸药能量利用率高,压力均匀,作用时间长,有利于预裂缝的形成,在合理的爆破参数下,水孔预裂爆破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袁向全 《矿冶》2005,14(2):13-16
在紫阳瓦板岩矿山生产中,要求围岩和矿体同时爆破。根据现场的实际条件,围岩爆破选用加强松动硐室爆破,矿体爆破采用大空腔比不耦合条形装药松动爆破技术。本文介绍了爆破方案,包括药室布置、爆破参数选择、药量及装药结构、起爆网路等有关技术。本次爆破达到了预期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彬长矿区某矿硬厚粗粒砂岩致灾层预裂爆破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数据分析、数值模拟及工程试验等方法研究了预裂爆破关键参数,模拟分析了岩石抗拉强度、炸药装药密度、不耦合系数及爆破孔间距对预裂爆破效果的影响,优化了针对粗粒砂岩层的爆破参数。结果表明:开展预裂爆破工程时,应当考虑爆破参数与岩层抗拉强度相适应,避免炸药能量浪费在破碎区、削弱裂隙区裂纹扩展尺度;较小炸药装药密度下,增大装药密度明显促进爆破裂纹扩展,而较大装药密度下促进作用不明显,易导致破碎区范围明显增大,浪费炸药能量;不耦合系数的最佳区间为1.42~1.58,此区间外裂纹扩展尺度较小,爆破效果不理想;增大炮孔间距,孔间裂纹贯通趋势减弱,爆破效果变差,较优的炮孔间距为10 m。优化了粗粒砂岩层的爆破参数,现场试验后工作面来压步距与支架阻力明显降低,大能量微震事件总能量与事件数占比显著降低,卸压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可为硬厚岩层预裂爆破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概述空气间隔装药爆破机理的基础上,以某露天煤矿为例,通过爆破试验确定出最佳的空气间隔装药爆破参数,并对爆破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装药结构对露天煤矿爆破效果有较大影响,通过采用合理的装药结构,能显著改善爆破效果,并节约爆破成本,保证煤矿生产安全.在综合考虑爆破效果及爆破成本的情况下,将PVC管空气间隔器的长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混装乳化炸药在大孔径高台阶露天矿山爆破中耦合装药导致爆炸能利用不充分、爆破成本高、作业效率降低的问题,分析了炮孔中爆炸能作用特征,提出了径向不耦合装药方法及操作要点,并与耦合装药、轴向不耦合装药开展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径向不耦合装药能让爆炸能更好作用于破岩过程,爆后大块率、根底、挡墙下降超过2%,挖装效率提高26%,爆破成本对比耦合装药及轴向不耦合装药分别降低0.898 5,0.487 5元/m~3,爆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光面爆破应采用何种空气间隔装药方式为宜的问题,采用流固耦合分析算法,分别对顶部空气间隔装药、底部空气间隔装药、中部空气间隔装药以及分段空气间隔装药4种光面爆破空气间隔装药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比较了4种不同空气间隔装药条件下的孔壁峰值应力、光爆压力破岩能力、爆破减振效果。4种装药结构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分段空气间隔装药具有孔壁应力分布均匀、破岩能力较强、减振效果理想、实际爆破效果好等优点,值得在光面爆破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立井深孔光爆水不偶合装药和水柱装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立井深孔光爆时径向水不偶合装药和轴向水柱装药结构作用机理及参数设计;实际工程应用表明,此种装药结构可取得较好的光面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20.
摘要:为研究空气和水两种介质对预裂爆破的影响,通过LS-DYNA软件,研究不同不耦合系数情况下大理岩HJC本构模型在空气和水介质条件的单孔爆破损伤情况和多孔爆破成缝情况。结果表明:(1)不耦合系数相同情况下,水不耦合装药岩石损伤范围会大于空气不耦合装药。随着径向不耦合系数增大,大理岩在空气不耦合装药和水不耦合装药条件下的损伤范围均逐渐减小这可以有效保护孔壁岩体。(2)水不耦合装药与空气不耦合装药的应力传播规律相同,但水不耦合装药相较于空气不耦合装药,对爆炸能量的利用率更高。(3)针对于本文的岩石条件,得到了最优的爆破参数组,在现场取得较好的预裂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