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纳豆菌在脱脂大豆发酵过程中,对健康很有益的纳豆激酶和大豆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的变化.结果显示纳豆菌在脱脂大豆固态发酵中,发酵初始pH为8.0,水分质量分数为70%时,在37 ℃发酵48 h,产纳豆激酶活力最高;固态发酵条件为发酵初始pH为7.0~9.0,水分质量分数80%时,40 ℃发酵48~96 h,原料中大部分大豆异黄酮苷转化为大豆异黄酮苷元.  相似文献   

2.
纳豆发酵过程中纳豆激酶及活性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纳豆菌在脱脂大豆发酵过程中,对健康很有益的纳豆激酶和大豆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的变化。结果显示:纳豆菌在脱脂大豆固态发酵中,发酵初始pH为8.0,水分质量分数为70%时,在37℃发酵48 h,产纳豆激酶活力最高;固态发酵条件为:发酵初始pH为7.0~9.0,水分质量分数80%时,40℃发酵48~96 h,原料中大部分大豆异黄酮苷转化为大豆异黄酮苷元。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pH、温度、发酵时间等条件进行了考察,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菌剂,考察了β-环糊精、蔗糖、可溶性淀粉及脱脂奶粉作为保护剂对菌剂制备的影响,并研究了储藏时间及条件对菌剂发酵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为黄豆浸汁培养基:黄豆以5倍水体积浸泡8~14h,121℃~126℃,0.1~0.15MPa处理1h,滤除黄豆,取豆水,加入5%的葡萄糖和0.02%的K2HPO4,调节pH至7.0;最优发酵工艺:初始pH7.0,37℃发酵10h;喷雾干燥最佳保护剂为5%脱脂奶粉;菌剂4℃冷藏180d以内不影响发酵活力.上述工艺下所制得的纳豆芽孢杆菌菌剂活菌数为6.5×108 CFU/g,发酵生产纳豆激酶性能良好.发酵生产纳豆激酶酶活为2 000~2 200IU/g.本研究为纳豆芽孢杆菌菌剂制备提供了一条较为合理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4.
以豆粕为原料固态发酵产纳豆激酶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食品级豆粕为唯一培养基成分,通过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培养基的优化实验,确定优化条件为:接种量5%,装量为40,g于250,mL锥形瓶,培养基含水量60%,浸泡水pH,7.5,发酵温度37,℃.在培养24,h后达到产酶高峰,产酶活力达到1,662,FU/g.比较了在相同的发酵条件下,以食品级豆粕为培养基比大豆为培养基获得的酶活力和活菌数,都高出50%左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影响纳豆菌发酵的主要因素:培养温度、pH、接种量、培养时间。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纳豆菌发酵的最适条件为:培养温度37℃,pH 7.0,接种量4%,培养时间30h。在最适条件下,以黄豆、豇豆、绿豆、红豆、饭豆、黑豆制成纳豆产品,并通过气味、拉丝、颜色、口感等感官指标评定纳豆质量。综合来看,以黄豆、饭豆为原料发酵的纳豆产品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豆浆和脱脂奶粉为底物进行发酵,制备出一种富含纳豆激酶的新型蛋白饮品,为改善其口味及提高纳豆激酶活性,分别研究了豆奶比、初始pH、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蛋白饮品品质的影响。通过工艺优化得出在V(豆浆)∶V(牛奶)为1∶1、接种量为2%,39℃下发酵16 h后制备得到的饮品呈乳白色,口感润滑带有豆奶香气,纳豆激酶活性高达27 033 U·mL-1且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7.
纳豆制备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的转化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日本古法制备纳豆,从纳豆中分离筛选出高活性的纳豆菌为实验菌株。研究了纳豆制备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的转化情况,发酵液中的大豆异黄酮在大豆异黄酮糖苷酶的水解作用下水解掉侧链糖基,转化为活性更高的大豆异黄酮苷元。根据薄层层析法确定了大豆异黄酮转化为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最佳培养条件: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间2 d,pH 7.0,含水质量分数60%。发酵液中大部分的大豆异黄酮苷转化为大豆异黄酮苷元,从而得到更利于人体吸收的大豆异黄酮苷含量较高的纳豆制品。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纳豆激酶的产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 NK4进行发酵条件优化,获得该菌种液体发酵产酶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产纳豆激酶最佳的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培养基初始pH值6.0,培养温度34℃,发酵时间72h。此时,纳豆激酶酶活力由848.28IU/mL提高到1 569.31 IU/mL。  相似文献   

9.
使用日本古法制备纳豆,从纳豆中分离筛选出高活性的纳豆菌为实验菌株。研究了纳豆制备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的转化情况,发酵液中的大豆异黄酮在大豆异黄酮糖苷酶的水解作用下水解掉侧链糖基,转化为活性更高的大豆异黄酮苷元。根据薄层层析法确定了大豆异黄酮转化为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最佳培养条件: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间2 d,pH 7.0,含水质量分数60%。发酵液中大部分的大豆异黄酮苷转化为大豆异黄酮苷元,从而得到更利于人体吸收的大豆异黄酮苷含量较高的纳豆制品。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纳豆及纳豆胶囊中的大豆异黄酮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纳豆及纳豆胶囊中大豆异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重复性及样品稳定性良好.实验对原料黄豆、纳豆和纳豆胶囊样品采用石油醚索氏脱脂后,对固体样品进行乙醇回流提取,分析了4种大豆异黄酮组分,即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素和染料木素.结果表明,原料黄豆总异黄酮质量比为1 260 mg/kg,纳豆比原料黄豆总异黄酮含量明显高约30%,纳豆胶囊比原料黄豆总异黄酮含量高约11%.  相似文献   

11.
利用Bacillus natto菌所产蛋白酶水解玉米醇溶蛋白,得到水解产物,采用凝胶层析技术,对水解产物的分离条件进行选择。结果表明,Sephadex G-25作为分离介质,流速为1.0 mL/min,上样体积为1.5 mL,在此条件下其分离效果较好,得到5个组分。  相似文献   

12.
纳豆枯草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日本食品纳豆样品中,分离得到11株具有纤溶酶活性的产酶菌株,对其中酶活力最高一菌株N-06进行菌落形态、菌体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鉴定为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并对该菌株进行液体发酵研究,优化了N-06菌株的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以及碳氮比的组成,即葡萄糖1.5%,蛋白胨1.5%,碳氮比1:1。  相似文献   

13.
Bacillus natto菌固体发酵产蛋白酶,利用该酶水解玉米蛋白粉,水解产物经Sephadex G-25分离纯化,并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其水解物和分离后各组分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水解产物对邻苯三酚的抑制率为79.96%,经分离后的组分3和组分4的抑制率为83.7%和92.2%。  相似文献   

14.
复合诱变原生质体选育高抑菌活性纳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化学复合诱变法对纳豆菌原生质体进行诱变,以期获得高抑菌活性的优良菌株.结果表明,在溶菌酶质量浓度为0.3mg/mL、酶解时间为40min、酶解温度为35℃、酶解pH为7.0下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再生率达到最高.通过紫外化学复合诱变,得到一株高抑菌活性菌株.与原菌株比较,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提高了19.7%,对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提高了19.5%.连续传代培养10代,抗菌活性稳定.  相似文献   

15.
从日本食品纳豆样品中,分离得到11株具有纤溶酶活性的产酶菌株,对其中酶活力最高一菌株N 06进行菌落形态、菌体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鉴定为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并对该菌株进行液体发酵研究,优化了N 06菌株的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以及碳氮比的组成,即葡萄糖1.5%,蛋白胨1.5%,碳氮比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