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程巨强  刘志学 《铸造》2006,55(12):1232-1234,1238
研究了无碳化物贝氏体耐磨铸钢材料的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采取960-1000℃正火、250-350℃回火。铸钢的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和奥氏体组成.为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冲击韧度。在450℃回火,出现贝氏体回火脆性,发生贝氏体铁豪体和奥氏体钼织的分解。冲击韧度最低。与几种进口铲齿材料耐磨性试验对比说明,无碳化物贝氏体铸钢铲齿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可作为一种新型的铲齿材料,并介绍了奥氏体-贝氏体耐磨材料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无碳化物贝氏体白品铸铁组织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TMCP和回火工艺参数对含Nb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后空冷可获得超高强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屈服强度高于1000 MP、抗拉强度高于1800 MP;贝氏体含量略高,钢的回火稳定性较好。空冷有利于微合金元素Nb第二相粒子析出,发挥细晶强化作用,提高钢的强韧性。回火过程中,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逐渐降低,冲击性能呈现“W”型变化趋势。350~400 ℃回火时,强韧性最优,450 ℃回火时,发生回火脆性。  相似文献   

4.
符蓉  王国顺 《铸造技术》2003,24(1):28-30
研究新型贝氏体+马氏体耐磨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Si、Mn、Mo复合合金化,再经过中断正火处理,得到贝氏体+马氏体的双相组织,具有高硬度、高韧性、高耐磨性特点。  相似文献   

5.
程巨强 《金属热处理》2022,47(10):119-123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下无碳化物贝氏体无缝钢管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热轧态无碳化物贝氏体无缝钢管的组织粗大,强度较高,韧性很低。热轧+低温回火后韧性的提高幅度不大,仍然较低。热轧+正火+低温回火可以改善无碳化物贝氏体无缝钢管的韧性,但仍存在部分粗大的组织。热轧后先长时间高温回火(690 ℃×300 min),再正火和低温回火可以细化无碳化物贝氏体无缝钢管的组织,消除组织遗传性,大幅度提高韧性,冲击断裂特征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6.
开发的多元复合空冷贝氏体耐磨钢用于大型工程机械的刃口板,其使用寿命比原用16Mn钢可提高1倍以上。  相似文献   

7.
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高强度钢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阐述了新型Mn-Si-Cr系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CFB/M)复相钢的组织与合金设计思想;研究了复相钢在空冷条件下的组织及其精细结构,并系统地总结了实验钢经不同温度回火后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复相高强钢在具有优良的强韧性能的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延迟断裂抗力和抗疲劳破坏能力,其强韧性的提高归于其独特的组织结构:贝氏体碳化物被薄膜状残余奥氏体所取代,大大改善了复相钢的回火稳定性和疲劳性能,稳定的残余奥氏体薄膜作为不可逆氢陷阱,并显著提高了钢的抗氢脆能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正火后回火温度对无碳化物贝氏体钢无缝钢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930 ℃正火后在600 ℃以下回火时,随回火温度的提高,试验材料的抗拉强度有降低的趋势,但降幅不大,强度在973~1012 MPa变化。试验材料的冲击吸收能量在300 ℃达到最大值,为72 J;400 ℃回火时,冲击吸收能量出现最低值,出现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回火脆性;回火温度超过400 ℃时,冲击吸收能量上升;300~350 ℃回火时,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最高。在400 ℃以下回火时,试验材料的组织由无碳化物贝氏体、块状铁素体和残留奥氏体组成;超过400 ℃回火时,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及块状铁素体。无碳化物贝氏体钢无缝钢管930 ℃正火,300 ℃回火时具有较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准贝氏体铸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型准贝氏体铸钢的组织与性能,探讨了热处理及微合金对准贝氏体铸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准贝氏体铸钢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等特点,是一种新型铸造合金。  相似文献   

10.
高品质贝氏体钢的贝氏体铁素体和碳化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制的贝氏体钢在铸态、锻后空冷和锻后正火回后均可获得以贝氏体贝氏体/马氏体为主的组织。  相似文献   

11.
高碳低合金耐磨钢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所研制的高碳低合金耐磨钢的强韧化、耐磨性及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低冲击磨料磨损条件下,试验钢的耐磨性优于中碳低合金耐磨钢和高锰钢。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冷却介质对贝氏体耐磨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制、低温回火及热轧后奥氏体化空冷低温回火耐磨板的组织为板条贝氏体铁素体和残留奥氏体,油冷、水冷热处理耐磨板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经轧制、低温回火及奥氏体化空冷低温回火,新型贝氏体耐磨钢板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热轧后用控制奥氏体化介质冷却可以获得不同力学性能的耐磨钢板.  相似文献   

13.
刘志学  程巨强 《铸造》2006,55(11):1201-1202,1205
研究了不同冷却介质对新型贝氏体铸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G30CrMn2Si2Mo铸钢奥氏钵化后,空冷获得的组织是由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钵组成的新型贝氏体组织,油冷、水玻璃冷和水冷后获得的组织是由马氏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的复相组织;随介质冷却能力的增加,有利于提ZG30CrMn2Si2Mo铸钢的综合性能,水冷后可获得较好的强韧性配合。分析了冷却介质对性能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中碳低合金耐磨铸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在淬火回火态下组织以马氏体为主,另外还存在一些贝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试验钢的硬度和冲击韧度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20℃回火处理后的试验钢综合力学性能最优.经由400h磨损试验后,在干态磨损条件下,低合金钢铸造履带板的耐磨性能比高锰钢提高了56%,而在有腐蚀介质的湿态磨损条件下,耐磨性能比高锰钢提高了22.5%.  相似文献   

15.
巴斯德  韩铁军  何大川 《物理测试》2006,24(3):17-18,21
采用金相、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分析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含稀土低铬耐磨铸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铬耐磨铸钢的冲击韧性(αk)及抗弯强度(σbb)随加热温度的变化较明显;而硬度(HRC)受加热温度影响较小,当加热温度为970℃,保温2h正火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借鉴真空熔炼钮扣锭制备试样的实验方法,研究了正火温度及回火温度对低合金耐磨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火使晶粒细化,硬度增加.随着正火温度从890 ℃到940℃变化,硬度先降低后升高,在920℃时最低.经过890℃正火以及分别在500、530、560、590、620和650℃下回火,得到试样力学性能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含氮、稀土、铌的高铬镍耐热耐磨铸钢的显微组织和高温力学性能。经电厂应用证明,该材质制作的喷火嘴使用寿命是原用耐热钢喷嘴的3.5倍。  相似文献   

18.
合金元素对低合金耐磨铸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了低合金耐磨铸钢中台金元素C、Si、Mn、Mo,对钢的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元素的合理有效搭配,可使钢在连续空冷条件下得到贝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钢中C、Mn含量增加,其硬度上升,冲击韧度下降,其中以Mn影响最大,C次之:Si、Mo对钢性能影响程度较小,均在研究的中等含量处取得性能的最佳值。  相似文献   

19.
多元低合金耐磨钢的热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型Mn-Cr-Mo-Ni-Cu-RE多元低合金耐磨钢的热处理工艺,利用热膨胀实验测量试验钢的Ae1、Ac3、Ms、Mf等相变温度,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钢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测量力学性能,考察热处理工艺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的相变温度为Ac1=770℃、Ac3=820℃、Ms=340℃、Mf=265℃,经900℃淬火及230℃回火后获得贝/马氏体复相组织,试验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高强度和高韧性,其硬度达到HRC 52,冲击韧度αKU达到40 J·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